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购渠道、质量、价格、供应方式
 - B.当地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情况
 - C.施工机械的采购与租赁渠道、型号、性能、价格以及零配件的供应情况
 - D.当地劳务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雇佣价格与手续
 - E.当地生活费用指数、食品及生活用品的价格、供应情况
 
- A.因工程本身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 B.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 C.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发包人承担
 - D.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 E.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 A.扩大单价法
 - B.概算指标法
 - C.定额单价法
 - D.实物量法
 - E.综合单价法
 
- A.施工合同范围以外零星工程的确认
 - B.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人工、设备窝工及有关损失
 - C.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后需要现场确认的工程量
 - D.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费用增减
 - E.确认修改施工方案引起的工程量或费用增减
 
- A.工料单价
 - B.综合单价
 - C.人工单价
 - D.材料单价
 - E.企业单价
 
- A.采用的定额和指标
 - B.标准设备原价
 - C.各项费用取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 D.材料预算价格
 - E.各项费用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否重复计算
 
- A.土地补偿费
 - B.安置补助费
 - C.土地管理费
 - D.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E.临时安置补助费
 
- 8
 - 
									
人工费包括( )
 
- A.基本工资
 - B.社会保障费
 - C.工资性补贴
 - D.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E.生产工人辅助工资
 
- A.连环替代法与差额计算法的基本原理相同
 - B.连环替代法与差额计算法的复杂程度相同
 - C.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 D.连环替代法是差额计算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 E.差额计算法与连环替代法之间没有关系
 
- A.期限较长
 - B.如果放弃现金折扣时所付出的成本较低
 - C.容易取得,且无须正式办理筹资手续
 - D.如果没有现金折扣,则不负担成本
 - E.具有持续性
 
- A.信用期问
 - B.信用标准
 - C.信用折扣
 - D.偿还能力
 - E.现金折扣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不相关
 - B.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
 -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
 - 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相关
 - E.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相关
 
- A.不存在勾稽关系
 - B.存在勾稽关系,金额相等
 - C.存在勾稽关系,金额不相等
 - D.正表中的数字是流人与流出的差额
 - E.补充资料中的数字是期末数与期初数的差额
 
- A.会计分期假设
 - B.成本费用归集
 - C.持续经营
 - D.当期收益
 - E.所有者权益
 
- A.折旧是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
 - B.折旧不可以计入产品成本
 - C.折旧是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进行分摊的
 - D.折旧最终是由产品消费者承担的
 - E.折旧是有产品生产者承担的
 
- A.计算比较现有设备的剩余经济寿命和新设备的经济寿命,然后进行逐年滚动比较
 - B.按照新旧设备方案的直接现金流量进行比较,不考虑机会成本
 - C.对原设备目前的价值考虑买卖双方及机会成本
 - D.沉没成本已经发生,应计人原设备的价值
 - E.沉没成本已经发生,非现在决策能改变,不再考虑
 
- A.从市场方面看,选择用户意见多和竞争力差的产品或项目
 - B.从成本方面看,选择成本高或成本比重大的产品或项目
 - C.投放市场后经济效益最好的产品
 - D.一些尚未兴起,但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
 - E.从施工生产方面看,选择工艺复杂、质量难于保证的工程产品
 
- A.实物产销量
 - B.年销售收入
 - C.单位产品售价
 - D.年固定总成本
 - E.生产能力利用率
 
- A.利息
 - B.利率或折现率
 - C.资金发生的时点
 - D.资金量的大小
 - E.资金等值换算方法
 
- A.此方案可满足基准收益率
 - B.此方案可得到超额收益
 - C.此方案现金流入的现值和大于现金流出的现值和
 - D.此方案可满足基准收益但不能得到超额收入
 - E.此方案可得到超额收入但不能满足基准收益率
 
- A.施工条件差的工程
 - B.技术复杂的工程
 - C.施工条件好的工程
 - D.工期要求急的工程
 
- A.政局的稳定性
 - B.当地的法律法规
 - C.工地附近可利用的服务设施
 - D.工程市场情况
 
- A.7天
 - B.14天
 - C.21天
 - D.28天
 
- A.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
 - B.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计价表
 - C.单位工程投标控制价汇总表
 - D.单项工程投标控制价汇总表
 
- A.招标控制价加变更签证
 - B.合同价加变更签证
 - C.投标价加变更签证
 - D.合同价加索赔费
 
- A.招标人应要求投标人及时补充
 - B.投标人可以在中标后提出索赔
 - C.投标人应该在开标前补充
 - D.招标人可认为此项费用包含在工程量清单中的其他单价和合价中
 
- A.一般项目
 - B.材料设备付款
 - C.暂列金额
 - D.计日工作
 
- A.计算工程量的方法不同
 - B.计算直接工程费的方法不同
 - C.计算间接费的方法不同
 - D.计算其他税费的程序不同
 
- A.拟建工程的常规施工技术
 - B.相关的工程验收规范
 - C.拟建工程的设计文件
 - D.相关的施工规范
 
- A.预算定额
 - B.材料消耗定额
 - C.劳动定额
 - D.机械使用定额
 
- A.5%以上
 - B.10%以上
 - C.15%
 - D.20%
 
- A.统一计算规则
 - B.施工图预算
 - C.施工图设计规范
 - D.工程量清单
 
- A.施工企业计划管理
 - B.施工企业管理工作
 - C.计算工人劳动报酬
 - D.组织施工生产
 
- A.单位工程指标法
 - B.概算指标法
 - C.概算定额法
 - D.类似工程概算法
 
- A.1000m<SUP>3</SUP>
 - B.1003m<SUP>3</SUP>
 - C.1030m<SUP>3</SUP>
 - D.1300m<SUP>3</SUP>
 
- A.1080万元
 - B.1134万元
 - C.1253.79万元
 - D.2554.98万元
 
- A.56万元
 - B.172.2万元
 - C.200万元
 - D.228.2万元
 
- A.从项目筹建开始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或交付使用
 - B.从项目进场施工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或交付使用
 - C.从项目筹建开始直至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合格
 - D.从项目进场施工直至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合格
 
- A.规费
 - B.措施费
 - C.间接费
 - D.企业管理费
 
- A.建设投资和铺底流动投资
 - B.建设投资和相关税金
 - C.建筑安装工程费和铺底流动投资
 - D.建筑安装工程费和铺底流动投资及利润
 
- A.150
 - B.180
 - C.200
 - D.220
 
- A.减少收益和减少成本
 - B.增加成本和减少收益
 - C.增加收益和增加成本
 - D.减少成本和增加收益
 
- A.融资租赁的重点在于融资,获得资金的使用
 - B.融资租赁的重点在于融物,获得资产的使用
 - C.融资租赁是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 D.融资租赁会增加企业所得税负担
 
- A.在本金中附加利息
 - B.扣除等额本金
 - C.扣除等额本息之和
 - D.从本金中扣除利息
 
- A.决定进货项目
 - B.选择进货地点
 - C.决定进货时间
 - D.决定进货批量
 
- A.净利润率及权益乘数
 - B.企业获利能力及权益乘数
 - C.总资产净利率及平均利润率
 - D.平均利润率及净利润率
 
- A.总资产收益率
 - B.流动资产周转率
 - C.利润增长率
 - D.净资产收益率
 
- A.100万元
 - B.50万元
 - C.200万元
 - D.400万元
 
- A.395.70
 - B.568.62
 - C.750.00
 - D.915.77
 
- A.4000万元
 - B.5270万元
 - C.3500万元
 - D.5500万元
 
- A.利润表
 - B.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C.资产负债表
 - D.现金流量表
 
- 52
 - 
									
某路桥施工企业与A交通局签订了一项修建150公里公路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9000万元,建设周期为3年。该施工企业第一年完成了45公里,第二年完成了75公里,则第二年合同完工进度为( )
 
- A.30%
 - B.50%
 - C.60%
 - D.80%
 
- A.提高自动化程度
 - B.提高劳动生产率
 - C.缩短工艺流程
 - D.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
 
- A.30万元
 - B.65万元
 - C.90万元
 - D.95万元
 
- A.工程计划进度表
 - B.工程实际进度表
 - C.完工百分比法
 - D.工程形象进度法
 
- A.收益性支出
 - B.生产成本
 - C.营业外支
 - D.利润分配支出
 
- A.2万元
 - B.30万元
 - C.32万元
 - D.38万元
 
- A.生产费用和间接费用
 - B.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 C.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 D.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 A.资产负债表
 - B.损益表
 - C.现金流量表
 - D.资金平衡表
 
- A.均衡价格
 - B.公允价值
 - C.公平价格
 - D.绝对价格
 
- A.功能价值高、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
 - B.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大的功能
 - C.功能价值高、改善期望值小的功能
 - D.功能价值低、改善期望值小的功能
 
- A.应该引进甲技术
 - B.甲乙技术经济效益相同
 - C.应该引进乙技术
 - D.不能判断应该引进哪种技术
 
- A.生产及销售成本+使用及维修成本
 - B.试验、试制成本+生产及销售成本+使用及维修成本
 - C.科研、设计成本+生产及销售成本+使用及维修成本
 - D.试验、试制成本+科研、设计成本+生产及销售成本+使用及维修成本
 
- A.技术过时风险小
 - B.保险维护复杂
 - C.使用时间长
 - D.保养维护简单
 
- A.更新或继续使用旧设备均可
 - B.不更新旧设备,继续使用旧设备1年
 - C.更新旧设备
 - D.继续使用旧设备
 
- A.开采特定矿产品
 - B.有偿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增值额
 - C.出口应税物
 - D.销售不动产
 
- A.有形磨损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但设备使用价值不变
 - B.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都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
 - C.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不能继续使用
 - D.无形磨损是受自然力作用的结果
 
- A.92万元
 - B.116万元
 - C.124万元
 - D.144万元
 
- A.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
 - B.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
 - C.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D.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修理费
 
- A.投资收益率
 - B.投资回收期
 - C.财务净现值
 - D.财务内部收益率
 
-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甲→丙→乙
 - D.乙→丙→甲
 
- A.C<SUB>F</SUB>/(p-C<SUB>u</SUB>-T<SUB>u</SUB>)
 - B.p(C<SUB>F</SUB>+C<SUB>u</SUB>)/T<SUB>u</SUB>
 - C.(C<SUB>F</SUB>+C<SUB>u</SUB>-T<SUB>u</SUB>)/p
 - D.C<SUB>u</SUB>/p(C<SUB>F</SUB>-T<SUB>u</SUB>)
 
- A.原材料消耗
 - B.燃料动力费
 - C.计件工资
 - D.管理人员工资
 
- A.未分配利润
 - B.固定资产折旧
 - C.销售收入
 - D.无形资产摊销费
 
- A.大于400万元
 - B.小于400万元
 - C.等于400万元
 - D.不确定
 
- A.财务净现值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减小
 - B.财务净现值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增大
 - C.财务净现值减小,财务内部收益率不变
 - D.财务净现值增大,财务内部收益率减小
 
- A.R<R<SUB>C</SUB>
 - B.R≠R<SUB>C</SUB>
 - C.R≥R<SUB>C</SUB>
 - D.R≤R<SUB>C</SUB>
 
- A.1000元
 - B.1380元
 - C.1490元
 - D.1600元
 
- A.9.547万元
 - B.9.652万元
 - C.10.692万元
 - D.19.668万元
 
- A.沉没成本
 - B.机会成本
 - C.使用成本
 - D.寿命期成本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