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行政强制措施
- B.行政许可
- C.行政处罚
- D.行政处分
- E.行政征收
- A.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 B.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 C.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 D.行政机关依法处理登记的
- E.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A.有仲裁协议的
- B.裁决的事项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且仲裁委员会有权仲裁的’
- C.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 D.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E.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 A.事前审查
- B.事后审查
- C.“双轨制”审查
- D.“双启动”审查
- E.主动审查
- A.民事纠纷具有可处分性
- B.民事纠纷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 C.民事纠纷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解决的
- D.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 E.民事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 A.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履行
-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入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C.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D.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
- E.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A.依法承担工程监理业务
- B.对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回避
- C.依法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 D.依法对设计文件进行技术交底
- E.依法规范设计对建筑材料等的选用
- A.继续履行
- B.采取补救措施
- C.赔偿损失
- D.返还财产
- E.追缴财产,收归国有
- A.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
- B.问责与奖惩制度
- C.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协查制度
- D.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 E.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 A.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 B.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 C.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 D.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 E.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 8m
- A.保证
- B.抵押
- C.动产质押
- D.权利质押
- E.定金
- A.按照合同约定交付标的物
- B.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
- C.受领标的物
- D.支付价款
- E.对标的物进行检验和及时通知
- A.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下降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 B.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下降时,按新价格执行
- C.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政府价格调整时,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
- D.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照原价格执行
- E.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下降时,按照新价格执行
- A.投标人须知
- B.合同主要条款
- C.技术标准
- D.设计图样
- E.投标文件格式
- A.国内法人
- B.行政法人
- C.外国法人
- D.事业法人
- E.社团法人
- A.惩罚性
- B.非财产性
- C.补偿性
- D.财产性
- E.平等性
- A.须本人存在过失
- B.须相对人为善意
- C.须被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D.须相对入主观故意
- E.须存在足以使相对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事实或理由
- A.所签的合同无效,建设单位必须支付工程款
- B.所签的合同无效,建设单位可以不支付工程款
- C.所签的合同无效,如果该工程经验收合格,建设单位必须支付工程款
- D.所签的合同有效,建设单位必须支付工程款
- E.所签的合同无效,如果该工程经验收不合格,建设单位必须支付工程款
- A.设计单位对改建工程的设计中未考虑节能改造
- B.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进行了重点审查
- C.项目开工后,建设单位以节约投资为由要求设计单位降低建筑节能标准
- D.监理单位将建筑节能标准纳入了工程监理依据
- E.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未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建筑节能标准培训
- A.公民
- B.律师
- C.当事人的近亲属
- D.有关的社会团体推荐的人
- E.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 A.监理工程师
- B.施工作业班组
- C.施工作业人员
- D.现场安全员
- E.现场技术员
- A.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进行谈判
- B.将中标结果通知未中标的投标人
- C.强制中标人接受新的承包条件
- D.在评标委员会推荐备选中标人名单外确定中标人
- E.授权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
- A.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B.施工单位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 C.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在施工前应向作业人员作出安全施工说明
- E.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 A.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
- B.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营业执照
- C.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 D.在单位的业务许可证范围内承揽工程
- E.将其承包的部分建筑工程分包给他人
- A.对于物权保护方式,不得合并适用
- B.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 C.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 D.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 E.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 A.减少一名招标人代表,专家不再增加
- B.减少一名招标人代表,再从专家库中抽取一名专家
- C.不减少招标人代表,再从专家库中抽取一名专家
- D.不减少招标人代表,再从专家库中抽取两名专家
- E.不减少招标人代表,再从专家库中抽取三名专家
- A.招标公告
- B.招标文件
- C.投标文件
- D.评标价格
- E.最后谈判达成的降价协议
- A.担保权
- B.使用权
- C.占有权
- D.收益权
- E.处分权
- A.依法成立
-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 E.经上级行政主管机关批准
- A.施工企业必须撤回仲裁申请
- B.施工企业在调解书签收前后不得反悔
- C.仲裁庭只能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裁决书
- D.仲裁庭制作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A.2010年5月15日
- B.2010年5月17日
- C.2010年5月22日
- D.2010年6月7日
- A.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 B.代理人死亡
- C.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 D.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 E.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A.共同诉讼人
- B.第三人
- C.诉讼代理人
- D.律师
- A.5
- B.7
- C.10
- D.15
- A.工程所在地
- B.被告住所地
- C.原告住所地
- D.合同签字地
- A.仲裁条款有效,由仲裁委员会解决争议
- B.仲裁条款有效,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
- C.仲裁条款无效,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
- D.仲裁条款无效,由双方另行选择争议解决方式
- A.进行辩论
- B.进行和解
- C.提起反诉
- D.提起上诉
- A.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 B.就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向责任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
- C.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 D.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 A.继承纠纷
- B.收养纠纷
- C.劳动纠纷
- D.工程合同纠纷
- A.2009年7月22日
- B.2009年11月4日
- C.2010年5月4日
- D.2011年5月4日
- A.15
- B.30
- C.45
- D.60
- A.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到对方不同意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B.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定应充分尊重一方当事人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 C.合同纠纷当事人各自选择的仲裁员均应代表当事人的利益
- D.尽管任何一方对裁定不满意,但不能以同一原因再要求法院重新审理
- A.8
- B.12
- C.18
- D.24
- A.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 B.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
- C.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 D.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 A.书面合同签订时
- B.依法办理出质登记后
- C.依法向有关部门备案后
- D.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
- A.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
- B.建设单位职工的书面证明材料
- C.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
- D.建设单位提交的答辩状
- A.债务人和债权人约定,债务人向债权人保证履行合同义务
- B.债务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为履行债务
- C.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约定履行债务
- D.保证人和债务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约定履行债务
- A.双方依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后,仍可以和解
- B.如果双方在申请仲裁后达成了和解协议,该和解协议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 C.如果双方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不能再和解
- D.如果在人民法院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则原判决书终止执行
- A.7
- B.10
- C.15
- D.30
- A.建设单位直接向材料供应商
- B.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追究责任,施工单位向材料供应商
- C.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追究责任,施工单位向项目经理
- D.建设单位不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应向材料供应商
- A.按1850万元人民币支付
- B.按1650万元人民币支付
- C.按双方另行协商的数额支付
- D.按中立的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支付
- A.甲公司承担
- B.乙公司承担
- C.施工企业承担
- D.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承担
- A.主债权
- B.利息
- C.违约金
- D.全部债权
- A.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
- B.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
- C.造成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D.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A.价格政策
- B.货币政策
- C.信贷政策
- D.税收优惠政策
- A.订立合同时订立地
- B.订立合同时履行地
- C.履行合同时订立地
- D.履行合同时履行地
- A.l000 元/t
- B.1200 元/t
- C.1100 元/t
- D.由双方送货到第三方所在地
- A.在相对人催告后一个月内,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合同即可生效
- B.效力待定合同的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期限自行为作出之日起一年
- C.表见代理实质上属于无权代理,却产生有效代理的后果
- D.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合同,若未经被代理追认,则必定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 A.返还财产
- B.赔偿损失
- C.罚金
- D.折价补偿
- A.要约
- B.承诺
- C.反要约
- D.要约邀请
- A.应当按无效合同处理,但建设单位应当支付工程款
- B.应当按无效合同处理,建设单位可以不再支付剩余工程款
- C.不应当按无效合同处理,建设单位应当支付工程款
- D.不应当按无效合同处理,但建设单位可以不再支付剩余工程款
- A.承揽人工作具有独立性
- B.承揽合同是一种转移财产所有权的合同
- C.承揽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并交付工作成果为标的
- D.承揽人须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所承揽的工作
- A.甲公司及时通知丙公司租赁合同内容
- B.丙公司追认租赁合同效力
- C.乙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购得被租赁的3辆起重机
- D.乙公司行使催告权
- A.施工合同成立,但不生效
- B.施工合同成立,且已生效
- C.施工合同不成立,不生效
- D.施工合同不成立,但有效
- A.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
- B.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
- C.承诺通知发出之前
- D.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后
- A.未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不构成合同,但应负侵权责任
- B.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不构成合同,但应负侵权责任
- C.未签订书面买卖合同,不构成合同,但应负缔约过失责任
- D.构成有效合同,应负违约责任
- A.A可要求B或C偿还借款
- B.A只能要求B偿还借款
- C.A只能要求C偿还借款
- D.A只能在B无力偿还时,要求C偿还借款
- A.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损失
- B.保险公司承担除外责任以外的全部损失
- C.业主自行承担全部损失
- D.业主和保险公司协商分担损失
- A.租赁合同是诺成合同
- B.租赁合同是双务合同
- C.租赁合同是有偿合同
- D.租赁合同是转移租赁物使用收益权的合同
- A.6
- B.4
- C.3
- D.1
- A.拒绝治疗的
- B.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 C.重新就业的
- D.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 A.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符合录用条件的
- B.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 C.劳动者被依法追究民事责任的
- 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A.甲
- B.乙
- C.丙
- D.经三家协商推选的
- A.1年
- B.18个月
- C.2年
- D.3年
- A.应当与李某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B.应当与李某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C.应当与李某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D.可以不与李某签订劳动合同,因其是临时工
- A.甲、乙、丙都是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
- B.甲、乙是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丙不是
- C.乙是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甲、丙都不是
-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 A.对该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 B.对该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 C.对工程款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对利息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 D.对工程款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对利息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3年
- A.供货商送货并负担运费
- B.施工企业自行提货并负担运费
- C.供货商送货,施工企业负担运费
- D.施工企业自行提货,供货商负担运费
- A.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各自独立向招标人承担责任
- B.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但就中标项目各自独立向招标人承担责任
- C.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 D.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但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 A.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
- B.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 C.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 D.禁止向水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 A.2007年3月1日
- B.2007年12月10日
- C.2007年12月28日
- D.2008年3月1日
- A.2007年7月l5日
- B.2007年7月31日
- C.2010年7月15日
- D.2010年7月31日
- A.要约,于2008年3月7日生效
- B.要约,于2008年3月9日生效
- C.要约,于2008年3月10日生效
- D.要约邀请,于2008年3月9日生效
- A.建设工程的承包活动不得委托代理
- B.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
- C.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D.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共同完成
- A.建设单位拨付工程款
- B.施工单位实施隐蔽工程
- C.商品混凝土应用于基础工程
- D.大型非标构件进行吊装
- A.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 B.公法权力主体在实施公权力行为中,当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不一致时,优先适用特别规定
- C.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时,由国务院裁决
- D.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 A.由总承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 B.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 C.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共同承担主要责任
- D.由分包单位承担责任,总承包单位不承担责任
- A.丙有权要求甲承担50万元的损失
- B.丙有权要求乙承担50万元的损失
- C.丙有权要求甲承担30万元的损失,乙承担20万元的损失
- D.丙只能要求乙承担主要责任,赔偿40万元的损失,剩余部分由甲承担
- A.甲、丁
- B.丙
- C.乙、丙
- D.乙、丙、丁
- A.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 B.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
- C.定金合同从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
- D.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
- A.因总投资额超过3000万元,故必须公开招标
- B.采用特定的专利技术,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直接发包
- C.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即使采用特定的专利技术也不能直接发包
- D.若其施工合同估算价超过200万元必须公开招标
- A.中间人
- B.第三人
- C.代理人
- D.被代理人
- A.应该采用公开招标
- B.应该采用邀请招标
- C.应该采用议标
- D.可以采用直接委托
- A.1
- B.3
- C.6
- D.12
- A.第三人自己承担损失
- B.代理人独立向第三人承担责任
- C.被代理人要向第三人承担责任,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 D.被代理人独自向第三人承担责任
- A.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但以他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法律行为
- B.被代理人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 C.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
- D.行为人虽曾得到被代理人的授权,但该代理权已经终止的,行为人如果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则属无权代理
- A.甲因工伤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
- B.乙取得资格证书2年时才申请注册
- C.丙被吊销注册证书1年后提出申请注册
- D.丁申请将通过考试的两个专业类别在两个单位分别注册.
- A.有效合同
- B.无效合同
- C.效力待定合同
- D.可撤销合同
- 100
-
耕地承包经营期限为( )年。
- A.15
- B.20
- C.30
- 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