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检查工程质量影响机械操作的时间
- B.工程结尾时,工作量不饱满所损失的时间
- C.施工机械转移工作面及配套机械互相影响损失的时间
- D.在正常的施工情况下,机械施工中可避免的工序间歇
- E.临时水、电线路在施工中移动位置所发生的机械停歇时间
- A.建设工程施工文件及相关资料
- B.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及有关要求
- C.《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D.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标准、规范、技术资料
- E.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 A.单位单项工程费
- B.措施项目费
- C.其他项目费
- D.规费和税金
- E.分部分项工程费
- A.土地补偿费
- B.安置补助费
- C.土地管理费
- D.土地损失费
- E.耕地占用税
- A.投标价应由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 B.报价计算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明适用
- C.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高于成本
- D.按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
- E.应该以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基本条件
- A.股权资本筹资
- B.可转换债券筹资
- C.融资租赁
- D.长期债券筹资
- E.长期借款筹资
- A.总预算
- B.类似工程预算
- C.单项工程预算
- D.综合预算
- E.单位工程预算
- A.拟定施工作业的性质
- B.拟定施工作业的内容
- C.拟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组织
- D.拟定施工作业的方法
- E.拟定施工作业地点的组织
- A.合同中包括的任何工作内容数量的改变
- B.任何部分工程的标高、位置和(或)尺寸的改变
- C.任何工作内容的质量或其他特性的改变
- D.任何工作的删减,但要交他人实施的工作除外
- E.承包人可以对永久工程进行任何改变和修改
- A.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 B.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 C.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 D.价值工程强调项目的可行性
- E.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
- A.审查施工图预算编制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 B.审查工程量计算的程序性、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规范规则或定额规则的差异性
- C.审查施工图预算是否超过设计概算以及进行偏差分析
- D.审查在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各种计价依据使用是否恰当,各项费率计取是否正确
- E.审查各种要素市场价格选用是否合理
- A.资本金净利润率
- B.财务内部收益率
- C.财务净现值
- D.静态投资回收期
- E.总投资收益率
- A.工程变更导致的工程企业管理费增减
- B.适用于施工合同范围以外零星工程的确认
- C.确认修改施工方案引起的工程量或费用增减
- D.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人工、设备窝工及有关损失
- E.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费用增减
- A.固定资产盘亏
- B.股利分配支出
- C.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 D.债务重组损失
- E.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A.分部组合估价法
- B.成本计算估价法
- C.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 D.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
- E.定额估价法
- A.取得成本
- B.储存成本
- C.机会成本
- D.管理成本
- E.短缺成本
- A.优先股筹集的资本是公司最基本的资金来源,是公司举债的基础,并能够反映公司的实力,增强公司的举债能力
- B.发行优先股能提高公司的举债能力
- C.优先股是公司的永久性资金
- D.优先股的股利标准是固定的,但支付却有一定的灵活性
- E.优先股的发行,不会改变普通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 A.主营业务利润
- B.营业外收支
- C.补贴收入
- D.投资收益(损失)
- E.营业利润
- A.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B.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 C.投资支付的现金
- D.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 E.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 A.连续复利
- B.单利
- C.间断复利
- D.连续复利与间断复利相结合
- A.资金数量的多少
- B.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
- C.资金的来源方式
- D.资金周转的速度
- E.资金的使用时间
- A.施工定额
- B.劳动定额
- C.人工定额
- D.企业定额
- A.1067.20
- B.1080.10
- C.1081.86
- D.1099.30
- A.不同侧面反映评价方案的经济效果
- B.对短期投资方案进行评价
- C.不同技术方案的经济比较
- D.技术方案在未来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
- A.重点抽查法
- B.筛选审查法
- C.全面审查法
- D.对比审查法
- A.修正总费用法
- B.实际费用法
- C.总费用法
- D.单价费用法
- A.第一种有形磨损
- B.第二种有形磨损
- C.第一种无形磨损
- D.第二种无形磨损
- A.生产费用、购置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支付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 B.构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生产费用和支付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 C.构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购置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生产费用
- D.构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购置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支付活劳动方面的费用
- A.1200
- B.1080
- C.600
- D.200
- A.0.765
- B.0.994
- C.1.006
- D.1.307
- A.定额计价模式
- B.综合单价计价模式
- C.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 D.综合指标计价模式
- A.净现值法
- B.净年值法
- C.现值法
- D.年值法
- A.财务净现值
- B.财务内部收益率
- C.基准收益率
- D.利息备付率
- A.2%~5%
- B.5%~10%
- C.10%~12%
- D.9%~15%
- A.事前监督
- B.社会监督
- C.事中监督
- D.事后监督
- A.直接工程费
- B.人工费
- C.材料费
- D.人工费和材料费合计
- A.7
- B.14
- C.20
- D.28
- A.1000
- B.1300
- C.1600
- D.1900
- A.124.00
- B.125.97
- C.126.53
- D.158.69
- A.获得材料报价和估算运输费用
- B.寻找未来工程的机会,保证充分了解业主要求,协助估价人员校核资料
- C.对合同条款和融资提出建议
- D.估算实施项目的工程量
- A.尚无定型标准图纸
- B.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
- C.尚无确定的技术要求
- D.尚无定型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
- A.利率
- B.折现率
- C.资金数额的多少
- D.资金发生的时间长短
- A.历史成本
- B.重置成本
- C.可变现净值
- D.现值
- A.2551.99
- B.2644.00
- C.2651.99
- D.2668.99
- A.591.60
- B.624.50
- C.628.00
- D.645.28
- A.325695.9
- B.309120.6
- C.302950.6
- D.300000
- A.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B.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抵免税额
- C.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
- D.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 A.临界点
- B.敏感度系数
- C.盈亏平衡点
- D.单因素敏感度系数
- A.1.54
- B.2.94
- C.11.62
- D.12.78
- A.产品的功能分析
- B.产品的功能分析和功能改进
- C.功能改进
- D.项目的可行性
- A.确定组合定额子目
- B.测算人、材、机消耗量
- C.确定人、材、机单价
- D.计算清单项目的直接工程费
- A.分项工程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与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中所列内容完全一致时,可以直接套用定额单价
- B.分项工程的主要材料品种与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中规定材料不一致时,不可以直接套用定额单价
- C.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条件与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不一致而造成人工、机械的数量增减时,一般调量应换价
- D.分项工程不能直接套用定额、不能换算和调整时,应编制补充单位估价表
- A.60000
- B.72000
- C.54200
- D.14635
- A.工作人员费、差旅交通费、文体宣教费、保险费
- B.办公费、检验试验费、保险费、保函手续费
- C.贷款利息、总部管理费、劳动保护费、保险费
- D.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劳动保护费
- A.100
- B.110
- C.140
- D.150
- 56
-
设备运杂费按( )计算。
- A.设备到岸价×设备运杂费率
- B.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
- C.设备运量×运费率
- D.(设备原价+设备运输保险费)×设备运杂费率
- A.5%
- B.10%
- C.15%
- D.20%
- A.实际费用法
- B.总费用法
- C.修正系数法
- D.修正总费用法
- A.使用价值
- B.时间价值
- C.现有价值
- D.预期价值
- A.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原则
- B.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则
- C.按法定顺序分配的原则
- D.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原则
- A.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 B.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 C.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 D.过剩功能与不足功能
- A.编制的依据
- B.分部分项工程量
- C.材料的预算价格
- D.各项取费
- A.建筑业企业对外出售不需用的材料的收入
- B.出租投资性房地产的收入
- C.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收入
- D.劳务作业收入
- A.直接工程费
- B.措施费
- C.社会保障费
- D.企业管理费
- A.按实际价格调整法
- B.按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
- C.采用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法
- D.调值公式法
- A.80
- B.95
- C.115
- D.145
- A.拟建工程的常规施工技术方案
- B.拟建工程的常规施工组织设计
- C.相关的施工规范与工程验收规范
- D.相关的施工规范与组织设计要求
- A.没有全面地考虑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
- B.不能真正反映技术方案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 C.没有给出该投资过程确切的收益大小,不能反映投资的回收速度
- D.不能直接说明在技术方案运营期间各年的经营成果
- A.本项目费用支出/本项目总造价
- B.本项目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
- C.本项目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费占总造价比例
- D.本项目费用年度平均支出/全年建安产值×直接工程费占总造价比例
- A.判断直观
- B.指标容易理解
- C.计算比较简便
- D.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 A.5
- B.6
- C.10
- D.15
- A.核算工程量
- B.人工、材料、设备基础单价计算
- C.待摊费用计算和各细目单价分析
- D.按工程量清单汇总标价
- A.正比例关系
- B.线性关系
- C.反比例关系
- D.非函数关系
- A.50000
- B.45000
- C.44000
- D.37900
- A.总投资收益率越高,从技术方案所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 B.总投资收益率是用来衡量整个技术方案的获利能力,要求技术方案的总投资收益率应大于行业的总投资收益率
- C.资本金净利润率是用来衡量技术方案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 D.资本金净利润率越高,资本金所取得的利润就越多,权益投资盈利水平也就越高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投资收益
- D.盈余公积
- A.唯一性
- B.互斥性
- C.独立性
- D.单一性
- A.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工程费用×费率+拆除清理费
- B.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工程管理费用×费率-拆除清理费
- C.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工程费用×费率-拆除清理费
- D.场地准备和临时谩施费=工程管理费用×费率+拆除清理费
- A.一7.83
- B.一73.35
- C.—79.16
- D.—144.68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B.材料成本暂时性差异
-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D.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