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
- B.证券买卖项目
- C.重大事故项目
- D.法律变更项目
- E.提供劳务项目
- A.有效的索赔方式
- B.合理的索赔过程
- C.正当的索赔理由
- D.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时限内提出
- E.有效的索赔证据
- A.投标报价要以招标文件中设定的承发包双方责任划分,作为设定投标报价费用项目和费用计算的基础
- B.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成本
- C.投标报价由投标人自.主确定
- D.按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
- E.应该以工程量清单中的计算规则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唯一条件
- A.国债利息收入
- B.企业销售商品收入
- C.企业提供专利权收入
- D.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收入
- E.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收益
- A.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研究对象的使用价值
- B.运用价值工程的目的是提高产品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
- C.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
- D.价值工程是一门分析研究对象效益与费用之间关系的管理技术
- E.价值工程中所述的“工程”是指进行的一系列分析研究活动
- A.非专利技术
- B.土地使用权
- C.商誉
- D.工业产权
- E.资源开采权
- A.城市建设配套费
- B.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C.土地投资补偿费
- D.土地管理费
- E.耕地占用税
- A.搭设费
- B.维修费
- C.拆除费
- D.摊销费
- E.使用费
- A.折旧费
- B.摊销费
- C.利息支出
- D.汇兑损失
- E.相关的手续费
- A.速动比率
- B.净资产收益率
- C.存货周转率
- D.总资产周转率
- E.总资产报酬率
- A.随企业的需要安排,便于灵活使用
- B.借款弹性较大
- C.筹资速度快
- D.借款成本较低
- E.长期借款的限制性条款比较多
- A.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
- B.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兼而有之
- C.费用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付的款项及偿还债务支出,并且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
- D.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时的支出无关
- E.费用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 A.使用的时间长度
- B.闲置的时间长度
- C.所处环境
- D.设备的技术性能
- E.使用程度
- A.每项资产均有独立的建造计划
- B.承包商业主双方能够接受或拒绝与每项资产有关的合同条款
- C.每项资产能够在一个会计年度完成并能确认收入
- D.每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单独辨认
- E.各单项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
- A.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收入
- B.劳务作业收入
- C.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
- D.提前竣工投产利润分成收入
- E.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
- A.已经磨损的轮胎进行更换
- B.为防止扬尘的需要进行改装
- C.交由多位驾驶员驾驶使用
- D.用于为另一施工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
- E.用做本企业抵押贷款的担保物
- A.比较法
- B.强制确定法
- C.价值指数法
- D.ABC分析法
- E.因素分析法
- A.经营成本
- B.总成本
- C.短期借款
- D.摊销费用
- E.商业信用
- A.已确定的投标报价
- B.常规的施工组织设计
- C.资金筹措方式
- D.项目涉及的概算指标
- E.设计工程量
- A.敏感性分析有助于搞清技术方案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变动所能容许的风险程度
- B.敏感性分析有助于鉴别何者是敏感因素
- C.敏感性分析主要依靠分析人员凭借主观经验来分析判断,难免存在片面性
- D.敏感性分析在分析某一因素的变动时,能确切说明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
- E.敏感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作了定量的描述
- A.技术测定法
- B.统计分析法
- C.比较类推法
- D.经验估计法
- A.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
- B.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
- C.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
- D.有形磨损的完全补偿
- A.待摊费用计算和各细目单价分析
- B.按工程量清单汇总标价
- C.标价分析与投标报价决策
- D.人工、材料、设备基础单价计算
- A.11.72%
- B.14.72%
- C.17.11%
- D.31.82%
- A.承包人应在合同约定时间内编制完成竣工结算书,并在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的同时递交给发包人
- B.发包人在收到承包人递交的竣工验收报告后,应按合同约定时间核对约定时间核对
- C.竣工结算办理完毕,承包人应将竣工结算书报送工程所在地X-程造价管理机构备案
- D.同一工程竣工结算核对完成,发、承包双方签字确认后,发包人可以要求承包人与另一个或多个工程造价咨询人重复核对竣工结算
- A.租赁费
- B.折旧费
- C.保养费
- D.台班单价
- A.264
- B.282
- C.318
- D.336
- A.3.00
- B.2.25
- C.2.57
- D.4.50
- A.分组计算审查法
- B.对比审查法
- C.筛选审查法
- D.重点审查法
- A.7.33
- B.6.44
- C.7.48
- D.6.48
- A.4.00
- B.4.04
- C.4.20
- D.4.24
- A.35000
- B.37500
- C.50000
- D.60000
- A.4000
- B.2400
- C.1600
- D.1200
- A.500
- B.400
- C.200
- D.100
- A.利润表
- B.现金流量表
- C.资产负债表
- D.利润分配表
- A.计算结果比较容易判断
- B.简便、直观
- C.全面分析各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 D.单独分析某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 A.偿债备付率
- B.利息备付率
- C.借款偿还期
- D.资产负债率
- A.607
- B.687
- C.695
- D.702
- A.明确对象产品和组成产品各部件的功能,借以弄清产品的特性
- B.便于进行对象产品的结构分析,以提高产品功能
- C.便于进行功能评价,通过评价弄清哪些是价值低的功能和有问题的功能,实现价值工程的目的
- D.便于构思方案,对功能下定义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对象产品改进设计的构思过程,为价值工程的方案创造工作阶段作准备
- A.估价法
- B.均摊法
- C.凭据法
- D.分解计量法
- A.无形资产
- B.固定资产
- C.长期投资
- D.其他资产
- A.3.7
- B.5
- C.6
- D.7
- A.内陆交货类
- B.目的地交货类
- C.海上交货类
- D.装运港交货类
- A.208
- B.212
- C.216
- D.224
- A.是一种扩张型筹资策略
- B.是一种收益性较高的筹资策略
- C.是一种风险性较低的筹资策略
- D.是一种理想的筹资策略
- A.预付账款
- B.应收账款
- C.盈余公积
- D.实收资本
- A.机会成本
- B.管理成本
- C.短缺成本
- D.沉没成本
- A.便于发现问题
- B.效果好
- C.突出重点
- D.审查时间短
- A.营业增长率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 B.营业增长率是企业扩张资本的重要前提
- C.营业增长率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 D.营业增长率若大于零,表明企业本期的营业收入有所增长
- A.1800
- B.1728
- C.1638
- D.1548
- A.6000
- B.6209
- C.6667
- D.10000
- A.债券利息
- B.股利
- C.对外投资分担的亏损
- D.对外投资享有的利润
- A.净资产收益率
- B.流动资产周转率
- C.总资产报酬率
- D.总资产周转率
- A.平均年限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
- C.行驶里程法
- D.工作台班法
- A.承包方
- B.发包方
- C.监理方
- D.分包方
- A.收入-费用=利润
- B.所有者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
- C.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
-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A.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
- B.控制费用
- C.促使项目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 D.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
- A.营业费用
- B.生产成本
- C.财务费用
- D.当期损益
- A.项目的寿命期
- B.保险费用
- C.提交设备的进度
- D.设备的经济寿命
- A.72.83
- B.85.68
- C.101.66
- D.118.71
- A.对借款企业流动资金保持量的规定
- B.借款企业定期向银行提交财务会计报告
- C.对资本支出规模的限制
- D.对支付现金股利和回购股票的限制
- A.技术先进
- B.经济合理
- C.系统完善
- D.技术可靠
- A.用户的需求
- B.功能的重要程度
- C.功能的性质
- D.功能的量化标准
- A.管理成本
- B.短缺成本
- C.沉没成本
- D.机会成本
- A.审查工程量计算规则的选用是否正确
- B.审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存在漏计现象
- C.审查工程量汇总计算是否正确
- D.审查施工图设计中是否存在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等现象
- A.426.67
- B.444.44
- C.4266.67
- D.4444.44
- A.117.00
- B.134.16
- C.156.27
- D.350.00
- A.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 B.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 C.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D.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换给购货方
- A.23.43
- B.28.18
- C.17.89
- D.20.58
- A.标前会议
- B.市场、政治、经济环境调查
- C.现场勘察
- D.竞争对手的调查
- A.实收资本
- B.资本公积
- C.盈余公积
- D.未分配利润
- A.概算指标法
- B.扩大单价法
- C.概算定额法
- D.类似工程预算法
- A.确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对象
- B.确定工程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 C.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 D.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 A.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全面地考虑技术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
- B.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技术方案选择和技术方案排队的评价准则是不可靠的
- C.静态投资回收期能够准确衡量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效果
- D.静态投资回收期只能作为辅助评价指标,或与其他评价指标结合应用
- A.34.15
- B.96.23
- C.183.68
- D.273.86
- A.11.64%
- B.12.50%
- C.14.17%
- D.16.35%
- A.990
- B.1010
- C.1100
- D.1810
- A.620.00
- B.660.00
- C.680.24
- D.700.00
- A.营业外支出
- B.期间费用
- C.财务费用
- D.管理费用
- A.30
- B.15
- C.45
- 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