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第一次制造时的材料消耗
- B.周转费用
- C.每周转使用一次材料的损耗
- D.周转使用次数
- E.周转材料的最终回收及其回收折价
- A.工程环境条件
- B.承包工程量的大小
- C.技术复杂程度
- D.工程性质
- E.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的规定
- A.调整公式法
- B.实际费用法
- C.实际价格法
- D.总费用法
- E.修正总费用法
- A.基础设计费
- B.研究试验费
- C.工程勘察费
- D.施工图设计费
- E.设计模型制作费
- A.临时设施费包括建设期间租赁费用以及施工期间专用公路或桥梁的加固、养护、维修等费用
- B.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工程费用×费率+拆除清理费
- C.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工程统一考虑
- D.改扩建项目的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应根据实际工程量估算
- E.临时设施费不包括已列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施工单位临时设施费用
- A.已签约合同价中的暂列金额由发包人掌握使用
- B.发包人按照合同规定将暂列金额作出支付后,剩余金额归发包人所有
- C.暂列金额是发包人自行采购的材料、工程设备等进行保管以及施工现场管理
- D.暂列金额是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的合同价款调整的费用
- E.暂列金额是招标人在工程量清单中暂定并包括在合同价款中的一笔款项
- A.分部分项工程费
- B.单位工程费
- C.措施项目费
- D.规费
- E.税金
- A.全面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年度内的变化情况
- B.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深入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化情况
- C.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总量及其分布情况
- D.对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 E.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 A.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
- B.资产是预期中的资产
- C.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D.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 E.能够可靠地计量
- A.施工机具使用费
- B.税金
- C.保险费
- D.现场管理费
- E.临时工程设施费
- A.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B.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 C.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 D.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
- 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 A.编制单位估价表
- B.确定工程造价
- C.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
- D.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
- E.控制建设工程投资
- A.捐赠支出
- B.股利分配支出
- C.非常损失
- D.所得税支出
- E.资产减值损失
- A.利润总额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 C.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 D.按照规定提取的公积金
- E.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 A.并列功能
- B.重复功能
- C.不足功能
- D.过剩功能
- E.美学功能
- A.承租人不能将设备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 B.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所交的租金总额一般比直接购置设备的费用要高
- C.长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
- D.没有良好的技术服务
- E.融资租赁合同规定严格,毁约要赔偿损失,罚款较多
- A.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 B.分析现有技术状况
- C.分析企业财务能力
- D.分析设备使用维修特点
- E.分析设备技术风险
- A.借款偿还期
- B.利息备付率
- C.资产负债率
- D.偿债备付率
- E.流动比率
- A.基准收益率应由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者不得擅自确定
- B.从不同角度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应选用不同的基准收益率
- C.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
- D.选用的基准收益率不应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 E.选用基准收益率应考虑投资风险的影响
- A.转增资本
- B.偿还债务
- C.弥补亏损
- D.转增未分配利润
- E.发放职工补贴
- A.多余功能
- B.辅助功能
- C.过剩功能
- D.重复功能
- A.0.2
- B.0.3
- C.0.4
- D.0.5
- A.期望利润
- B.成本估算的准确度
- C.市场条件
- D.竞争程度
- A.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对短期债务偿付能力的指标
- B.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 C.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D.速动比率越低,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差
- A.盈余公积
- B.利息支出
- C.应付债券
- D.储备基金
- A.施工定额
- B.劳动定额
- C.企业定额
- D.概算定额
- A.14
- B.21
- C.28
- D.42
- A.夜间施工费
- B.二次搬运费
- C.冬雨期施工费
- D.脚手架费
- A.1200
- B.2000
- C.3000
- D.3200
- A.102.0
- B.210.0
- C.262.5
- D.315.0
- A.500
- B.750
- C.950
- D.1250
- 32
-
某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生产某种构件,设计年产销量为3万件,每件的售价为300元,单位产品的可变成本150元,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50元,年固定成本225万元,则该厂不亏不盈时的最低年产销量是( )件。
- A.30000
- B.22500
- C.15000
- D.12500
- A.暂列金额
- B.暂估价
- C.企业管理费
- D.规费
- A.设备出厂价与采购保管费之和
- B.设备购置费
- C.设备出厂价与运杂费之和
- D.设备出厂价
- A.存货周转率
- B.流动资产周转率
- C.速动比率
- D.净资产收益率
- A.736
- B.920
- C.992
- D.1150
- A.4000
- B.4200
- C.4300
- D.4420
- A.预算定额
- B.施工定额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A.生产工人工资
- B.外购原材料费用
- C.外购燃料动力费用
- D.固定资产折旧费
- A.44.06
- B.58.46
- C.88.13
- D.116.93
- A.10%
- B.20%
- C.15%
- D.25%
- A.投标报价
- B.实际单价
- C.招标控制价
- D.基准单价
- A.5
- B.7
- C.10
- D.15
- A.设备成本
- B.劳动力数量
- C.设备的技术构成
- D.生产类型
- A.不予调整
- B.调增100万元
- C.调增160万元
- D.调增200万元
- A.进口关税=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 B.进口关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 C.进口关税=抵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 D.进口关税=组成计税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 A.管理费用
- B.期间费用
- C.直接费用
- D.间接费用
- A.标准预算审查法
- B.分组计算审查法
- C.对比审查法
- D.筛选审查法
- A.现场勘察费
- B.总部管理费
- C.工程辅助费
- D.经营业务费
- A.781.25
- B.948.70
- C.951.25
- D.956.25
- A.信用期间
- B.计量标准
- C.现金折扣政策
- D.信用标准
- A.银行借款利息
- B.发行债券支付的印刷费
- C.代理发行费
- D.广告费
- A.工程费用
- B.建筑安装工程费
- C.设备及工器具费用
- D.可行性研究费
- A.3375
- B.3600
- C.3937
- D.4050
- A.盈亏平衡分析能说明技术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及技术方案承担风险的能力,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B.盈亏平衡分析通常只要求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 C.敏感性分析时应综合考虑技术方案类型、特点和决策者的要求
- D.敏感性分析是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 A.2250
- B.606.25
- C.187.50
- D.7275
- A.盈余公积
- B.未分配利润
- C.资本公积
- D.实收资产
- A.因素分析法
- B.比率分析法
- C.趋势分析法
- D.水平分析法
- A.12
- B.15
- C.18
- D.24
- A.施工机具使用费
- B.规费
- C.企业管理费
- D.材料费
- 61
-
某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60万件产品,预计单位产品价格为100元,单位可变动成本为75元,年固定成本为380万元。若单位产品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元,则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项目盈亏平衡点为( )。
- A.31.67%
- B.30.16%
- C.26.60%
- D.25.33%
- A.实际合同总收入—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收入
- B.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 C.实际合同总收入一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
- D.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
- A.14000
- B.9000
- C.23000
- D.7000
- A.合法性审查
- B.合理性审查
- C.时效性审查
- D.适用范围审查
- A.投资型
- B.改进型
- C.节约型
- D.牺牲型
- A.方案一
- B.方案三
- C.方案二
- D.方案四
- A.资金是否充足
- B.不确定性分析
- C.技术过时的风险大小分析
- D.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 A.1.75
- B.1.60
- C.1.50
- D.1.40
- A.静态投资回收期
- B.财务净现值
- C.资本金净利润
- D.财务内部收益率
- A.经济、精确和适用
- B.准确、适用和经济
- C.简化、精确和经济
- D.简化、准确和适用
- A.施工作业的性质
- B.施工作业人员的组织
- C.施工作业地点的组织
- D.施工作业的方法
- A.工作对象选择与功能定义
- B.工作对象选择与信息资料搜集
- C.信息资料搜集与确定改进范围
- D.功能成本分析
- A.财务净现值减小,技术方案可行
- B.财务净现值增加,技术方案可行
- C.财务净现值减小,技术方案不可行
- D.财务净现值增加,技术方案不可行
- A.只进行静态分析
- B.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 C.只进行动态分析
- D.以静态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为辅
- A.4.O7%
- B.4.27%
- C.4.50%
- D.4.60%
- A.385
- B.415
- C.535
- D.585
- A.定量分析
- B.静态分析
- C.定性分析
- D.动态分析
- A.82.4
- B.101.2
- C.110.4
- D.204.9
- A.13.53%和14.40%
- B.13.53%和15.39%
- C.14.40%和15.39%
- D.14.40%和15.62%
- A.现有价值
- B.预期价值
- C.使用价值
- D.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