- A.井、洞内的
- B.基坑内的排水用电
- C.混凝土浇筑施工电
- D.混凝土搅拌系统用电
- E.汛期的防洪用电
- A.水电工程的每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及相应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后,在移交生产单位投入初期商业运行前,应进行机组启动试运行和验收
- B.机组启动验收,由项目法人会同电网经营管理单位共同组织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进行
- C.机组启动验收的成果是在机组完成48小时带负荷连续运行后提出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
- D.机组启动验收时,大坝及其他挡水建筑物和引水、尾水系统已按设计文件基本建成E.机组启动验收时,待验机组进水口闸门及其启闭设备已安装完毕,测试可满足启闭要求
- A.实际工程进展速度
- B.进度超前或拖延的时间
- C.工程量的完成情况
- D.后续工程进度预测
- E.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搭接关系
- A.固定式
- B.拆移式
- C.移动式
- D.钢筋混凝土预制模板
- E.滑动式
- A.质量缺陷
- B.一般质量事故
- C.较大质量事故
- D.重大质量事故
- E.特大质量事故
- A.闪光对焊、熔槽焊、接触电渣焊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超过50%
- B.闪光对焊、熔槽焊、接触电渣焊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压区不超过50%
- C.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中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中不超过50%
- D.焊接与绑扎接头距钢筋弯头起点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应位于最小弯矩处
- E.焊接与绑扎接头距钢筋弯头起点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处
- A.错用配料单已无法补救,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 B.混凝土配料时,任意一种材料计量失控或漏配,不符合质量要求
- C.拌合不均匀或夹带生料
- D.出机口混凝土坍落度超过最大允许值
- E.出机口混凝土温度超过最大允许值
- A.现场临时用电
- B.吊装
- C.爆破作业
- D.围堰
- E.土石方开挖
- A.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 B.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
- C.拱脚及相邻处的边墙开挖,应有专门措施
- D.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3.5m
- E.拱脚线的最低点至下部开挖面的距离,不宜小于4.5m
- A.高料高用,低料低用
- B.当高料场储量富余时,亦可高料低用
- C.上坝强度高时用近料场,低时用远料场
- D.近料和上游不易淹的料应先用
- E.含水量低的应旱季用
- A.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 B.洪水可利用资源化评价报告
- 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洪水影响与方案实施报告
- A.重大质量事故
- B.较大质量事故
- C.一般质量事故
- D.质量缺陷
- A.项目法人会同省级政府主管部门
- B.项目审批部门会同省级政府主管部门
- C.项目法人会同参建各单位
- D.项目法人会同电网经营管理单位
- A.进水闸
- B.分洪闸
- C.节制闸
- D.挡潮闸
- A.防洪限制水位
- B.设计洪水位
- C.正常高水位
- D.防洪高水位
- A.12
- B.24
- C.36
- D.48
- A.耙吸式
- B.链斗式
- C.铲扬式
- D.绞吸式
- A.最大
- B.最小
- C.等于零
- D.无穷小
- A.30°
- B.45°
- C.60°
- D.75°
- A.1~4
- B.2~5
- C.3~6
- D.4~7
- A.地震作用荷载
- B.水工建筑物自重
- C.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
- D.水锤压力
- A.结构材料
- B.防水材料
- C.胶凝材料
- D.防护材料
- A.50%
- B.60%
- C.70%
- D.100%
- A.正铲挖掘机
- B.反铲挖掘机
- C.铲运机
- D.抓斗挖掘机
- A.投块料截流
- B.水力冲填法截流
- C.定向爆破截流
- D.下闸截流
- A.涵管导流
- B.永久建筑物导流
- C.隧洞导流
- D.束窄河床导流
- A.营业税
- B.城市维护建设税
- C.增值税
- D.教育费附加
- A.水
- B.砂
- C.水泥
- D.碎石
- A.承包人承担
- B.发包人承担
- C.监理人确定承担者
- D.争议调解组确定承担者
- A.3个月
- B.一个洪水期
- C.半年
- D.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