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承压水
- B.上层滞水
- C.重力水
- D.潜水
- E.毛细水
- A.宜选用当地的砂砾或炉渣等材料
- B.采用泥灰结块石
- C.垫层铺筑碾压应密实、均匀
- 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施工
- E.最小厚度为100mm
- A.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
- B.土中的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 C.宜用1~3级的新石灰,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 D.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 E.生石灰可直接使用
- A.堆载预压法
- B.灰土垫层法
- C.强夯法
- D.排水固结法
- E.灰土挤密法
- A.工作井应采用敞开式
- B.工作井降水施工时,地面应设置水泵房
- C.采用气压法盾构施工时,地面应设置空压机房
- D.采用泥水平衡式盾构时,必须设置泥浆处理系统及中央控制室
- E.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时,应设置地面出土和堆土设施
- A.防护装置
- B.保险装置
- C.排水设施
- D.信号装置
- E.各种防护设施
- A.监理工程师
- B.甲方代表
- C.原设计负责人
- D.项目部总工程师
- E.施工单位负责人
- A.气温
- B.摊铺速度
- C.松铺系数
- D.下卧层表面温度
- E.铺筑层厚度
- A.抗震缝
- B.沉降缝
- C.伸缩缝
- D.后浇带
- A.基础
- B.模板
- C.原材料
- D.支架稳定性
- E.支架刚度
- A.栽植前土壤处理
- B.含重盐碱、重黏土地土壤改良
- C.栽植树种选择
- D.坡面绿化防护栽植基层
- E.水湿生植物栽植槽
- A.常安装在阀门的下侧(按气流方向)
- B.应与管道同轴,不得偏斜
- C.安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留有剩余的收缩量
- D.用补偿器变形调整管位的安装误差
- A.支吊架
- B.阀门
- C.补偿器
- D.放散管
- A.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基本精度
- B.所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检定周期之内
- C.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校,保证仪器满足规定的精度要求
- D.作业前、后均应采用不同数据采集人核对的方法
- A.原水→沉淀→消毒
- B.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
- C.原水→澄清→过滤→消毒
- D.原水→沉淀→过滤→消毒
- A.300
- B.500
- C.800
- D.1000
- A.螺纹连接(丝接)
- B.法兰连接
- C.承插
- D.焊接
- A.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 B.压浆完成24h以后,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可以低于5℃
- C.压浆作业每一工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养28d
- D.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 A.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
- B.直接费、间接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
- C.直接费、间接费、规费、管理费、利润
- D.直接费、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管理费、利润
- A.管道吹扫、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 B.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管道吹扫
- C.管道吹扫、严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
- D.严密性试验、管道吹扫和强度试验
- A.污水管道
- B.雨污水合流管道
- C.湿陷土地区的雨水管道
- D.雨水管道
- A.矿渣硅酸水泥
- B.普通硅酸盐水泥
-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D.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 A.素土
- B.素混凝土
- C.砂砾石垫层
- D.钢筋混凝土
- A.全断面法
- B.正台阶法
- C.单侧壁导坑法
- D.柱洞法
- A.安装在阀门的下侧
- B.安装在架空管道上
- C.应便于阀门的拆卸和检修
- D.填料补偿器支座导向应防止运行时自由伸缩
- A.水力冲洗
- B.水锤试验
- C.应力试验
- D.加氯消毒
- A.初压
- B.复压
- C.终压
- D.段压
- A.压实度
- B.弯沉值
- C.平整度
- D.沥青含量
- A.偏压
- B.弯拉
- C.应力
- D.应变
- A.重交通道路宜选用就天然级配砂砾
- B.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 C.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 D.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