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上承式桥
- B.中承式桥
- C.下承式桥
- D.圬工桥。
- E.人行桥
- A.业主
- B.生产单位
- C.承包方
- D.监理
- E.施工单位
- A.计算机系统
- B.收费视频监视系统
- C.省收费结算中心计算机系统
- D.安全报警系统
- E.内部对讲系统
- A.颗粒级配应符合规定,配料应准确
- B.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 C.细集料应干燥
- D.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用作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8%;用做底基层时,其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不应小于96%
- E.填隙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 10
-
项目负责人包括( )。
- A.施工单位
- B.主管部门
- C.项目经理
- D.项目总工
- E.项目副经理
- A.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物、少占农田、因地制宜,以降低工程成本
- B.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 C.充分考虑自身施工能力的影响
- D.场内规划必须科学合理
- E.必须符合安全生产、保安防火和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
- A.丘陵和山岭地区的砂类土
- B.碎砾石和岩石地段
- C.路堑的弃方地段
- D.盐渍土地段
- E.重黏土
- A.成本最低化原则
- B.全面成本管理原则
- C.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 D.成本管理最优化原则
- E.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 A.贯通测量技术成果
- B.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
- C.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
- D.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 E.平面精度结果
- A.钻爆开挖法
- B.静态破碎法
- C.直接应用机械开挖法
- D.钢钎炮法
- A.每日开工时先挖向阳处,气温回升后再挖背阴处
- B.当冻土层破开挖到未冻土后,应连续作业
- C.挖方边坡应一次挖到设计边坡线位置
- D.路堑挖至路床面以上1m时应停止开挖
- A.经过交工验收各标段均达到合格以上的工程
- B.按国家《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和相关要求已编制完成竣工文件
- C.按规定开始编制工程竣工决算
- D.施工、监理、设计、建设、监督等单位已编写完成汇报材料
- E.对未完工程或交工验收时提出的修复、补救工程已处理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督部门检验合格
- A.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 B.单位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 C.工程管理曲线
- D.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 A.一次设计、一次实施
- B.分期设计、分期实施
- C.一次设计、分期实施
- D.分期设计、一次实施
- A.爆破排淤法
- B.抛石挤淤法
- C.换填法
- D.重压法
- A.风管式通风
- B.巷道式通风
- C.风墙式通风
- D.高差式通风
- A.50mm
- B.60mm
- C.70mm
- D.80mm
- A.为了节省炸药
- B.为了加强岩石的破碎效果
- C.形成隔震减震带
- D.形成光滑平整的边坡
- A.作业循环时间短
- B.附着牵引力大
- C.爬坡能力强
- D.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土石方工程中
- A.2h内
- B.12h内
- C.2d内
- D.3d内
- A.合理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保证行车安全
- B.养护工作所需照明
- C.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 D.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
- A.干燥、潮湿
- B.干燥、较干、较湿、潮湿
- C.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 D.干燥、潮湿、过湿
- A.现场冷再生法
- B.现场热再生法
- C.整型再生法
- D.重铺再生法
- A.2倍四级
- B.3倍三级
- C.4倍二级
- D.5倍一级
- A.a.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b.列入年度基本建设;c.项目建议书;d.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e.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
- B.a.项目建议书;b.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c.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d.编制初步文件和概算;e.列入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 C.a.项目建议书;b.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c.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d.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e.列人年度基本建设计划
- D.a.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b.列人年度基本建设计划;c.项目建议书;d.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概算;e.编制施工图和施工图预算
- A.渗沟
- B.渗井
- C.排水沟
- D.检查井
- A.15~55ms
- B.15~65ms
- C.15~75ms
- D.15~85ms
- A.现金收费
- B.均一制收费
- C.半自动收费
- D.封闭式收费
- A.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 B.高处作业操作平台临边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m
- C.桥梁主塔塔身为40m时,主塔可不采取防雷措施
- D.安全带长度不应短于3m
- A.围岩和锚杆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 B.喷射混凝土达到龄期后
- C.围岩和锚杆支护施工后马上
- D.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