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综合治理
- B.因地制宜
- C.刚柔结合
- D.以防为主
- E.防、排、截、堵并重
- A.招标计划
- B.投标人数量
- C.工程造价
- D.总工期
- E.复杂程度
- A.严格控制模板的尺寸
- B.合理设置后浇带
- C.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浇筑振动工作
- D.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
- E.使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减少和避免裂缝
- A.水压试验
- B.气密性试验
- C.强度试验
- D.通球试验
- E.外观检查
- A.地质情况不清
- B.征地拆迁
- C.施工条件改变
- D.工程量增加
- E.施工工艺改变
- A.水平构件模板支撑体系高度超过8m
- B.超过6层楼高度
- C.水平混凝土构件跨度大于18m
- D.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
- E.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
- A.低泡
- B.低流动
- C.收缩补偿
- D.延迟初凝
- E.早强
- A.分部工程
- B.分项工程
- C.附属工程
- D.安装工程
- E.建筑工程
- A.不得有掉渣
- B.不得有烂边
- C.不得积水
- D.不得有明显轮迹
- E.中线高程符合要求
- A.护筒外径
- B.护筒底端埋设深度
- C.护筒内径
- D.每节护筒长度
- E.护筒顶端高程
- A.工程量
- B.单项工程合同价
- C.工程结构
- D.工程规模
- E.施工方法
- A.现浇混凝土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
- B.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进行设计,其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荷载要求
- C.浇筑侧墙和拱部混凝土应自两侧拱脚开始,对称进行
- D.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支设完成,经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 E.钢筋骨架未形成整体且稳定前,严禁拆除临时支撑架
- A.路基
- B.垫层
- C.基层
- D.面层
- E.防水层
- A.生物脱氮除磷
- B.活性污泥法
- C.氧化还原
- D.生物膜法
- E.混凝沉淀
- A.尽量租赁
- B.尽量选择中型机具
- C.合理组合
- D.尽量采用多用途的施工机具
- E.统筹考虑
- A.当两法兰不平行且超过规定要求时必须进行调整,可以使用多个垫片予以校正
- B.法兰在与管道焊接连接时,应按标准规定双侧焊接
- C.密封材料的选择应与工作介质相适应
- D.选择与设备或阀件相连接的法兰时,应按不低于设备或阀件标称压力的原则选用
- E.法兰与管道组装时,应用法兰弯尺检查法兰的垂直度
- A.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的一段距离内或到达接收洞口前的一段距离内难以建立起土压
- B.泥水平衡盾构始发掘进的一段距离内或到达接收洞口前的一段距离内难以建立起泥水压
- C.工作井围护结构易产生较大变形
- D.拆除洞口围护结构会导致地下水涌入
- E.拆除洞口围护结构会导致洞口土体失稳
- A.人员设备闲置
- B.对工期的延误
- C.对工程损害程度
- D.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
- E.计算资料
- A.最大用水量
- B.最大单位水泥用量
- C.最佳工作性范围
- D.最大水灰比
- E.含气量
- 20
-
箱涵顶进前应检查( )。
- A.测量器械
- B.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
- C.后背是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 D.顶进设备
- E.施工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 A.人工费的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将人工费单价定在预算定额以下
- B.材料费的控制:材料管理人员应经常关注材料价格的变动,可能的话,购买一定数量的“期货”
- C.施工图预算中的周转设备使用费与实际发生的周转设备使用费的计价方式大体一致
- D.实际的机具使用率一般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
- E.构件加工可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加工
- A.质量有缺陷的
- B.严重不合格的
- C.质量偏差影响下一工序的
- D.重大质量事故
- E.影响结构安全的
- A.浊度
- B.COD
- C.TOD
- D.BOD5
- E.TOC
- A.托架
- B.固定支架
- C.吊架
- D.管卡
- E.滑托
- A.铁路轨道至套管顶不应小于1. 2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
- B.套管宜采用钢管或者钢筋混凝土管
- C.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50mm以上
- D.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
- E.套管端部距路坡脚外距离不应小于2. 0m
- A.快速路
- B.次干路
- C.公交专用道路
- D.支路
- E.主干路
- A.整体剪切
- B.局部剪切
- C.整体开裂
- D.局部开裂
- E.刺人破坏
- A.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 B.对混凝土尽快加热
- C.配合比中水的含量减少1/3
- D.延长拆模时间
- E.结构外保温
- A.工程总包、分包单位按预案要求统一应急救援组织,统一人员、器材和设备
- B.应急预案应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和交底,进行专项应急演练
- C.应急预案应由总包单位统一编制
- D.项目部应定期对应急设备、器材进行检查、维修、保养
- E.根据应急演练结果,对应急预案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组织评价,修改完善
- A.居民密集区
- B.地下水补给区、洪泛区、淤泥区
- C.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地
- D.荒漠地区
- E.直接与航道相通的地区
- A.工期
- B.设备
- C.费用
- D.设计不合理
- E.材料不合格
- A.管道支架支撑表面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垫板必须与预埋铁件或钢结构进行焊接
- B.管道滑托、吊架的吊杆中心应处于与管道位移方向同侧
- C.无热位移的管道的滑托、吊架的吊杆应垂直于管道轴线安装
- D.直埋热力管道的折点处应设置固定墩
- E.弹簧支架、吊架的安装高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弹簧的临时固定件应待管道安装、试压、保温完毕后拆除
- A.工程特点
- B.质量要求
- C.工期要求
- D.文明施工
- E.安全要求
- A.胶体类有机物质
- B.溶解状有机物质
- C.胶体类无机物质
- D.溶解状无机物质
- E.所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 A.垂直张拉法
- B.缠绕预应力钢丝法
- C.电热张拉法
- D.径向张拉法
- E.环绕法
- A.绿化用地
- B.绿化
- C.绿化规划用地
- D.绿化设施
- A.交通组织
- B.交通导行
- C.交通调查
- D.交通措施
- A.2,2
- B.3,2
- C.2,3
- D.3,3
- A.有负责焊接工程的焊接技术人员、检查人员和检验人员
- B.应有保证焊接工程质量达到标准的措施
- C.焊工应持有有效合格证,并应在合格证准予的范围内焊接
- D.应具有施工所需的吊装及安装设备
- A.20kPa
- B.10kPa
- C.15kPa
- D.25kPa
- A.高度4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 B.提升高度8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
- C.提升高度60m及以上附着式分片提升脚手架
- D.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
- A.主要
- B.关键
- C.核心
- D.重要
- A.成本分析
- B.成本核算
- C.成本计划
- D.进度报告
- A.GB50236-2011
- B.CJJ28-2004
- C.CJJ34-2010
- D.GB50235-2010
- A.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层差、跨度≤14m,沉降较小,防水好
- B.中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
- C.侧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 D.柱洞法适用于多跨多层结构,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 A.选择最佳配合比
- B.拌合均匀
- C.控制含水量及压实度
- D.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
- A.每缠绕一圈钢丝测定一次
- B.缠丝过程中抽测
- C.每缠绕一盘钢丝测定一次
- D.每缠绕二盘钢丝测定一次
- A.地面车站位于地面,采用岛式或侧式均可
- B.站台形式可采用岛式、侧式和岛、侧混合的形式
- C.高架车站位于地面高架结构上,分为路中设置和路侧设置两种
- D.枢纽站位于两条及两条以上线路交叉点上的车站,可接、送两条线路上的列车
- A.在列车运行间隙
- B.连续
- C.快速
- D.慢速
- A.防止地表沉降
- B.防止拱顶下沉
- C.支承开挖面稳定
- D.防止隧道收敛
- A.施工方法
- B.新技术
- C.施工顺序
- D.新工艺
- A.三个
- B.一个
- C.两个
- D.四个
- A.水平变形
- B.防护
- C.垂直变形
- D.坡度
- A.普通生石灰
- B.磨细生石灰
- C.块状生石灰
- D.粒状生石灰
- A.作业场地
- B.资源供应
- C.材料运输
- D.水电供应
- A.质量计划
- B.质量目标
- C.质量控制
- D.质量验收程序
- A.3000mm
- B.5000mm
- C.2000mm
- D.1000mm
- A.人土深度
- B.贯入度
- C.桩顶高程
- D.桩尖设计标高
- A.速凝剂
- B.碱活性集料
- C.早强剂
- D.都不对
- A.确保拆除洞口围护结构时不发生地层变形过大
- B.盾构始发掘进过程中确保掘进方向容易控制
- C.盾构始发掘进过程中确保开挖面稳定
- D.确保拆除洞口围护结构时不发生土体坍塌
- A.0.5m
- B.1m
- C.1.5m
- D.2m
- A.在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
- B.在黏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或电动硅化注浆法
- C.在砂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
- D.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劈裂注浆法
- A.增加
- B.合同约定
- C.减少
- D.实际完成
- A.建设工程主管部门
- B.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 C.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D.质量监督站
- 65
-
软土具有( )等特点。
- A.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孔隙比大
- B.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孔隙比小
- C.天然含水量低、透水性好、孔隙比大
- D.天然含水量高、透水性好、孔隙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