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作简单、工程量大而一般公司都可以做的工程
- B.竞争对手多,竞争激烈的工程
- C.特殊工程
- D.非急需工程
- E.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
- A.营业收入的估算
- B.建设投资的估算
- C.融资前分析
- D.流动资金的估算
- E.初步的融资方案
- A.安置补助费
- B.土地管理费
- C.土地补偿费
- D.耕地占用税
- E.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 A.预留金
- B.暂列金额
- C.暂估价
- D.总承包服务费
- E.计日工
- A.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 B.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 C.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 D.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
- E.每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单独辨认
- A.审查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是否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 B.审查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规范规则或定额规则的一致性
- C.审查在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各种计价依据使用是否恰当,各项费率计取是否正确
- D.审查各种要素政府指导价格选用是否得当
- E.审查施工图预算是否超过设计概算以及进行偏差分析
- A.技术方案资本金一般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
- B.资本金是确定技术方案产权关系的依据
- C.资本金是技术方案获得债务资金的信用基础
- D.项目法人的财务负担较小
- E.技术方案资本金主要强调的是企业所注册的资金
- A.测定法
- B.经验法
- C.图纸计算法
- D.理论计算法
- E.比较类推法
- A.净资产收益率
- B.总资产周转率
- C.存货周转率
- D.流动资产周转率
- E.总资产报酬率
- A.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短,说明该指标越好
- B.周转率低或者下降,周转天数长,则可能意味着企业存货中残次品的增加
- C.提高存货周转率可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 D.存货周转率指标有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两种形式
- E.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则企业的变现能力越差
- A.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 B.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后变现
- C.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 D.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 E.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 A.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平均使用年限达到最大
- B.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营业外支出达到最小
- C.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营业收入达到最大
- D.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一次性投资和各种经营费总和达到最小
- E.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平均每年纯利润达到最大
- A.是以信用方式动员和筹集资金的动力
- B.是金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
- C.利息促进投资者加强经济核算,节约使用资金.
- D.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杠杆
- E.积极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 A.工程变更项目
- B.有缺陷工程的工程量
- C.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项目
- D.承包人原因导致返工的工程量
- E.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
- A.经常性修理
- B.日常保养
- C.大修理
- D.更新
- E.现代化改装
- A.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 B.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 C.生产费用经对象化后进入生产成本,但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 D.成本和费用都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 E.成本和费用其所针对的都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 A.重复功能
- B.并列功能
- C.美学功能
- D.上下位功能
- E.使用功能
- A.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人必须编制招标控制价
- B.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 C.招标控制价应在招标文件中公布,可上调下浮
- D.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低于招标控制价的,其投标应予以拒绝
- E.工程造价咨询人不得同时接受招标人和投标人对同一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
- A.降低物质消耗,缩短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
- B.提高自动化程度,有益于人身安全
- C.有利于成本、质量、工期控制
- D.减少污染、消除公害,有助于改善环境
- E.有利于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 A.施工企业组织施工
- B.投标报价
- C.施工企业成本核算
- D.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A.组成计税价格
- B.单位运价
- C.离岸价
- D.运费在内价
- E.到岸价
- A.定额估价法
- B.作业估价法
- C.理论估价法
- D.匡算估价法
- A.20%
- B.57.14%
- C.80%
- D.133.33%
- A.材料费
- B.企业管理费
- C.人工费
- D.规费
- A.承包人
- B.监理人
- C.发包人
- D.设计人
- A.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 B.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 C.投资现金流量表
- D.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 A.750
- B.864
- C.894
- D.900
- A.300.0
- B.310.0
- C.315.0
- D.325.5
- A.全面审查法
- B.筛选审查法
- C.标准预算审查法
- D.对比审查法
- A.资本性支出
- B.投资性支出
- C.期间费用支出
- D.营业外支出
- A.20000
- B.24000
- C.30000
- D.35000
- A.7
- B.14
- C.21
- D.30
- A.90.0
- B.94.5
- C.105.3
- D.110.6
- A.设备价格
- B.材料价格
- C.人工费
- D.分包费用
- A.突然降价法
- B.多方案报价法
- C.建议方案报价
- D.不平衡报价法
- A.概算定额
- B.预算定额
- C.概算指标
- D.施工定额
- A.830
- B.850
- C.1010
- D.1500
- A.215.00
- B.372.00
- C.476.67
- D.501.00
- A.概算定额法
- B.扩大单价法
- C.类似工程预算法
- D.概算指标法
- A.企业定额
- B.施工定额
- C.预算定额
- D.概算定额
- A.有效工作时间
- B.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C.不可避免的中断工作时间
- D.损失时间
- A.500
- B.2300
- C.2500
- D.3000
- A.短缺成本
- B.管理成本
- C.机会成本
- D.存货成本
- A.联合试运转费
- B.生产准备费
- C.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 D.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及绿化补偿费
- A.建筑安装工程费
- 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C.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D.预备费
- A.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 B.竞争程度
- C.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 D.风险偏好
- A.676.92
- B.1353.84
- C.1347.22
- D.1388.89
- A.内陆交货类
- B.目的地交货类
- C.装运港交货类
- D.指定地点交货类
- A.3
- B.4
- C.5
- D.8
- A.提高自动化程度
- B.提高劳动生产率
- C.缩短工艺流程
- D.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
- A.243.33
- B.248.00
- C.252.50
- D.253.O6
- A.类似工程预算法
- B.概算指标法
- C.预算单价法
- D.扩大单价法
- A.产品销售收入
- B.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
- C.因合同变更形成的收入
- D.因合同索赔形成的收入
- A.配合型筹资策略
- B.激进型筹资策略
- C.持续型筹资策略
- D.稳健型筹资策略
- A.1960
- B.1600
- C.1200
- D.2800
- A.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 B.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变化,总生产成本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 C.产销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销售收入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
- D.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不同产品的生产负荷率的变化应保持一致
- A.124.18
- B.17.04
- C.-36.53
- D.-143.67
- A.资产负债率越低,则说明偿债能力越弱
- B.当偿债备付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需要通过短期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 C.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机构的要求期限时,即认为项目是有借款偿债能力的
- D.对于正常经营的项目,利息备付率应大于1
- A.合同成本
- B.预算成本
- C.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
- D.实际成本
- A.生产费用与生产产品无关
- B.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
- C.产品成本是为生产某一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它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
- D.一定期间的生产费用等于一定期间的产品成本
- A.16.0
- B.18.4
- C.24.0
- D.26.4
- A.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 B.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 C.不足功能和过剩功能
- D.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 63
-
某技术方案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200万元,产品单台销售价格为900元,单台产品可变成本为560元,单台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20元,则当技术方案产销量大于( )台时,技术方案盈利。
- A.54500
- B.45454
- C.54545
- D.45400
- A.12.75%
- B.12.83%
- C.15.69%
- D.15.71%
- A.第一种有形磨损
- B.第二种有形磨损
- C.第一种无形磨损
- D.第二种无形磨损
- A.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 B.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短缺成本
- C.沉没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 D.机会成本、管理成本、沉没成本
- A.96.00
- B.63.90
- C.133.73
- D.148.73
- A.“股本”或“股金”
- B.“少数股东权益”或“股本”
- C.“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 D.“实收资本”或“股本”
- A.生产要素内容
- B.用途
- C.编制程序
- D.投资的费用性质
- A.合法性审查
- B.适用范围审查
- C.合理性审查
- D.时效性审查
- A.2
- B.3
- C.1.5
- D.4.5
- A.担保费
- B.租金
- C.租赁保证金
- D.定金
- A.1880
- B.156.67
- C.120
- D.176.67
- A.方案一
- B.方案三
- C.方案二
- D.方案四
- A.租赁资产支出
- B.其他现金流出
- C.实缴资本
- D.借款本金偿还
- A.900
- B.1000
- C.800
- D.750
- A.资本金收益率
- B.静态投资回收期
- C.财务净现值
- D.动态投资回收期
- A.营业外支出
- B.管理费用
- C.营业费用
- D.财务费用
- A.财务净现值率
- B.资本金净利润率
- C.投资回收期
- D.流动比率
- A.投资额
- B.现金流量
- C.折现率
- D.等额支付系列现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