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确认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案件
- B.海关处理的案件
- C.对国务院各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 D.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 E.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 A.仲裁协议应当是书面形式
- B.仲裁协议可以是口头订立的,但需双方认可
- C.仲裁协议须在纠纷发生前达成
- D.没有仲裁协议,也就无法进行仲裁
- E.仲裁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仲裁机构,且当事人不能就仲裁机构的选择达成一致的,任何一个仲裁机构均有管辖权
- A.不可抗力
- B.重病住院
- C.提起诉讼
- D.要求履行
- E.同意履行
- A.甲方所在地法院
- B.乙方所在地法院
- C.第三方所在地法院
- D.购销合同的签订地法院
- E.购销合同标的物所在地法院
- A.被告
- B.共同诉讼人
- C.第三人
- D.诉讼代理人
- E.证人
- A.王某在工地盗窃建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 B.李某的建造师资格被撤销
- C.劳动部门对张某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
- D.城管部门对施工单位的违章行为处以罚款
- E.质量监督站对不合格建材采取扣押措施
- A.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 B.就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作出详细说明
- C.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指定建筑材料等的生产厂、供应商
- D.参与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 E.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出具完整的技术档案
- A.主体结构
- B.电气
- C.装饰
- D.暖通
- E.地基基础
- A.生产(制造)许可证
- B.生产合格证
- C.准入许可证
- D.产品合格证
- E.产品许可证
- A.质量
- B.安全
- C.卫生
- D.环境保护
- E.性能
- A.安全防护用具
- B.建筑材料
- C.建筑构配件
- D.设备
- E.商品混凝土
- A.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 B.施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 C.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D.作业人员进入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 E.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A.做出标志
- B.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
- C.直接移动
- D.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 E.等待处理
- A.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 B.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 D.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 E.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 A.设计单位
- B.注册建筑师
- C.其他相关的注册执业设计人员
- D.建设单位
- E.监理单位
- A.基本养老保险
- B.工伤保险
- C.基本医疗保险
- D.生育保险
- E.失业保险
- A.不可抗力
- B.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
- C.交通事故
- D.托运人的过错
- E.收货人的过错
- A.在试用期内的
- B.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
- C.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 D.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E.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 A.著名歌唱家与演出公司签署的演出合同
- B.某著名婚礼主持人与一对新婚夫妇签署的婚礼主持合同
- C.甲公司与员工乙签订的劳动合同
- D.戊公司与己银行贷款100万元的借款合同
- E.某丙与汽车公司丁之间买卖轿车合同
- A.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提交竣工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 B.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的,以竣工验收合格之日为竣工日期
- C.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以承包人提交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 D.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后再验收的,以提交最终竣工验收报告之日为竣工日期
- E.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
- 21
-
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 )
- A.订约当事人为二人以上
- B.订约当事人资格合法
- C.订约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 D.订约当事人协商达成合意
- E.合同的内容合法
- 2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承包单位可以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
- B.承包单位可以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
- C.总承包单位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发包单位同意,可以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
- D.承包单位可以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 E.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 A.甲公司以仲裁方式解决与建设单位的施工合同纠纷
- B.乙公司中标后不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受到行政处罚
- C.丙公司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给他人被责令停业整顿
- D.丁公司允许包工头以自己的名义承包工程,被吊销营业执照
- E.戊公司因工资纠纷被员工投诉
- A.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而不适宜招标的
- B.属于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农民工的
- C.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
- D.施工企业自建自用的工程
- E.在建工程追加的附属小型工程或者主体加层工程
- A.经考核认定或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
- B.受聘于一个相关单位
- C.达到继续教育要求
- D.未受到过刑事处罚
- E.有较高的学历
- A.建设单位
- B.勘察单位
- C.设计单位
- D.施工单位
- E.工程监理单位
- A.买卖合同
- B.保管合同
- C.货运合同
- D.客运合同
- E.承揽合同
- A.土地所有权
- B.建设用地使用权
- C.土地承包经营权
- D.地役权
- E.抵押权
- A.依法成立
-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 D.发起人制定法人章程
- E.能够独立承担无限责任
- A.新颖性
- B.创造性
- C.实用性
- D.秘密性
- E.保密性
- A.和解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强制约束力
- B.一方当事人不按照和解协议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 C.一方当事人不按照和解协议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约定申请仲裁
- D.遵守协议方不得要求违反协议方就不执行该和解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 A.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 B.行政复议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
- C.行政诉讼可以审查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 D.经行政诉讼裁判生效后,不得就同一行政纠纷再提起行政复议
- A.有效的仲裁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 B.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
- C.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案件的基础,是仲裁庭审理和裁决案件的依据
- D.仲裁协议因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而丧失其效力
- A.6个月
- B.1年
- C.2年
- D.无限制
- A.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5日前
- B.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 C.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
- D.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被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 A.不予受理,因为已过了诉讼时效
- B.在甲补充了有关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的证据后才可以受理
- C.应当受理
- D.不应当受理,因为本案过错已难以分清
- A.房屋买卖纠纷
- B.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
- C.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 D.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
- A.强制性
- B.专业性
- C.独立性
- D.保密性
- A.30
- B.90
- C.120
- D.150
- A.主体结构工程为永久
- B.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年
- C.屋面防水工程为5年
- D.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1年
- A.总包单位
- B.分包单位
- C.工程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总工程师
- C.监理工程师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
- A.12小时
- B.24小时
- C.48小时
- D.36小时
- A.工程监理规划
- B.有关技术标准
- C.设计文件
- D.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 A.全面检查
- B.重点检查
- C.抽查
- D.专项检查
- A.应由甲承担责任
- B.应由乙承担责任
- C.应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 D.应由甲、乙按分包合同的约定承担责任
- A.专业技术人员
- B.监理人员
- 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D.设计人
- A.强制性国家标准
- B.强制性行业标准
- C.推荐性国家标准
- D.推荐性行业标准
- A.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B.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建设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C.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共同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 D.工程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 A.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B.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C.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法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 A.全部责任
- B.约定责任
- C.连带责任
- D.主要责任
- A.告知
- B.书面告知
- C.口头告知
- D.口头或书面告知
- A.知情权
- B.拒绝权
- C.正当防卫权
- D.紧急避险权
- A.2014年3月2日
- B.2015年3月2日
- C.2016年3月2日
- D.2017年3月2日
-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B.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 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 D.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 A.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 B.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 C.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 D.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 A.对设计方案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B.经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 C.施工单位应当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系统和照明设备进行查验;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不得使用
- D.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 A.文物保护单位
- B.建设单位
- C.施工单位
- D.设计单位
- A.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
- B.焚烧沥青
- C.向大气排放粉尘
- D.使用产生恶臭气体的物质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仓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 B.仓储合同的保管对象须为动产
- C.仓储合同是双务合同
- D.仓储合同是有偿合同
- A.运送土方车辆封闭严密
- B.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 C.堆放的土方洒水、覆盖
- D.建筑垃圾分类堆放
- 63
-
根据《合同法》第250条的规定,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间届满租赁物的归属。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 )
- A.出租人
- B.承租人
- C.出租人与承租人共有
- D.出租人或者承租人
- A.1.2万元
- B.4.0万元
- C.4.8万元
- D.7.2万元
- A. 560元
- B.800元
- C.1120元
- D.1360元
- A.乙商场应向甲退还全部货款
- B.该彩电所有权归甲,所以其毁损、灭失的风险由甲承担
- C.该彩电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乙商场承担
- D.乙商场向甲承担风险责任后,可以根据其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请求保险公司理赔
- A.30日
- B.60日
- C.1年
- D.2年
- A.与本单位订立短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 B.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 C.女职工和未成年工
- D.年老体弱的职工
- A.因张某不能适应该工作,劳动合同应予解除
- B.因已考核录用,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 C.该劳动合同不应解除,应变更
- D.无效劳动合同,自订立时起即无法律效力
- A.期限不满3个月的劳动合同
-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D.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
- A.21 000元
- B.25 000元
- C.30 000元
- D.46 000元
- 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非国家利益
-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A.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主体或者内容的改变
- B.合同的变更须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
- C.合同的变更须遵循法定程序
- D.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 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 D.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
- A.3.5
- B.3
- C.2.5
- D.0.5
- A.招标人不得强制要求中标人垫付中标项目建设资金
- B.当事人对垫资和垫资利息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按照约定返还垫资及其利息的,均应予以支持
- C.当事人对垫资没有约定的,按照工程欠款处理
- D.当事人对垫资利息没有约定,承包人请求支付利息的,不予支持
- A.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
- B.甲邀请乙看球赛,乙因为有事没有前去赴约
- C.甲因农忙放假,将一部施工机具放入乙家
- D.甲鱼塘之鱼跳入乙鱼塘
- A.有关合同履行地点和方式的变更
- B.有关争议解决方法的变更
- C.有关履行期限的变更
- D.对发价表示接受,但添加了并不变更该项发价的条件
- A.处转让、分包项目金额5‰以上l0‰以下的罚款
- B.有违法所得的,处没收违法所得
- C.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D.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 A.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 B.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 C.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 D.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
- A.信用档案信息由注册建造师及其聘用单位向注册机关提供
- B.信用档案的内容应当包括注册建造师的基本情况、业绩、不良行为等,但不包括其良好行为
- C.违法违规行为、被投诉举报处理、行政处罚等情况应当作为注册建造师的不良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
- D.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示
- A.参与联合体投标是联合体各方的自愿行为
- B.联合体是一个临时性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
- C.中标后,联合体各方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按共同投标协议约定的份额承担责任
- D.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不得再以自己的名义单独投标
- A.5
- B.15
- C.20
- D.30
- A. 20万元
- B.50万元
- C.80万元
- D.100万元
- A.招标人协助投标人撤换投标文件,更改报价
- B.招标人向投标人泄露标底
- C.投标人以向招标人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
- D.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 A. 50万元
- B.100万元
- C.200万元
- D.3000万元
- A. 2014年1月
- B.2015年5月
- C.2014年12月
- D.2015年12月
- A.给予警告,申请人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 B.撤销注册,没收非法所得
- C.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 D.撤销注册,处以罚款,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 A.工程总承包
- B.专业分包
- C.专业承包
- D.劳务承包
- A.联合共同承包
- B.违法分包
- C.违法转包
- D.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施工单位
- D.工程监理单位
- A.7月19日
- B.8月19日
- C.9月19日
- D.12月19日
- A.所有权
- B.抵押权
- C.质权
- D.留置权
- A.原物返还
- B.原价返还
- C.溢价返还
- D.折价返还
- A.抵押、质押均有效
- B.抵押、质押均无效
- C.抵押有效,质押无效
- D.抵押无效,质押有效
- A.财产性
- B.专有性
- C.地域性
- D.期限性
- A.核准注册的商标
- B.核定使用的商品
- C.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
- D.核准注册的商标或核定使用的商品
- A.不成立
- B.无效
- C.效力待定
- D.有效
- A.占有权
- B.收益权
- C.使用权
- D.处分权
- A.宪法至上
- B.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C.一般法优于特别法
- D.新法优于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