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 B.会计数据具有可靠性
- C.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 D.会计数据有可验证性
- E.会计数据具有可理解性
- A.技术引进费
- B.设备拆除费
- C.担保费
- D.分期付款利息
- E.拆除清理费
- A.职工福利费
- B.规费
- C.人工费
- D.社会保险费
- E.企业管理费
- A.代理发行费
- B.债券利息
- C.银行借款利息
- D.银行的借款手续费
- E.发行债券的公证费
- A.文明施工费
- B.工程排污费
- C.安全施工费
- D.财务费
- E.已完工程保护费
- A.企业管理费
- B.利润
- C.规费
- D.税金
- E.措施费
- A.工程变更
- B.工程量清单缺项
- C.物价变化
- D.暂估价
- E.劳务市场变化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 B.总投资收益率
- C.利息备付率
- D.财务净现值率
- E.借款偿还期
- A.收款法
- B.贴现法
- C.加息法
- D.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 E.等额分期偿还
- 10
-
某企业2015年2月购入一项专利技术价值20万元;购人一台机器10万元;购人股票价值5万元,并打算短期持有;购人汽车8万元;购人原材料2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有( )。
- A.专利技术
- B.机器
- C.短期持有的股票
- D.汽车
- E.原材料
- A.资本性支出
- B.收益性支出
- C.营业外支出
- D.期间费用支出
- E.利润分配支出
- A.逐年收益相差较大的方案
- B.资金相当短缺的方案
- C.长期投资方案
- D.技术上更新迅速的方案
- E.未来情况很难预测而投资者又特别关心资金补偿的方案
- A.监督检查执行定额标准的依据
- B.招标投标的重要基础
- C.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 D.审定招标工程标底的依据
- E.测算造价指数的依据
- A.暂列金额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金额填写,不得变动
- B.暂估价可以根据投标人拥有的施工设备、技术水平适当变动和更改
- C.暂估价中的材料、工程设备必须按照暂估单价计入综合单价
- D.计日工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列出的项目和估算的数量,自主确定各项综合单价并计算费用
- E.总承包服务费应根据招标工程量列出的专业工程暂估价内容和供应材料、设备情况,按照招标人提出协调、配合与服务要求和施工现场管理需要自主确定
- A.主要材料
- B.周转性材料
- C.辅助材料
- D.装饰材料
- E.零星材料
- A.平均成本
- B.经济成本
- C.公允成本
- D.历史成本
- E.重置成本
- A.施工过程中水电维修用工
- B.隐蔽工程验收等工程质量检查影响的操作用工
- C.交叉作业造成的剔凿、修复用工
- D.为加快施工进度而进行的夜间施工用工
- E.施工现场清扫临时道路用工
- A.编制依据
- B.工程概况
- C.编制方法
- D.投资分析
- E.主要设备和材料数量
- A.项目的寿命期
- B.维修方式、预付定金
- C.企业需要长期占有设备
- D.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
- E.技术过时风险的大小
- A.不是公司的永久性资金
- B.没有到期日,不需归还
- C.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 D.反映公司的实力
- E.发行过程有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 A.25万元
- B.29万元
- C.54万元
- D.54.5万元
- A.利息备付率
- B.借款偿还期
- C.偿债备付率
- D.技术方案经济寿命期
- A.-200万元
- B.-40万元
- C.120万元
- D.140万元
- A.产品功能与其全部费用的比值
- B.产品的交换价值
- C.产品全寿命时间价值
- D.产品的使用价值
- A.大于400万元
- B.小于400万元
- C.等于400万元
- D.不确定
- 26
-
材料费不包括( )。
- A.材料原价
- B.材料运杂费及运输损耗费
- C.材料采购及保管费
- D.材料检验试验费
- A.订货成本随着订货次数增加而增加
- B.购置成本随着存货数量增加而增加
- C.缺货成本随着存货数量减少而可能增加
- D.储存成本与存货数量无关,是一项固定成本
- A.在单位时间资金增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时间价值就越大
- B.在一定的时间内等量资金的周转次数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少
- C.在总投资一定的情况下,前期投资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大
- D.在回收资金额一定的情况下,离现时点越远的时点回收资金越多,资金时间价值越小
- A.累计盈余资金
- B.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 C.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 D.筹资活动净现金流量
- A.应该引进甲技术
- B.甲、乙技术经济效益相同
- C.应该引进乙技术
- D.不能判断应该引进哪种技术
- A.分包计价法
- B.实物量计价法
- C.参数计价法
- D.综合单价法
- A.机具使用费之和
- B.人、料、机费用之和
- C.人工费之和
- D.材料费之和
- A.500万元
- B.520万元
- C.670万元
- D.750万元
- A.概算定额法
- B.预算单价法
- C.概算指标法
- D.类似工程预算法
- A.价值工程强调的是产品功能分析和功能改进,投资决策理论强调的是项目的可行性
- B.价值工程与工业工程管理技术均着重于研究产品的作业、工艺、工序、活动等来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 C.价值工程采用以产品功能为中心分析成本的事前成本分析方法,会计采用事后成本
- D.价值工程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全面质量管理技术降低产品成本有局限性
- A.发生维持运营投资时估算的投资费用,在现金流量表中作为现金流出
- B.维持运营投资费用参与财务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
- C.维持运营投资费用一般不超过技术方案资本金总额的20%
- D.反映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中,参与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 A.60000
- B.80000
- C.100000
- D.110000
- A.小于1
- B.小于2
- C.大于1
- D.大于2
- A.8%
- B.6%
- C.5%
- D.4%
- A.0.2万元
- B.0.4万元
- C.0.8万元
- D.1.2万元
- A.1万元
- B.2万元
- C.3万元
- D.4万元
- A.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 B.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
- C.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 D.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没有关系
- A.工程合同价款的约定不属于建设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
- B.合同约定不得违背招、投标文件中关于工期、造价、质量等方面的实质性内容
- C.招标文件与中标人投标文件不一致的地方,以投标文件为准
- D.承发包双方认可的工程价款的形式可以是承包方或设计人编制的施工图预算
- A.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
- B.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
- C.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min{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
- D.确定基准收益率必须考虑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因素
- A.作为贷款的依据
- B.作为编制施工方案的依据
- C.作为考核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控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 D.作为考核和评价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和投资效果的依据
- A.企业定额
- B.质量合格证书
- C.设计图纸
- D.《计量规范》和技术规范
- A.1.5万元
- B.3.5万元
- C.40万元
- D.42万元
- A.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
- B.流动负债和应交税金
- C.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 D.长期负债和短期借款
- A.1000m3
- B.1003m3
- C.1030m3
- D.1300m3
- A.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B.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 C.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
- D.资产负债表和成本核算表
- A.1300万元
- B.8000万元
- C.5000万元
- D.3000万元
- A.100000元
- B.117000元
- C.120000元
- D.13000元
- A.5%
- B.10%
- C.15%
- D.20%
- A.50万元
- B.100万元
- C.200万元
- D.400万元
- A.6912.41
- B.7064.91
- C.7347.51
- D.7438.91
- A.组织投标报价班子
- B.制定进度计划
- C.研究招标文件
- D.制定施工方案
- A.钢材
- B.小型机具
- C.公司债券
- D.土地使用权
- A.材料费
- B.措施费
- C.检验试验费
- 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A.财务净现值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减小
- B.财务净现值与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增大
- C.财务净现值减小,财务内部收益率不变
- D.财务净现值增大,财务内部收益率减小
- A.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信用成本
- B.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
- C.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和信用成本
- D.管理成本、信用成本和短缺成本
- A.工程总价
- B.人、料、机费用
- C.待摊费
- D.现场管理费
- A.周转率越高,反映企业销售能力越强
- B.周转率越低,反映企业销售能力越强
- C.周转率越高,反映企业变现能力越强
- D.周转率越低,反映企业变现能力越强
- A.7800元
- B.7410元
- C.4680元
- D.4446元
- A.交易性需要
- B.预防性需要
- C.投机性需要
- D.增值性需要
- A.在计算财务净现值时,必须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
- B.财务净现值能反映技术方案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 C.在使用财务净现值进行互斥方案比选时,各方案必须具有相同的分析期
- D.财务净现值是评价技术方案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
- A.概算编制期到竣工验收前
- B.施工图预算编制期到竣工验收前
- C.概算编制期到施工图预算编制前
- D.施工图预算编制期到竣工验收后
- A.会计假设
- B.会计要素
- C.会计原则
- D.会计分录
- A.17.3%
- B.17.5%
- C.17.7%
- D.17.9%
- A.应收账款增加
- B.收账费用增加
- C.销售额减少
- D.坏账损失增加
- A.不可抗力、误期赔偿
- B.工程量清单缺项
- C.工程量偏差、施工索赔
- D.项目特征不符
- A.国债利息收入
- B.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 C.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 D.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A.期间费用支出
- B.收益性支出
- C.营业外支出
- D.资本性支出
- A.9.2%
- B.10%
- C.17.2%
- D.18%
- A.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
- B.主要材料、构配件等资源是否能保证供应
- C.能否降低物质消耗
- D.主要专业工种工人是否能保证供应
- A.9.548万元
- B.9.652万元
- C.10.692万元
- D.19.668万元
- A.可以作为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中应予完成的实际和准确的工程量
- B.招标人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人投标报价的共同基础
- C.是工程量清单编制人按施工图图示尺寸和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得到的工程净量
- D.发承包双方进行工程竣工结算时的工程量以实体工程量为准
- A.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B.资产、负债和现金流量
- C.收入、费用和利润
- D.收入、费用和所有者权益
- A.6000万元
- B.6672万元
- C.6600万元
- D.8000万元
- A.支付给职工的现金
- B.购建无形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 C.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 D.分配股利所支付的现金
- A.200万元
- B.250万元
- C.400万元
- D.4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