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自提存之日起,债务人的债务视为履行完毕
- B.自债权人领取提存物之日起,提存物所有权转归债权人
- C.自提存之日起,提存物损毁、灭失的风险转归债权人
- D.如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未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 E.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 A.施工单位项目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必须招标
- B.个人投资的项目不需要招标
- C.施工主要技术采用特定专利的项目可以招标
- D.涉及公众安全的项目必须招标
- E.符合工程招标范围,重要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必须招标
- A.取得甲级工程勘察劳务资质的企业,承接工程勘察业务范围不受限制
- B.劳务分包与施工总承包是建筑业企业资质划分中两个独立的序列
- C.工程监理企业的资质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 D.工程设计资质分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和工程设计专项资质
- E.工程勘察综合资质与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置一个级别
- A.放弃对其他人的到期债权
- B.无偿转让财产
- C.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 D.未按合同提供担保
- E.未按约定投保工程险
- A.人员数量
- B.专业技术人员
- C.注册资本
- D.业绩
- E.成立年限
- A.要约邀请
- B.要约
- C.承诺
- D.公证
- E.鉴证
- A.合同中约定了履行的顺序
- B.当事人另一方来履行债务
- C.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义务
- D.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互负的债务
- E.在合同中未约定履行顺序
- A.技术秘密
- B.计算机软件
- C.发明
- D.实用新型
- E.外观设计
- A.完整的技术档案资料和施工管理资料
- B.工程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进场试验报告
- C.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 D.已付清所有款项
- E.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A.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
- B.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
- C.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
- D.工程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 E.工程施工单位不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
- A.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 B.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 C.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 D.不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 E.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 A.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C.为工作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 D.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E.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
- A.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 B.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的
- C.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 D.安排怀孕5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或者延长其工作时间的
- E.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100天的
- A.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B.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不符合国家标准
- C.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
- D.未对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 E.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 A.建造师的业绩
- B.建造师的自我评价
- C.建造师的良好行为
- D.建造师的基本情况
- E.建造师的不良行为
- A.保证
- B.抵押
- C.质押
- D.留置
- E.定金
- A.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
- B.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 C.代理人死亡或者被代理人死亡
- D.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E.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
- A.债务承担
- B.债权承担
- C.约定承担
- D.法定承担
- E.连带责任
- 19
-
违约责任的形式有( )。
- A.继续履行
- B.采取补救措施
- C.赔偿损失
- D.支付定金
- E.没收财产或抵押物
- A.买卖合同
- B.质押合同
- C.承揽合同
- D.保管合同
- E.运输合同
- A.裁决书
- B.和解书
- C.仲裁申请书
- D.答辩书
- E.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
- A.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的
- B.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 C.矿山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 D.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 E.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 A.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 B.明确岗位责任
- C.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
- D.对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管理
- E.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的转让管理
- A.工程动工
- B.全部工程验收合格
- C.工程所有人实际占有全部工程
- D.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
- E.保修期满
- A.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
- B.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 C.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
- D.建设单位也不同意鉴定结论
- E.经过质证认定鉴定结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 A.该承诺效力不确定
- B.如果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则承诺无效
- C.如果要约明示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则承诺无效
- D.该承诺无效
- E.该承诺有效
- A.施工企业在施工中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
- B.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提出更改施工组织设计的须经工程师同意,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 C.工程师采用施工企业合理化建议所获得的收益,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另行约定分享
- D.施工企业擅自变更设计发生的费用和由此导致的建设单位的损失由施工企业承担,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
- E.施工企业自行承担差价时,对原材料、设备换用不必经工程师同意
- A.双务合同
- B.单务合同
- C.诺成合同
- D.实践合同
- E.从合同
- A.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 B.有事实和理由
- C.有充分的证据
- D.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 E.属于受诉法院管辖
- A.有国家标准的,按国家标准执行
- B.没有国家标准,有行业标准的,按行业标准执行
- C.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地方标准的,按地方标准执行
- D.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新产品,按新产品鉴定的标准执行
- E.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国际质量标准
- A.住户不得对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丙拆迁许可证的行为提起诉讼
- B.住户对甲省人民政府征用土地的批复不服,应当先申请复议再提起诉讼
- C.住户可以对乙市人民政府征用补偿决定提起诉讼
- D.住户不得请求乙市人民政府撤销乙市规划建设局授予丙拆迁许可证的行为
- A.提起反诉
- B.提出和解
- C.提出管辖权异议
- D.部分变更诉讼请求
- A.半年
- B.二年
- C.一年
- D.三年
- A.甲可向法院申请恢复原判决的执行
- B.甲应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C.由法院执行和解协议
- D.由法院依职权恢复原判决的执行
- A.要约撤回
- B.要约撤销
- C.承诺撤回
- D.承诺撤销
- A.违约行为
- B.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 C.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 D.行使不安抗辩权
- A.安全环境评估和安全条件论证
- B.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 C.安全条件评价和安全论证
- D.安全环境条件论证和安全影响评价
- A.联合体内部的共同投标协议与招标人无关,不必交予招标人
- B.联合体各方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 C.联合体任何成员均有权以对债务分担比例有约定为由拒绝履行全部债务
- D.联合体成员之一清偿全部债务后,联合体不能免除履行义务
- A.受要约人对合同条款中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的变更
- B.承诺中增加的建议性条款
- C.承诺中要求增加价款
- D.受要约人对合同履行方式提出独立的主张
- A.招标人与投标人事先商定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中标人让利
- B.招标人从几名中标人中确定中标人
- C.招标人在开标前将投标情况告知其他投标人
- D.招标人预先内定中标人
- A.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
- B.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 C.建设单位
- D.项目参建各方
- A.违约行为
- B.行使先履行抗辩权
- C.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 D.行使不安抗辩权
- A.结构缺陷及合同罚款
- B.一般性丢失
- C.离心力引起的结构断裂
- D.电路短路
- A.民法
- B.商法
- C.经济法
- D.诉讼法
- A.注册建筑师
- B.注册结构工程师
- C.注册建造师
- D.注册监理工程师
- A.性质变更
- B.主体变更
- C.关系变更
- D.合同转让
- A.自愿性
- B.专业性
- C.独立性
- D.快捷性
- A.工程质量纠纷
- B.工程款纠纷
- C.施工合同主体纠纷
- D.施工合同分包纠纷
- A.进行登记建档
- B.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
- C.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应报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 D.通过媒体告知公众,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 A.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B.监理工程师
- C.业主方代表
- D.质量监督机构
- A.民法通则
- B.担保法
- C.婚姻法
- D.保险法
- A.合同关系已经存在
- B.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 C.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方式
- D.经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或法院仲裁庭裁决或援引法律直接规定
- A.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 B.分另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但可根据事先约定的权利义务承担比例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 C.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可根据事先约定的权利义务就中标项目各自独立向招标人承担相应责任
- D.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可根据事先约定的权利义务承担比例就中标项目各自独立向招标人承担相应责任
- A.由国务院规定
- B.是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发展计划部门
- C.是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A.违反了全面适当履行的原则
- B.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 C.违反公平合理,促进合同履行原则
- D.违反当事人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原则
- A.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的竣工文件
- B.完整的工程质量文件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C.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 D.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和完整的监理资料
- A.分期验收
- B.分期规划
- C.集中投产使用
- D.集中验收
- A.1
- B.2
- C.5
- D.20
- A.属于
- B.不属于
- C.属于权利和义务
- D.属于债权债务
- A.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 B.给予警告,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给予警告,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 D.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 A.可以申请复议
- B.只能申请再审
- C.不能上诉
- D.可以上诉
- A.不完整
- B.有缺陷
- C.冲突
- D.有漏洞
- A.建设工程法律
- B.建设工程行政法规
- C.建设工程部门规章
- D.建设工程部门规定
- A.损害国家利益
- B.违反法规
- C.当事人提出请求
- D.当事人一方违约
- A.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 B.土地所有权
- C.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 D.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
- A.由招标管理机构评比和分析,确定出合格的申请单位
- B.申请单位在收到资格预审合格通知书后,应以口头形式予以确认
- C.资格预审审查的主要内容有投标单位近3年工程投标情况
- D.资格预审审查的主要内容有投标单位企业概况及资源方面的情况
- A.因为三通一平导致工期拖延,发包方不能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给承包商提供施工场地
- B.因为发包方资金不到位,发包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供承包商工程预付款
- C.因为发生水灾,承包方无法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竣工
- D.因为管理不善,承包方的工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
- A.甲和乙的合同有效,乙和丙的合同有效
- B.甲和乙的合同有效,乙和丙的合同无效
- C.甲和乙的合同无效,乙和丙的合同有效
- D.甲和乙的合同无效,乙和丙的合同无效
- A.公开原则
- B.公正原则
- C.公平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 A.串通投标罪
-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 C.重大责任事故罪
-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71
-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
- A.处分自己财产的能力
- B.缔结合同的能力
- C.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D.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
- A.10
- B.15
- C.30
- D.60
- A.依法对工程进行发包的责任
- B.依法对材料设备招标的责任
- C.提供原始资料的责任
- D.不得干预投标人的责任
- A.登记之日
- B.申请登记之日
- C.签订之日
- D.抵押物权利凭证交付之日
- A.2级
- B.3级
- C.4级
- D.6级
- A.国家标准
- B.部分标准
- C.行业标准
- D.地方标准
- A.3
- B.4
- C.5
- D.7
- A.按原合同价执行
- B.按新价格执行
- C.按签合同时市场价执行
- D.按涨价前的市场价执行
- A.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 B.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关审核
- C.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际标准
- D.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未经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
- A.建设单位
- B.施工单位
- C.勘察单位
- D.工程监理单位
- A.10
- B.30
- C.60
- D.80
- A.批评权
- B.控告权
- C.拒绝权
- D.紧急避险权
- A.项目负责人
- B.施工单位
- C.责任方
- D.建设单位
- A.30
- B.40
- C.50
- D.70
- A.向甲银行和乙银行各分配180万元人民币
- B.向甲银行分配200万元人民币,向乙银行分配160万元人民币
- C.向甲银行分配160万元人民币,向乙银行分配200万元人民币
- D.向甲银行分配100万元人民币,向乙银行分配100万元人民币
- A.房屋所在地
- B.合同备案地
- C.甲住所地
- D.乙房地产公司注册登记地
- A.请求仲裁机构
- B.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 C.请求债务人
- D.请求人民法院
- A.法规制度
- B.法律关系主体
- C.法律关系客体
- D.法律关系内容
- A.法律
- B.部门规章
- C.行政法规
- D.单行条例
- A.甲某的行为属表见代理,该合同有效
- B.甲某的行为属无权代理,该合同无效
- C.水泥供应商有正当理由相信甲某有代理权,该合同才成立
- D.水泥供应商有正当理由相信甲某有代理权,如果乙建筑公司不支付水泥货款,甲某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 A.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3个月
- B.以一次为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
- C.以两次为限,每次不超过1个月
- D.以一次为限,最长不超过1个月
- A.对施工现场侵权赔偿纠纷进行的调解
- B.撤销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的决定
- C.因工作人员违法颁发资质证书而给予的行政处分
- D.关于资质证书颁发的条件不符合法律规定
- A.2004年3月1 日—2004年4月1日
- B.2004年4月1日—2004年4月30日
- C.2004年3月1日—2004年4月30日
- D.2004年4月30日—2004年5月20日
- A.委托代理人
- B.法定代理人
- C.指定代理人
- D.职务代理人
- A.注册资本金3亿元以上,净资产3.6亿元以上
- B.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以上,净资产6000万元以上
- C.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以上,净资产2500万元以上
- D.注册资本金600万元以上,净资产700万元以上
- A.1年
- B.2年
- C.3年
- D.4年
- A.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请求开发商付款
- B.以承包商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请求开发商付款
- C.以自己的名义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请求承包商付款
- D.以承包商的名义向开发商请求付款
- A.要求甲双倍返还定金2万元
- B.要求甲双倍返还定金2万元,同时支付违约金1.5万元
- C.要求甲支付违约金2万元
- D.要求甲支付违约金1.5万元
- A.应设在疏散方向一侧
- B.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 C.应设在楼层数较少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 D.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以跨越变形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