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投资费用
- B.成本
- C.收入
- D.税金
- E.利润
- A.工程变更项目
- B.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
- C.承包人超出施工图纸范围的项目
- D.因承包人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项目
- E.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项目
- A.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变更后需要现场确认的工程量
- B.施工合同范围以外的零星工程
- C.修改施工方案引起的增减工程量或费用
- D.非施工单位原因导致的人工、设备窝工及有关损失
- E.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由施工单位的原因引起的增减工程量或费用
- A.静态投资回收期
- B.动态投资回收期
- C.资本金净利润率
- D.财务净现值率
- E.总投资收益率
- A.融资租赁不能对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提取折旧
- B.融资租赁的出租人不能将租赁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
- C.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在于融通资金
- D.典型的融资租赁是完全补偿的、不可撤销、由出租人负责维护的租赁
- E.融资租赁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租期长
- A.筛选审查法
- B.标准预算审查法
- C.对比审查法
- D.全面审查法
- E.重点审查法
- A.销售收入
- B.筹资费
- C.借款利息
- D.现金流量
- E.资金的使用费
- A.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 B.有效利率是指资金在计息中所发生的名义利率
- C.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 D.利息是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
- E.利率是1年内所获得的利息与借贷金额的现值之比
- A.资产和权益同增,资产和权益总计增加
- B.资产和负债一增一减,资产和权益总计减少
- C.资产和权益同减,资产和权益总计减少
- D.资产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和权益总计不变
- E.权益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资产和权益总计不变
- A.工作人员费
- B.办公费
- C.保险费
- D.固定资产使用费
- E.劳动保护费
- A.发包人通知承包人以计日工方式实施的零星工作,承包人应予执行
- B.采用计日工计价的任何一项变更工作,承包人都应将相关报表和凭证送发包人复核
- C.发包人在收到承包人提交现场签证报告后的2d内,应予以确认计日工记录汇总
- D.计日工是承包人完成合同范围内的零星项目按合同约定的单价计价的一种方式
- E.工程结束后,承包人应向发包人提交所有计日工记录的签证汇总表
- A.利率为连续复利
- B.年有效利率为12%
- C.月有效利率为1%
- D.月名义利率为1%
- E.季有效利率大于3%
- A.信用规模
- B.信用期间
- C.现金等价物政策
- D.信用标准
- E.现金折扣政策
- A.发包人应在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或开工前10d内支付
- B.对重大工程项目,预付款金额为合同金额(扣除暂列金额)的20%
- C.发包人不按约定预付且经催促仍不按要求预付的,承包人可以停止施工
- D.预付款是发包人为解决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的资金周转问题而提供的协助
- E.凡是没有签订合同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发包人不得预付工程款
- A.弥补亏损
- B.提取公益金
- C.扩大公司生产经营
- D.提取任意公积金
- E.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 A.确定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
- B.确定企业定额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 C.计算分项工程单价
- D.计算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
- E.计算分项工程的总造价
- A.技术转让利润
- B.固定资产盘盈
- C.罚款净收入
- D.联合承包节省投资分成收入
- E.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 A.社会保险费
- B.工程排污费
- C.劳动保护费
- D.住房公积金
- E.职工福利费
- A.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 B.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 C.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D.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E.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A.设备的自然寿命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
- B.设备的自然寿命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估算依据
- C.设备的技术寿命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
- D.设备的技术寿命一般比自然寿命要短
- E.设备的经济寿命由设备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 A.先进适用
- B.经济合理
- C.技术可靠
- D.客观科学
- A.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前竣工
- B.发包人原因引起的暂停施工
- C.不可抗力
- D.发包人的原因造成工期廷误
- A.承包人
- B.监理人
- C.发包人
- D.设计人
- A.建设投资
- B.总成本费用
- C.可变成本
- D.经营成本
- A.市场价格体系
- B.波动价格体系
- C.目标市场价格体系
- D.产品出厂价格体系
- A.第一种有形磨损
- B.第二种有形磨损
- C.第一种无形磨损
- D.第二种无形磨损
- A.财务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营业费用
- D.工程成本
- A.在工程经济分析时,不需要考虑资金发生的时间
- B.资金运动反映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运动过程
- C.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着眼于技术方案资金量的大小
- D.资金是运动的价值
- A.5730
- B.5948
- C.6090
- D.6108
- A.分部工程顺序码
- B.分项工程项目顺序码
- C.工程分类顺序码
- D.附录分类顺序码
- A.盈余公积
- B.资本公积
- C.留存收益
- D.未分配利润
- A.存货成本
- B.储存成本
- C.购置成本
- D.订货成本
- A.定额估价法
- B.匡算估价法
- C.作业估价法
- D.概算指标法
- A.按照原工程量清单项目价格确定
- B.根据对承包人有利原则,采用原单价或新单价
- C.根据对发包人有利原则,采用原单价或新单价
- D.按规范中工程变更相关条款的规定重新确定
- A.Ⅰ—Ⅱ—Ⅲ
- B.Ⅱ—Ⅲ—Ⅰ
- C.Ⅲ—Ⅱ一Ⅰ
- D.Ⅲ—Ⅰ—Ⅱ
- A.敏感性分析
- B.增量分析
- C.现金流量分析
- D.经济效益分析
- A.正当的索赔理由
- B.有效的索赔证据
- C.索赔事件影响程度
- D.在合同约定的时限内提出
- A.夜间施工增加费
- B.冬雨期施工增加费
- C.安全文明施工费
- D.二次搬运费
- A.成本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营业费用
- A.1.5
- B.1.7
- C.17.5
- D.20.0
- A.现代化改装
- B.大修理
- C.更新
- D.日常保养
- A.定性分析
- B.定量分析
- C.静态分析
- D.动态分析
- A.会计要素
- B.会计假设
- C.会计对象
- D.会计主体
- A.价值系数小
- B.工程成本低
- C.折算费用低
- D.台班产量高
- A.短缺成本
- B.沉没成本
- C.管理成本
- D.机会成本
- A.公允价值
- B.重置成本
- C.机会成本
- D.可变现净值
- A.实物量法
- B.概算定额法
- C.定额单价法
- D.全费用单价法
- A.辅助工作时间
- B.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时间
- C.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A.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对象的交换价值
- B.价值工程的活动仅限于决策和设计阶段
- C.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分别考虑
- D.价值工程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
- A.91.40
- B.140.54
- C.265.94
- D.389.35
- A.大修理
- B.更新
- C.日常保养
- D.现代化改装
- A.31.17%
- B.33.10%
- C.35.10%
- D.46.25%
- A.平均年限法
- B.双倍余额递减法
- C.年数总和法
- D.工作量法
- A.19.59
- B.155.20
- C.160.00
- D.164.80
- A.2014年9月
- B.2013年7月
- C.2014年6月
- D.2013年9月
- A.概算定额法
- B.概算指标法
- C.类似工程预算法
- D.生产能力指数法
- A.财务净现值
- B.静态投资回收期
- C.总投资收益率
- D.资本金净利润率
- A.1300
- B.1700
- C.2100
- D.3300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土地使用费
- C.铺底流动资金
- D.涨价预备费
- A.1260
- B.1620
- C.1860
- D.1680
- A.设备包装费和功效部门手续费应单独计算
- B.设备运杂费率应按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执行
- C.审查所需计算安装费的设备数量
- D.审查所需计算安装费的种类
- A.偿债备付率和投资收益率
- B.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
- C.利息备付率和投资收益率
- D.内部收益率和借款偿还期
- A.中标通知书
- B.投标文件
- C.合同协议书
- D.招标文件
- A.短期借款
- B.权益资本
- C.长期负债
- D.商业信用
- A.营业增长率
- B.资本积累率
- C.偿债备付率
- D.总资产报酬率
- A.融资前分析
- B.定性分析
- C.定量分析
- D.融资后分析
- A.预算定额
- B.概算定额
- C.施工定额
- D.人工定额
- A.已签约合同中的暂列金额应由承包人掌握使用
- B.已签约合同中的暂列金额应由发包人掌握使用
- C.发包人按照合同规定将暂列金额作出支付后,剩余金额归承包人所有
- D.承包人按照合同规定将暂列金额作出支付后,剩余金额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所有
- A.抗风险能力
- B.偿债能力
- C.财务盈利能力
- D.财务生存能力
- A.生产量等于销售量
- B.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
- C.产销量不变,销售单价变化
- D.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
- A.年值法
- B.附加率法
- C.内部收益率法
- D.净现值法
- A.2.4%
- B.7.76%
- C.2.76%
- D.2.09%
- A.1.50
- B.2.25
- C.3.00
- D.4.50
- A.技术经济系统性分析
- B.技术经济敏感性分析
- C.技术经济评价分析
- D.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 A.1080
- B.2000
- C.2160
- D.2480
- A.提高现实成本
- B.剔除过剩功能
- C.降低功能水平
- D.不作为价值工程改进对象
- A.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 B.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 C.功能和成本都提高
- D.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 A.最低收益率或基本报酬率
- B.基本收益率或必要报酬率
- C.最低收益率或必要报酬率
- D.最高收益率或辅助报酬率
- A.设备运杂费的审查
- B.工程量的审查
- C.材料预算价格的审查
- D.采用的定额或指标的审查
- A.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 B.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 C.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
- D.营业利润不包括企业对外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