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所提供的不同类型服务收入应同时计入营业收入
- B.营业收入是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的主体,也是利润表的主要科目
- C.营业收入是经济效果分析的重要数据
- D.营业收入的计算既需要在正确估计各年生产能力利用率(或称生产负荷或开工率)基础之上的年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也需要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价格
- E.主副产品(或不同等级产品)的销售收入应全部计入营业收入
- A.收益方面
- B.地域方面
- C.人口方面
- D.费用方面
- E.时间方面
- A.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B.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D.不纳税暂时性差异
- E.材料成本暂时性差异
- A.动态结算
- B.按调值公式结算
- C.按月结算
- D.分段结算
- E.竣工后一次结算
- A.指标的计算客观、详细
- B.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
- C.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
- 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
- E.充分考虑了投资收益的时间因素
- A.土地补偿费
- B.安置补助费
- C.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 D.青苗补偿费
- E.城市郊区菜地补助费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工程建设其他费
- C.涨价预备费
- D.基本预备费
- E.建设期利息
- A.折旧费
- B.大修理费
- C.耗材费
- D.人工费
- E.燃料动力费
- A.分析应用方案对工程进度的保证程度
- B.分析应用方案是否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 C.分析应用方案各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工艺流程是否通畅、简捷
- D.分析应用方案的技术来源的可得性,若采用引进技术或专利,应比较所需费用
- E.拟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方案应与采用的原材料相适应
- A.措施项目费
- B.分部分项工程费
- C.其他项目费
- D.规费
- E.税金和利润
- A.净现值(费用现值)法
- B.增量投资分析法
- C.年折算费用法
- D.综合总费用法
- E.净年值(年成本)法
- A.监督检查执行定额标准
- B.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 C.测算造价指数
- D.评定经济效益
- E.审定招标工程标底
- A.国外运费
- B.进口设备检验费
- C.消费税
- D.外贸手续费
- E.银行财务费
- A.制订工作计划
- B.功能评价
- C.可行性分析
- D.初步设计
- E.检查实施情况并评价活动成果
- A.现金流量数额
- B.现金流量的周期
- C.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
- D.现金流量的频率
- E.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
- A.双倍余额递减法
- B.直线法
- C.因素分析法
- D.比率分析法
- E.趋势分析法
- A.直接费
- B.人工费
- C.直接费和人工费合计
- D.直接费和机械费合计
- E.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
- A.措施项目费
- B.分部分项工程费
- C.规费
- D.税金
- E.企业管理费
- A.负责租船或订舱,支付运费
- B.负责货物装船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 C.提供出口国政府或有关方面签发的证件
- D.承担货物装船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 E.负责提供有关装运单据
- A.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
- B.已列入施工企业管理费的施工管理用财产
- C.进口设备财产保险
- D.已列入施工企业管理费的车辆保险费
- E.人身意外伤害险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B.材料成本暂时性差异
-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D.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A.专业工程顺序码
- B.工程分类顺序码
- C.分部工程顺序码
- D.工程量清单项目顺序码
- A.3%~5%
- B.5%~10%
- C.10%~15%
- D.10%~20%
- A.分包报价、总包管理费和利润
- B.分包报价、总包管理费、税金和利润
- C.分包报价、总包管理费和税金
- D.分包报价、贷款利息、税金和利润
- A.计算总概算价值
- B.计算技术经济指标
- C.投资分析
- D.计算流出金额
- A.实分利润
- B.租赁费收入
- C.回收流动资金
- D.技术转让或使用收入
- A.按实际价格调整法
- B.按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
- C.采用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法
- D.调值公式法
- A.建设管理费
- B.可行性研究费
- C.研究试验费
- D.勘察设计费
- A.工程费用
- B.预备费
- C.流动资金
- D.其他费用
- A.房屋建筑物
- B.长期待摊费用
- C.股票、债券
- D.无形资产
- A.资产减值损失
- B.投资损失
- C.负债损失
- D.投资净损失
- A.资金数额
- B.利息额的多少
- C.剩余价值
- D.利率
- A.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
- B.工程造价的提高和资本有机构成
- C.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 D.建设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 A.应该引进甲生产线
- B.应该引进乙生产线
- C.甲乙生产线都不引进
- D.无法判断应该引进哪一条生产线
- A.实行从价定率办法为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 B.实行从量定额办法为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 C.实行复合计税办法为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 D.实行复合计税办法为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 A.相等
- B.没有关系
- C.成正比关系
- D.成反比关系
- A.成本加成合同
- B.固定造价合同
- C.总价合同
- D.委托合同
- A.投资收益率
- B.财务内部收益率
- C.财务净现值
- D.流动比率
- A.有效工作时间
- B.休息时间
- C.机械故障时间
-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A.已完合同工作量的工期占合同预计总工期的比例
- B.已完合同工作量的测量
- C.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 D.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 A.余额变动
- B.计税基础
- C.负债总额
- D.资产总额
- A.综合单价法
- B.参数法
- C.分包法
- D.工料单价法
- A.物质寿命
- B.使用寿命
- C.经济寿命
- D.技术寿命
- A.-143.67
- B.-36.53
- C.17.04
- D.124.18
- 45
-
单价分析通常( )进行。
- A.列式
- B.列表
- C.绘图
- D.列表和绘图
- A.正当的索赔理由、索赔事件影响程度、提出补偿的要求
- B.正当的索赔理由、有效的索赔证据、提出补偿的要求
- C.正当的索赔理由、索赔事件影响程度、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时限内提出
- D.正当的索赔理由、有效的索赔证据、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时限内提出
- A.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 B.资产与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 C.确定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
- D.确定调增或调减递延所得税费用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 A.1000
- B.1380
- C.1490
- D.1600
- A.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B.有效工作时间
- C.必须消耗的时间
- D.停工时间
- A.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
- B.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C.技术分析、经济分析和综合分析
- D.事前和事后进行的技术经济分析
- A.3500
- B.3000
- C.4420
- D.3400
- A.609
- B.580
- C.525
- D.500
- A.监督
- B.核算
- C.预测
- D.评价
- A.31.67%
- B.30.16%
- C.26.60%
- D.25.33%
- A.1500
- B.2000
- C.3200
- D.4000
- A.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
- B.转增资本
- C.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
- D.支付企业生产费用
- A.利息备付率
- B.偿债备付率
- C.投资内部收益率
- D.资产负债率
- A.直接费
- B.间接费
- C.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
-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A.销售商品
- B.承发包工程
- C.对长期资产的购建活动
- D.提供劳务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B.材料成本暂时性差异
-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D.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A.应付票据、存货、股票、债券
- B.应收账款、应付票据、股票、债券
- C.应收账款、存货、应付票据、债券
- D .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股票、存货
- A.人工定额
- B.材料消耗定额
- C.施工定额
- D.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 A.标准预算审查法
- B.全面审查法
- C.分组计算审查法
- D.对比审查法
- A.1000
- B.1300
- C.1600
- D.1900
- A.基本工资
- B.工资性补贴
- C.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D.职工福利费
- A.3.22%
- B.3.24%
- C.3.35%
- D.3.41%
- A.流动比率
- B.利息备付率
- C.资产负债率
- D.偿债备付率
- A.内陆交货类
- B.装运港船上交货类
- C.装运港交货类
- D.目的地交货类
- A.0.5%
- B.1.5%
- C.15%
- D.17%
- A.1
- B.2
- C.3
- D.4
- A.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总量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分析企业的资产构成,以便及时进行调整
- B.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
- C.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可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 D.资产负债表全面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年度内的变化情况
- A.投资估算指标
- B.概算指标
- C.建筑工程定额
- D.企业定额
- A.剩余价值
- B.利息额的多少
- C.资金数额
- D.利率
- A.相交点
- B.临界点
- C.基点
- D.时点
- A.现金流入指标
- B.现金流出指标
- C.经济分析指标
- D.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 A.设计预算
- B.设计概算
- C.施工图概算
- D.施工图预算
- 77
-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 )。
- A.营业费用、预提费用和财务费用
- B.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预提费用
- C.预提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 D.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 A.等值为评价人员提供了计算某一经济活动有效性或者进行技术方案比较、优选的可能性
- B.利用等值的概念,可以把在不同时点发生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的等值资金,然后再进行比较
- C.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其不同时间发生的收入或支出能直接相加减
- D.在工程经济分析中,技术方案比较都是采用等值的概念来进行分析、评价和选定的
- A.对等额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一致时才能按收付周期实际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计息期利率来计算
- B.对等额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不一致时才能按收付周期实际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计息期利率来计算
- C.对等额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不一致时才能按计息期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来计算
- D.对等额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一致时才能按计息期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来计算
- A.产品及构配件的工时定额
- B.材料消耗定额
- C.产品竞争的情况
- D.各种费用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