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在单位时间的资金增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
- 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数量越大,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大
- C.在总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前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小
- D.资金周转越快,在一定的时间内等量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
- E.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主观存在的
- A.该工程措施费为25.00万元
- B.该工程利润为22.68万元
- C.该工程间接费为40.00万元
- D.该工程直接费为525.00万元
- E.该工程利润的计算基数为540.00万元
- A.是选择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 B.是决定筹资时间选优的标准
- C.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投资取舍的重要标准
- D.是决定筹资条件选优的标准
- E.是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尺度
- A.工资指数化
- B.资本指数化
- C.税收指数化
- D.利率指数化
- E.技术指数化
- A.修建临时设施
- B.因气候影响停工期间
- C.病假6个月以内
- D.调动工作期间
- E.休假期间
- A.预收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应付票据
- D.票据贴现
- E.银行信用
- A.整体性审查
- B.时效性审查
- C.合法性审查
- D.系统性审查
- E.适用范围审查
- A.专项用于技术改造的拨款
- B.专项用于技术研究的拨款
- C.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价款
- D.企业购置大型设备的款项
- E.企业进行扩建的款项
- A.设备运输,包装费
- B.设备安装保险费
- C.设备联合试运转费
- D.设备采购费
- E.设备检验鉴定费
- A.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B.离退休职工的退职金
- C.生产工人探亲假期工资
- D.生产工人职工福利费
- E.生产工人教育经费
- A.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结算工程价款,对外销售产品、材料等业务时,因收到末到期票据所形成的债权
- B.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 C.银行承兑汇票是由收款人签发,经付款人承兑;或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的商业汇票
- D.应收票据按其是否计息可以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
- E.企业收到商业汇票,如在票据未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
- A.成本支出偏高
- B.成本支出偏低
- C.功能过剩
- D.功能不足
- E.成本支出与功能相当
- A.获利能力
- B.债务偿还能力
- C.生存能力
- D.资金投入量
- E.承担风险的程度
- A.产品销售收入
- B.材料销售收入
- C.机械作业收入
- D.无形资产出租收入
- E.建造合同收入
- A.总说明
- B.措施项目费分析表
- C.投标总价和工程项目总价表
- D.主要材料价格表
- E.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 A.在市场方面,要求项目产品购买者提供长期购买合同
- B.在工程建设方面,要求承包商提供固定价格、固定工期合同
- C.在工程设计方面,要求设计者提供工程设计保证
- D.在资金结构方面,尽量扩大债务资金的比重,以保证项目资金的充足
- E.在原材料和能源供应方面,要求供应方在项目定价上根据项目产品的价格变化设计一定的浮动价格公式,保证项目的最低收益
- A.损耗率=损耗量/材料消耗定额*100%
- B.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 C.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损耗量)*100%
- D.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损耗量)*100%
- A.盈利能力分析
- B.偿债能力分析
- C.盈亏平衡分析
- D.敏感性分析
- E.概率、成本分析
- A.现金流量的大小
- B.绘制比例
- C.时间单位
- D.现金流人或流出
- E.发生的时点
- A.购置成本
- B.存货保险税费
- C.订货成本
- D.缺货成本
- A.凭证名称
- B.接受凭证单位名称
- C.会计科目和金额
- D.经济业务摘要
- E.盖章
- A.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决策的依据
- B.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 C.作为项目前评价的依据
- D.作为安排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的依据
- 23
-
某施工企业欲租用一种施工设备。与商家甲谈妥每月租金2000元,并支付了定金200元,定金不可退还,此后又有商家乙愿以每月1700元出租同样的设备。如果重新进行租用设备方案的比选,则沉没成本为( )元。
- A.200
- B.300
- C.1700
- D.1900
- A.工程排污费、文明施工费、失业保险费
- B.文明施工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 C.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
- D.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 A.独立方案
- B.相关方案
- C.互斥方案
- D.组合方案
- A.20
- B.18.42
- C.12.29
- D.10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期间费
- D.机械使用费
- A.投标价和合同价
- B.投标价和竣工结算
- C.招标控制价和竣工结算
- D.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
- A.12%
- B.14%
- C.5.5%
- D.11%
- A.80
- B.95
- C.115
- D.145
- A.降低年固定成本
- B.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 C.提高产品售价
- D.提高劳动生产率
- A.专业工程顺序码
- B.工程分类顺序码
- C.分部工程顺序码
- D.工程量清单项目顺序码
- A.成本项目
- B.生产成本
- C.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 D.制造费用
- A.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综合评价
- B.经济评价→社会评价→综合评价→技术评价
- C.社会评价→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综合评价
- D.综合评价→社会评价→技术评价→经济评价
- A.应付账款
- B.应收票据
- C.预付账款
- D.其他应收款
- A.利息
- B.金额
- C.税金
- D.本金和利息
- A.直接工程费
- B.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
- C.人工费
- D.材料费和机械费合计
- 38
-
会计的职能有( )。
- A.核算
- B.加工数据
- C.记录数据
- D.整理数据
- A.购置的规模不同
- B.是否达到固定资产的标准
- C.购置器具的类型不同
- D.施工生产中需要的程度不同
- A.1360
- B.1282
- C.1260
- D.1256
- A.产品功能的改进
- B.产品价值的提高
- C.产品技术的创新
- D.产品成本的下降
- A.企业使用未分配利润偿还借款本息
- B.企业使用息税前利润偿付利息
- C.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
- D.企业使用息税后利润偿付利息
- A.投入资本
- B.长期负债
- C.债权
- D.流动负债
- A.2000
- B.1800
- C.1500
- D.1200
- 45
-
多余工作时间属于( )。
- A.有效工作时间
- B.损失时间
- C.定额时间
- D.必需损耗时间
- A.直接使用在工程实体上的材料的净用量
- B.在施工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量
- C.在施工现场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量
- D.在运往工地的过程中材料的自然损耗
- A.人工费
- B.企业管理费
- C.现场管理费
- D.施工机械使用费
- A.72.8
- B.65.18
- C.36.4
- D.62.75
- A.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内偿还的债务,超过1年则不属于流动负债
- B.施工企业的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
- C.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为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时即期偿付,或者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必须履行的义务
- D.流动负债作为义务,要用企业的流动资产或新的流动负债来清偿
- A.措施费
- B.直接工程费
- C.归费
- D.施工机械使用费
- A.5%~10%
- B.10%~15%
- C.10%以上
- D.100%以下
- A.1000
- B.1200
- C.500
- D.800
- A.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的账簿登记
- B.会计稽核
- C.会计档案保管
- D.库存现金的收支
- A.年值法
- B.年金法
- C.净现值法
- D.附加率法
- A.实收资本、股本、项目资本金
- B.实收资本、股本、企业资本金
- C.股金、股利、企业资本金
- D.实收资本、项目资本金、企业资本金
- A.社会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率越高
- B.要提高社会平均利润率,必须降低利率
- C.利率越高,社会平均利润率越低
- D.利率和社会平均利润率总是按同一比例变动
- A.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
- B.重点国有企业
- C.上市公司和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
- D.规模以上的国有企业
- A.设计工作,投资意向
- B.投资全过程客观上包括的工作内容、工作次序、工作类型
- C.各阶段、各项工作间的联系
- D.投资全过程中性质不同的各阶段划分
- A.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
- B.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
- C.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
- D.临时资金和周转资金
- A.施工机械使用费
- B.措施费
- C.大型机械进出场费
- D.直接工程费
- A.16958
- B.16815
- C.14496
- D.15304
- A.物理磨损
- B.综合磨损
- C.经济磨损
- D.精神磨损
- A.滞纳金
- B.非常损失
- C.债务重组损失
- D.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
- A.生产要素内容
- B.编制程序和用途
- C.编制单位和适用范围
- D.投资的费用性质
- A.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
- B.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
- C.使用年限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会计年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不变
- D.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 A.支付税金后的利润
- B.支付税金前且支付利息后的利润
- C.支付利息和税金前的利润
- D.支付税金和利息的利润
- A.净资产收益率
- B.总资产周转率
- C.销售增长率
- D.资本积累率
- A.[5000(F/A,6%,35)](A/P,6%,15)
- B.[5000(F/P,6%,35)](A/F,6%,15)
- C.[5000(F/A,6%,35)](P/A,6%,15)
- D.[5000(A/F,6%,35)](A/P,6%,15)
- A.100万元
- B.150万元
- C.250万元
- D.400万元
- A.15.79和14.10
- B.11.67和10.42
- C.10.42和9.31
- D.8.96和8.00
- A.初步设计、投资准备、施工图设计
- B.初步设计、投资准备、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 C.初步设计、投资准备、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 D.初步设计、投资准备、施工图设计、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 A.发行股票
- B.可转换债券转作资本
- C.赊购材料
- D.购买政府公债
- A.0.90
- B.0.10
- C.0.53
- D.1.11
- A.扩大指标估算法
- B.资金周转率法
- C.扩大比例法
- D.综合指标投资估算法
- A.劳务销售收入
- B.代销收入
- C.材料销售收入
- D.无形资产出租收入
- A.管理费用
- B.职工福利费
- C.营业费用
- D.其他业务支出
- A.16.32%
- B.16.98%
- C.17.34%
- D.18.21%
- A.施工现场内运输损耗和场外运输损耗
- B.采购过程中的计量误差
- C.保管过程中的损耗
- D.施工现场内运输损耗
- A.越多,运行成本越少
- B.越少,运行成本越少
- C.越多,运行成本越多
- D.越少,运行成本越多
- A.12000
- B.13535
- C.14500
- D.1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