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一级企业
- B.二级企业
- C.三级企业
- D.四级企业
- E.特级企业
- A.收费车道通行信号灯
- B.设备机壳防腐涂层及厚度
- C.车道处理流程
- D.数据备份功能
- E.字符叠加功能
- A.悬臂式
- B.柱式
- C.单柱式
- D.附着式
- E.门架式
- A.使用机械多
- B.机械清洗和故障处理很麻烦
- C.一般只用在喷射混凝土量大和大断面隧道工程中
- D.工艺简单
- E.有大幅度降低
- A.泌水率
- B.强度
- C.抗弯性
- D.稠度
- E.水灰比
- A.过水性良差
- B.适用于低级土软弱的地区
- C.施工简便
- D.外形美观
- E.需耗费用于立模的木料和一定数量的钢筋
- A.用于胀缝传力杆端部的套帽宜采用镀锌管或塑料管,厚度不应小于2.0 mm
- B.用于混凝土路面养护塑料薄膜可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稀等品种,厚度不宜小于0.05 mm
- C.用于滑动封层的软聚氯乙烯吹塑或压延塑料薄膜厚度不应小于0.12 mm,拉伸强度不 应小于12.0 MPa,直角撕裂强度不应小于400 N/mm
- D.用于滑模摊铺传力杆自动插入装置(DBⅠ)缩缝传力杆塑料套管,其管壁厚度不应小于0.5 mm,套管与传力杆应密切贴合,套管长度应比传力杆一半长度长30 mm
- E.要求端部密封不透水,内径宜较传力杆直径大1.0~1.5 mm,塑料套帽长度宜为100 mm左右,镀锌套帽长度宜为50 mm左右,顶部空隙长度均不应小于20 mm
- A.水平仪
- B.全站仪
- C.罗盘仪
- D.经纬仪
- E.水准仪
- A.使用材料简单
- B.堆载预压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合工期要求不紧的项目
- C.施工操作方便
- D.使用机具复杂
- E.各类软弱地基均有效
- A.一般事故
- B.特别重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较大事故
- A.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2m时,挖好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并在表面覆以雪或松土,待到正常施工时,再挖去其余部分
- B.冬期施工开挖路堑的弃土要远离路堑边坡坡顶堆放
- C.冬期开挖路堑必须从上向下开挖,严禁从下向上掏空挖“神仙土”
- D.当冻土层被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分层开挖,中间停顿时间较长时,应在表面覆雪保温,避免重复被冻
- E.每日开工时先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挖背阴处,如开挖时遇地下水源,应及时挖沟排水
- A.设计单位
- B.施工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抽水设备宜采用电力机械,不得在隧道内使用内燃抽水机,抽水机械应有一定的备用台数
- B.抽水机械的安装地点在导坑的一侧或另开偏洞安装,并用栅栏与隧道隔离
- C.在有地下水排出的隧道,必须挖凿排水沟,当下坡开挖时应根据涌水量的大小,设置大于20%涌水量的抽水机具排出
- D.隧道内各部照明电器为:开挖、支撑及衬砌作业地段为110~220 V;成洞地段为12~36 V;手提作业灯为12~36 V
- A.原路面材料就地实现再生利用,节省了材料转运费用
- B.对原路面材料的级配调整幅度有限,也难以去除不适合再生的旧料
- C.再生深度通常在1.5~5 cm,难以深入
- D.施工速度快
- A.弯沉值
- B.厚度
- C.强度
- D.平整度
- A.4%
- B.5%
- C.6%
- D.8%
- A.稳定土摊铺机与冻土犁
- B.拖拉机与多铧犁
- C.农用旋转耕作机与多铧犁
- D.稳定土拌和机与缺口圆盘耙
- A.矿料
- B.乳化石油沥青
- C.沥青玛碲脂碎石
- D.沥青碎石
- A.沥青贯入碎石
- B.粗碎石
- C.级配碎石
- D.热拌沥青碎石
- A.基层
- B.中间层
- C.下承层
- D.底基层
- A.1%~3%
- B.3%~5%
- C.5%~7%
- D.7%~9%
- 22
-
铺草皮适用于()。
- A.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
- B.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
- C.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
- D.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
- A.10~20
- B.30~60
- C.50~70
- D.70~90
- A.不太适用于很软弱的地基
- B.成孔规则
- C.灌砂质量易掌握
- D.设备简单机动
- A.抛石挤淤法
- B.爆破排淤法
- C.反压护道
- D.开挖换填法
- A.钢钎炮
- B.药壶炮
- C.猫洞炮
- D.深孔爆破
- A.15
- B.30
- C.35
- D.40
- A.逐层开挖
- B.边坡修理
- C.装运土、石方
- D.路槽整修、碾压、成型
- A.分层压实法
- B.强力夯实法
- C.竖向填筑法
- D.冲击压实法
- A.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度应不小于80%
- B.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 cm,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
- C.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置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
- D.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