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多孔矿渣是较好的格纹材料
- B.为防止不均匀冻胀,防冻层厚度(包括露面结构层)应不低于标准的规定
- C.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
- D.应尽量减少和防止道路两侧地表水或地下水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渗入到路基顶部,可增加路基总高度,使其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 E.对于不满足防冻胀要求的结果,可采用调整结构层的厚度或采用隔温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来满足防冻胀要求
- A.支架法
- B.移动模架法
- C.转体施工
- D.横移施丁
- E.悬臂浇注法
- A.改性沥青品种
- B.改性沥青黏度
- C.辗压机械类型
- D.气候条件
- E.铺装层的厚度
- A.法兰
- B.管道支吊架
- C.阀门
- D.过滤器
- E.软管
- A.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时,应按“先地上后地下、先浅后深”的顺序施工
- B.给水排水构筑物构造尺寸必须满足处理工艺与设备的精度要求
- C.在冬、雨期施工时,应按季节施工方案和相关技术规程执行
- D.对沉井和基坑施工排水,应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原有建(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 E.施工测量应实行施工单位复核制、监理复测制
- A.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
- B.铸铁管让混凝土管
- C.对既有管道进行保护
- D.支线管让干线管
- E.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
- A.无掉渣
- B.无烂边
- C.无积水现象
- D.无明显轮迹
- E.中线高程符合要求
- A.先慢后快
- B.先振后稳
- C.先中后边
- D.先轻厚重
- E.轮迹重叠
- A.原线路加固系统
- B.桥体各部位
- C.后背
- D.顶力系统
- E.箱涵混凝土强度
- A.固定式平台
- B.浮式平台
- C.筑岛法
- D.围堰法
-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 B.向池内注水宜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三分之一
-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
-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米/天
-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小时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 A.水平推力
- B.主动土压力
- C.被动土压力
- D.静止土压力
- A.桩排式
- B.壁式
- C.抓斗式
- D.组合式
- A.水泥混凝土路面
- B.沥青碎(砾)石路面
- C.沥青混凝土路面
- D.沥青贯人式碎石路面
- A.管廊内壁与上水管外径净距为100mm
- B.管廊侧墙采用砖砌,顶板采用预制混凝土板
- C.管廊长度不宜小于上方排水管道基础宽度加管道交叉高度差的3倍,且不小于基础宽度加1m
- D.管廊两端与管道之间的孔隙应封堵严密
- A.土建工程预算
- B.安装1二程预算
- C.建筑安装工程预算
- D.构筑物工程预算
- A.交工
- B.竣工
- C.进度
- D.专业
- A.热接
- B.搭接
- C.粘接
- D.叠接
- A.Fl00
- B.Fl50
- C.F200
- D.F250
- A.3次
- B.4次
- C.5次
- D.6次
- A.石灰稳定土类基层
- B.煤矸石稳定土类基层
- C.水泥稳定土基层
- D.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 A.按招标文件的规定和要求
- B.根据招标文件意思
- C.按自己意思
- D.根据经验数据
- A.冲击钻
- B.冲抓钻
- C.正循环回转钻机
- D.反循环回转钻机
- A.会计凭证
- B.账簿记录
- C.原始记录
- D.报销发票
- A.机械配备
- B.施工方法
- C.施工组织设计
- D.机关人员安排
- A.协议书
- B.通用条款
- C.合同文件
- D.专用条款
- A.基层
- B.垫层
- C.中层
- D.面层
- A.设计
- B.研究
- C.经验
- D.试验
- A.0.3
- B.1.3
- C.0.6
- 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