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C.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 D.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E.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 A.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
- B.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 C.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 D.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E.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 A.斡旋
- B.和解
- C.调解
- D.仲裁
- E.诉讼
- A.仲裁的程序相对灵活,诉讼的程序较严格
- B.仲裁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诉讼则以不公开审理为例外
- C.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
- D.仲裁机构由双方协商确定,管辖人民法院则不能由双方约定
- E.仲裁和诉讼是两种独立的争议解决方式
- A.警告
- B.罚金
- C.拘役
- D.有期徒刑
- E.无期徒刑
- A.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 B.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 C.中小型公用事业工程
- D.利用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 E.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 A.有明确的被告
- B.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 C.仲裁协议无效
- D.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E.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A.债务人不同意
- B.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 C.对公益事业的赠与合同
- D.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 E.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
- A.在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
- B.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
- C.施工前未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的
- D.未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的
- E.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
- A.明确表明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
- B.因不可抗力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
- C.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
- D.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
- E.迟延履行债务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
- A.无处分权人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
- B.与其年龄相适应
- C.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
- D.经过权利人追认
- E.与其智力相适应
- A.合同主体改变,加入了丙公司
- B.合同主体不变,仍为甲与乙公司
- C.丙公司认为甲公司供货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可直接追究甲公司违约责任
- D.由甲公司向丙公司履行合同义务
- E.丙公司认为乙公司供货质量不符合约定时,由乙公司按合同追究甲公司的违约责任
-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D.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 E.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 A.交付出租物
- B.妥善保管租赁物
- C.维修租赁物
- D.物的瑕疵担保
- E.保证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 A.法人是建设工程中的基本主体
- B.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 C.预防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 D.制订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E.确立了建设领域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A.代理期间
- B.代理事项
- C.代理权限
- D.代理费用
- E.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 A.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 B.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
- C.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 D.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 E.用工单位可以将优秀的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 A.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
- B.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 C.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
- D.露天贮存冶炼渣、化工渣、燃煤灰渣、废矿石、尾矿和其他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设置专用的贮存设施、场所
- E.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 A.具有美感
- B.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 C.是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的设计
- D.是适合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 E.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 A.不应该包括招标人代表
- B.不应该包括建设行政监督部门代表
- C.招标人代表所占比例偏低
- D.技术、经济方面的专家所占比例偏低
- E.招标人可以直接指定专家
- A.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投标价
- B.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在招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位中标
- C.投标者之间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
- D.投标者之间其他串通投标行为
- E.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
- A.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 B.专业承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 C.总承包单位与专业承包单位对全部生产安全事故承担连带责任
- D.专业承包单位对该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 E.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与义务
- 23
-
法律责任的特征为( )。
- A.法律责任即承担不利的后果
- B.法律责任的实现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 C.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由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 D.法律责任以法律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 E.法律责任是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包括违约等)而形成的法律后果
- A.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
- B.工程承包合同存在矛盾时
- C.工程施工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的
- D.工程施工不符合合同约定的
- E.工程存在质量隐患时
- A.甲打电话请乙为他买3kg苹果
- B.丙打电话请小姨为自己的生日购买一份精美的蛋糕
- C.人民法院指定一名律师作为丧失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代理人
- D.丁将自己买的水果送给了邻居
- E.老李14岁的儿子因打人被起诉,老李代为出庭
- A.合同
- B.违约行为
- C.无因管理
- D.不当得利
- E.侵权行为
- A.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
- B.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相应的合同
- C.当事人可以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订立相应的合同
- D.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分开处分
- E.使用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剩余期限
- A.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 B.经商标专用权人许可自行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
- C.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的
- D.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 E.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 A.担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
- B.担任建设工程项目评估人员
- C.从事建设工程项目咨询工作
- D.从事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工作
- E.从事其他施工活动的管理工作
- A.甲错发设备给丙属于无因管理之债
- B.丙向甲返还设备属于不当得利之债
- C.乙向甲支付设备款属于合同之债
- D.甲向乙少收1万元货款属于侵权之债
- E.丙擅自使用该设备对乙应承担侵权之债
- A-除法律另有规定以外,行政复议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l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 B.原告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有权在提起诉讼后7个工作日内提出
- C.行政复议机关逾期不做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 D.不申请行政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 A.串通投标罪
- B.重大责任事故罪
- C.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 D.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 A.鉴定人员
- B.陪审员
- C.诉讼代理人
- D.近亲属
- A.甲公司
- B.乙公司
- C.发包人
- D.甲公司和乙公司连带
- A.Z市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此案进行审理
- B.Z市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 C.Z市人民法院应和Z市仲裁委员会协商确定则谁受理此案
- D.Z市仲裁委员会不应当受理此案
- A.可以通过补充鉴定解决
- B.可以通过重新质证解决
- C,可以通过补充质证解决
- D.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 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
- B.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
- C.提请仲裁委员会
-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
- A.仲裁
- B.和解
- C.协商
- D.诉讼
- A.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也可以协议不开庭
- B.仲裁应当不开庭进行,当事人也可以协议开庭
- C.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必须公开
- D.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可以协议不公开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10%
- B.20%
- C.30%
- D.50%
- 42
-
在诉讼中,甲认为其享有对乙公司的代理权,其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签订的合同应有效。而乙公司则认为只授权给了丁,甲并没有得到其授权。根据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本案中关于代理权的举证责任应当由( )承担。
- A.甲
- B.乙公司
- C.丁
- D.丙公司
- A.这1万元定金归乙水泥厂所有
- B.乙水泥厂应该返回给甲建筑公司2万元
- C.乙水泥厂应该返回给甲建筑公司1万元
- D.乙水泥厂应该返回给甲建筑公司5000元
- A.8
- B.10
- C.15
- D.20
- A.没收
- B.扣押
- C.查封
- D.勘验
- A.12
- B.13
- C.14
- D.16
- A.10
- B.15
- C.20
- D.30
- A.合同的变更是对原合同的实质性变更
- B.所有变更都需要登记
- C.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 D.只有显失公平的合同才可以变更
- A.按照乙、丙、丁平均分配这笔收入
- B.按照乙无权分配,丙和丁平均分配这笔收入
- C.按照乙无权分配,丙和丁按照登记先后顺序分配这笔收入
- D.按照乙无权分配,丙和丁按照债权比例分配这笔收入
- A.1911予中国内水、领海内的一切起源于中国的、起源国不明的和起源于外国的文物
- B.1911年以后的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以及著名人物无关的水下遗存
- C.遗存于中国领海以外,依照中国法律由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和起源国不明的文物
- D.遗存于外国领海以外的其他管辖海域以及公海区域内的起源于中国的文物
- A.2010年11月15日
- B.2010年l1月20日
- C. 2010年11月30日
- D.2010年12月3日
- A.予以追缴
- B.不予支持
- C.支付按合同约定全部支付
- D.只支持按银行同类贷款利息支付
- A.应以书面方式订立
- B.若以口头方式订立,则租赁期视为6个月
- C.若以口头方式订立,出租人可随时解除合同
- D.若以口头方式订立,承租人可随时解除合同
- A.可以不向乙公司支付劳务费
- B.可以追究乙公司的违约责任,但是应当继续向乙公司支付劳务款
- C.不向乙公司支付劳务费是在行使不安抗辩权
- D.不向乙公司支付劳务费是在行使后履行抗辩权
- A.国家标准
- B.行业标准
- C.总承包单位确定的标准
- D.其他企业标准
- A.6
- B.14
- C.20
- D.26
- A.必须取得用人单位同意
- B.口头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 C.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D.应报请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 A.甲方未将变更事项通知丙方,丙方对该部分损失不承担保证责任
- B.甲方未将变更事项通知丙方,该损失由甲、乙、丙三方承担
- C.甲方未将变更事项通知丙方,丙方赔偿该部分损失的一部分
- D.丙方提供了合同担保,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和部分违约罚金
- A. 10
- B.20
- C.30
- D.60
- A.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工期顺延
- B.发包人承担修复费用,工期顺延
- C.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工期不予顺延
- D.发包人承担修复费用,工期不予顺延
- A.某卫星发射中心
- B.某市政府
- C.奥运会主会场
- D.某住宅小区
- A.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
-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A.合法行为,洗车是司机的权利
- B.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防止地表水污染的规定
- C.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防止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 D.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A.可以先批准立项,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
- B.不得批准立项,建设单位不得开工
- C.不得批准立项,但建设单位可以先开工
- D.可以先批准立项,建设单位可以先开工
- A.公安管理部门
- B.国家有关管理部门
- C.建设主管部门
- D.公安消防机构
- A.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B.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优先采用向阳、改善通风等低成本改造措施 C.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地区,国家鼓励和扶持单位、个人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
- D.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 A.1
- B.2
- C.3
- D.4
- A.直接对设计文件和图样修改
- B.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 C.直接找设计单位改正
- D.对误差很小的可以不予理会
- A.命令乙赶紧逃离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现场是甲行使了责令紧急避险权
- B.扣押了丙是甲行使了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
- C.对施工单位处罚是甲行使了行政处罚权
- D.甲在检查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 A.继续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 B.要求施工单位停工
- C.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
- D.协助施工单位消除隐患
- A.协助承租人索赔
- B.标的物的瑕疵担保
- C.向承租人支付价款
- D.租赁期限届满返还租赁物
- A.设计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成果负责
- B.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部门或审查人员对审查结果负责
- C.验收部门或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 D.安全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 A.如果该项目施工合同估算价为180万元人民币,则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日期可能截止于2008年3月28日
- B.如果该项目属于关系公众安全的项目,且总投资额达到3200万元人民币,则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日期不可在2008年3月30日前截止
- C.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日期只能截止于2008年3月30日
- D.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的日期可以截止于2008年4月1日
- A.共收到有效标书9份
- B.共收到有效标书8份
- C.共收到有效标书7份
- D.11点送来的标书是有效标书
- A.省人民政府
- B。市人民政府
- C.市土地管理部门
- D.拍卖公司
- A.5
- B.10
- C.12
- D.15
- A.关系社会公共利益的项目,即使是采用特定的专利技术也不能直接发包
- B.若其设计费超过500万元必须公开招标
- C.采用特定的专利技术,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直接发包
- D.因施工合同估算超过200万元,故必须公开招标
- A.2010年3月15日
- B.2010年6月1日
- C.2010年9月1日
- D.2011年3月1日
- A.A和C将联合体协议一并提交给了招标人
- B.B加入由A和C组成的联合体并在截止日期征得了招标人的同意
- C.C又按照单独承包的报价提交了一份投标文件
- D.A和C商定由A为牵头人并以其名义提交了投标保证金
- A.企业法人
- B.监理工程师
- C.项目经理
- D.主要项目负责人
- A.本案例中由于不可抗力原因使得诉讼时效中止,目前还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 B.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无法进行诉讼的事由必须是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止
- C.本案例中不可抗力已经导致诉讼时效中止,但没有终止,所以没有超过诉讼时间,法院裁定有误
- D.本案例不符合导致诉讼时效中止条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 A.15
- B.30
- C.45
- D.60
- A.A
- B.B
- C.C
- D.三家施工单位约定
- 84
-
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以施工质量不符合施工合同约定为由要求施工单位返工,但是施工单位认为施工合同是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监理单位不是合同当事
人,不属于监理的依据。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
- A.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国家标准监理,而不能以施工合同为依据监理
- B.施工合同是监理工程师实施监理的依据
- C.施工合同是否作为监理依据,要根据建设单位的授权
- D.施工合同是否作为监理依据,要根据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确定
- A.2007年8月16日
- B.2007年1 1月2B
- C.2008年11月17日
- D.2008年9月2日
- A.5
- B.10
- C.15
- D.30
- A.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订立合同
- B.施工现场的砖块坠落砸伤现场外的行人
- C.施工单位向材料供应商支付材料款
- D.材料供应商向施工单位交付材料
- A.2010年12月18日
- B.2010年12月1日
- C. 2010年l0月18日
- D.2010年10月1日
- A.合同
- B.无因管理
- C.不当得利
- D.侵权行为
- A.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 B.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 C.责令停止施工,并处以罚款
- D.责令停止施工,可以处以罚款
- A.可由其他人继续
- B.可由法院接替被委托
- C.代理人可由亲属接替
- D.终止
- A.甲死亡
- B.乙死亡
- C.甲取消委托合同
- D.乙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 A.只能向甲公司要求赔偿全部损失
- B.只能向乙公司要求赔偿全部损失
- C.可以要求甲公司赔偿全部10万元的损失
- D.只能要求甲乙各赔偿5万元的损失
- A.项目经理
- B.监理单位
- C.项目主要负责人
- D.施工企业
- A.表见
- B.越权
- C.非法
- D.无权
- A.应视为甲已经同意
- B.应视为甲是反对的
- C.是同意还是反对无法认定
- D.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 A.甲建设单位
- B.乙设计单位
- C.注册建筑师王某
- D.甲、乙两单位共同
- A.法律
- B.部门规章
- C.行政法规
- D.单行条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形式作出了规定,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是要式民事行为,所以开发公司的做法合理
- B.虽然设计院在2010年6月30日完成了工程设计但未得到建设单位批准,属于违法行为
- C.虽然设计院未与开发公司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已经履行了主要设计任务,开发公司接受了该合同,合同成立,应该支付设计费
- D.设计院未与开发公司签订书面合同,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开发公司拒绝付费合情合理
- A.初次注册者,可自资格证书签发之日起3年内提出申请,逾期未申请者,须符合本专业继续教育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初始注册
- B.注册有效期满需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注册有效期届满30日前申请延期注册
- C.对申请初始注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并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 D.申请人在申请注册之日前3年内担任项目经理期间,所负责项目发生过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则不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