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管道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时,基面开挖不得受扰动、不得超挖
- B.非永冻土地区,管道可以安放在冻结的地基上
- C.地下水位应通过降水系统降低至沟槽基底以下0.5m,确保沟槽无水
- D.地基因排水不良被扰动时,应将扰动部分全部清除,进行回填
- E.岩石地基局部超挖时,应将基底碎渣全部清理,回填低强度混凝土或碎石
- A.高温
- B.产生冰冻危害
- C.干燥
- D.过湿
- E.潮湿
- A.骨料
- B.矿物掺合料
- C.外加剂
- D.水
- E.冰
- A.水泥稳定细粒土
- B.石灰稳定细粒土
- C.二灰稳定细粒土
- D.二灰稳定粒料
- E.级配碎石
- A.摊铺好的稳定土应当天碾压成活
- B.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
- C.横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
- D.纵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 E.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 A.电力电缆
- B.排水盲沟
- C.给水管道
- D.燃气管道
- E.污水管道
- A.采用支架法时,支架验算的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3
- B.采用移动模架法时,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最大值部位
- C.采用悬浇法时,挂篮与悬浇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不应超过0.7
- D.悬臂浇筑时,0号段应实施临时固结
- E.悬臂浇筑时,通常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
- A.平整度
- B.承载能力
- C.温度稳定性
- D.透水性
- E.经济性
- A.水泥混凝土路面
- B.沥青混凝土面层
- C.沥青碎石面层
- D.钢筋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 E.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
- A.土体含水量大于10%
- B.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5%
- 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
- 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
- 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 A.报监理批准,并经城市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 B.报公安部门批准,并经城市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 C.报业主批准,并经公安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 D.报城市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公安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 A.0.9
- B.0.6
- C.0.5
- D.0.3
- A.中和
- B.离子交换
- C.氧化还原
- D.离心分离
- A.长条形基坑开挖达到一定深度
- B.基坑开挖深度不大时
- C.较窄基坑开挖达到一定深度
- D.较宽基坑开挖达到一定深度
- A.300
- B.600
- C.900
- D.100
- A.滞水
- B.潜水
- C.承压水
- D.毛细水
- A.刚度大、开挖深度大,可使用于所有地层
- B.强度大、变位小、隔水性好,同时可以兼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 C.可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环境影响大
- D.造价高
- A.50~70
- B.50~80
- C.15~30
- D.30~50
- A.上级主管部门
- B.当地建设管理部门
- C.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
- D.市政道路养护部门
- A.快速路
- B.放射路
- C.环路
- D.过境路
- A.设计人
- B.监理工程师
- C.现场技术负责人
- D.建设单位负责人
- A.报业主批准,并经城市主管部门同意
- B.报监理批准,并经公安部门同意
- C.报上级公司批准,并经城市主管部门同意
- D.报城市主管部门批准,并经公安部门同意
- A.3,10
- B.2,10
- C.3,12
- D.2,12
- A.中密的碎石类土
- B.中密的砂土
- C.粉质黏土
- D.老黄土
- A.集中排放
- B.河道排放
- C.地面排水
- D.管道排水
- A.地面砂浆锚杆
- B.小导管注浆加固
- C.管棚超前支护
- D.降低地下水位
- A.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 B.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
- C.水泥用量大
- D.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形
- A.土袋围堰
- B.堆石土围堰
- C.钢板桩围堰
- D.钢套筒围堰
- A.0.2~0.4m
- B.0.3~0.6m
- C.0.4~0.8m
- D.0.5~0.9m
- A.稳定性好
- B.建造成本低
- C.车速低
- D.养护费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