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承担公路建设项目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 A.可行性研究单位
- B.建设单位
- C.施工单位
- D.设计单位
- E.工程监理单位
- A.引
- B.防
- C.排
- D.截
- E.堵
- A.若按工艺专业化原则成立专业作业队(班组),各专业队是间歇作业,不能连续作业,材料供应也是间歇供应,劳动力和材料的使用可能不均衡
- B.不强调分工协作,若由一个作业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C.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 D.每天投入施工的劳动力、材料和机具的种类比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工作
- E.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总)工期较短
- A.在台座上注明每片梁的具体位置、方向和编号
- B.根据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长度、数量、尺寸,台座应坚固、平整、不沉陷,表面压光
- C.多根钢筋同时张拉时,其初应力要保持一致,活动横梁始终和固定横梁保持平行
- D.按预制需要,整平场地,完善排水系统,统筹规划混凝土的供应及水电管路的布设安装
- E.承力台座由混凝土筑成,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5 mm
- A.采用中小型机械施工
- B.裂隙发育的岩体
- C.浅理无显著偏压的隧道
- D.地下水较少的软弱破碎围岩的隧道工程
- E.流变性较大的地层
- A.稀浆封层施工气温不得低于5℃
- B.当在被磨损的旧路面上铺筑稀浆封层时,施工前应先修补坑槽、整平路面
- C.稀浆封层铺筑后,必须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
- D.稀浆封层施工应使用稀浆封层铺筑机,其工作速度宜匀速铺筑,应达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要求
- E.稀浆封层施工时应在干燥情况下进行
- A.阶梯形沉井
- B.就地浇筑下沉沉井
- C.钢筋混凝土
- D.浮式沉井
- E.木沉井
- A.卸土
- B.运土
- C.堆卸
- D.切土
- E.倒退
- A.重型静力压路机
- B.轻型压路机
- C.振动压路机
- D.钢筒式静态压路机
- E.轮胎压路机
- A.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规定
- B.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
- C.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 D.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结果
- E.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5 cm
- A.3 000
- B.4 000
- C.4 500
- D.5 000
- A.50%
- B.55%
- C.60%
- D.70%
- A.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上,所站人数及堆放的建筑材料,不得超过其载重量
- B.衬砌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利于露头的钉子和突出的尖角,靠近通道的一侧应有足够的净空,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过
- C.机械转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和修理机器及管道线路时,应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
- D.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上脚手板应铺满,木质的端头必须搭于支点上,高于2m的工作平台四周应设置不低于1.0 m的护栏,跳板应钉防滑条
- A.工程类型繁多
- B.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
- C.施工组织考虑因素多
- D.工程线性分布、施工流动性小,施工组织工作量大
- A.水泥
- B.沥青混合料
- C.密级配碎石
- D.级配砂砾
- A.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严禁超过150℃,液体沥青的贮存温度不得高于50℃
- B.液体石油沥青在制作、贮存、使用的全过程中必须通风良好,并有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 C.液体石油沥青适用于透层、粘层及拌制冷拌沥青混合料
- D.液体石油沥青宜采用针人度较大的石油沥青,使用前按先加热沥青后加稀释剂的顺序,掺配煤油或轻柴油,经适当的搅拌、稀释制成
- A.15
- B.20
- C.25
- D.30
- A.整形和碾压
- B.运输和摊铺石灰
- C.拌和及洒水
- D.运输和摊铺粉煤灰或煤渣
- A.2
- B.3
- C.5
- D.7
- 20
-
种草防护适用于()。
- A.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
- B.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
- C.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
- D.边坡稳定,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
- A.保护层
- B.底基层
- C.中间层
- D.基层
- A.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均较大
- B.强度低
- C.孔隙比小
- D.含水量低
- A.25%
- B.35%
- C.50%
- D.60%
- A.砾石土
- B.膨胀土
- C.改性土
- D.黏质土
- A.抛掷爆破
- B.定向爆破
- C.微差爆破
- D.预裂爆破
- A.主要用于露天爆破
- B.自然地面坡度在80°左右
- C.岩石应在Ⅺ级以下,不含水分
- D.阶梯高度(H)小于10~20 m
- A.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宜采用人工铺填,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
- B.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小于70%时,可用推土机铺填,松铺厚度控制在50 cm以内,接近路堤设计标高时,需改用土方填筑
- C.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
- D.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 A.挖填方交界处,填土低于0.5 m的路堤都不应在冬期填筑
- B.压实度不得低于正常施工时的要求,当天填的土必须当天完成碾压
- C.冬期施工的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卵石土,开挖石方的石块石碴等透水性良好的土
- D.当路堤高距路床底面1 m时,应碾压密实后停止填筑
- A.原地面纵坡大于15%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 B.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 C.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 D.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 A.含钙质的黏土
- B.天然含水量大
- C.以粉粒为主
- D.呈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