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部分实施的措施项目应付价款
- B.承包人撤离现场所需的任何费用
- C.承包人为合同工程合理订购且已交付的材料和工程设备货款
- D.承包人为完成合同工程而预期开支的任何合理费用
- E.合同解除之日前已完成工程但尚未支付的合同价款
- A.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
- B.紧急抢险、救灾工程
- C.建设规模较小,技术难度较低的工程
- D.施工技术特别复杂的建设工程
- E.工期较短,且施工图设计已审查批准的建设工程
- A.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B.建设期贷款利息
- C.建筑安装工程费
- D.铺底流动资金
- E.工程建设其他费
- A.投资现金流量表
- B.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 C.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 D.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 E.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 A.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
- B.工程建设机械费用概算
- C.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
- D.预备费
- E.建设期期间费用概算
- A.安装构件总量
- B.最大浇筑量
- C.方案占地面积
- D.所需的主要材料是否能保证供应
- E.采用的方案对工程质量的保证程度
- A.人、料、机费用
- B.企业管理费
- C.利润
- D.税金
- E.一定范围内的风险费用
- A.划清工程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 B.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
- C.划清各成本项目与费用之间的界限
- D.划清本期工程成本与下期工程成本的界限
- E.划清未完工程成本与已完工程成本之间的界限
- A.发行债券支付的印刷费
- B.银行借款利息
- C.银行的借款手续费
- D.发行债券支付的广告费
- E.债券利息
- A.使用的时间长度
- B.闲置的时间长度
- C.所处环境
- D.设备的技术性能
- E.使用程度
- A.偿债备付率应分年计算
- B.偿债备付率表示企业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
- C.正常情况偿债备付率应当大于0.8,并结合债权人的要求确定
- D.当偿债备付率指标小于1时,表示企业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
- E.一般情况下,偿债备付率不宜高于1.3
- A.住宅工程
- B.附属工程
- C.福利工程
- D.建筑结构较明确的工程
- E.初步设计较完善的工程
- A.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
- B.休息时间
- C.辅助工作时间
- D.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 E.基本工作时间
- A.敏感程度大
- B.敏感程度小
- C.抗风险能力弱
- D.承受风险能力强
- E.可靠性大
- A.工作时间、计划和特征
- B.投入该工作的材料类别和数量
- C.投入该工作所有人员的姓名、工种、级别和耗用工时
- D.投入该工作的施工设备的型号、台数和耗用台时
- E.施工人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和凭证
- A.损失时间与产品生产无关
- B.损失时间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陷有关
- C.损失时间与工人施工过程中的个人过失有关
- D.损失时间与某些偶然因素有关
- E.损失时间是制定定额的主要依据
- A.租赁保证金
- B.租赁资产的成本
- C.租赁设备的折旧费
- D.租赁资产的成本利息
- E.租赁手续费
- A.营业收入
- B.投资收益
- C.其他业务收入
- D.补贴收入
- E.营业外收入
- A.提交设备的进度
- B.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
- C.设备的成套性、灵活性、耐用性、环保性和维修的难易程度
- D.设备的物质寿命
- E.企业占有设备的时间长短
- A.临时设施费
- B.夜间施工增加费
- C.固定资产使用费
- D.检验试验费
- E.工程排污费
- A.提取法定公积金
- B.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 C.经股东会决议提取任意公积金
- D.弥补公司以前年度亏损
- A.甲方案
- B.乙方案
- C.丙方案
- D.丁方案
- A.0.21
- B.0.63
- C.0.42
- D.0.26
- A.7
- B.6
- C.10
- D.12
- A.1254.23
- B.2543.12
- C.2865.14
- D.3591.71
- A.历史成本
- B.可变现净值
- C.公允价值
- D.重置成本
- A.合法性
- B.适用范围
- C.合理性
- D.时效性
- A.全面审查法
- B.分解对比审查法
- C.分组计算审查法
- D.筛选审查法
- A.计划进度日期的价格
- B.实际进度日期的价格
- C.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高者
- D.计划进度日期与实际进度日期两者的较低者
- A.设计变更发生后,承包人应在14d内向发包人提交索赔通知
- B.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承包人应在事件终了后立即提交索赔报告
- C.承包人在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书后28d内,向监理人正式递交索赔通知书
- D.索赔意向通知发出后42d内,承包人应向监理人提交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 A.目的地交货类
- B.海上交货类
- C.装运港交货类
- D.内陆交货类
- A.现金流量表
- B.利润表
- C.所有者权益表
- D.资产负债表
- 33
-
某施工企业欲租用一种施工设备,与商家甲谈妥每月租金1200元,并支付了定金200元,定金不可退还,此后又有商家乙愿以每月800元出租同样的设备。如果重新进行租用设备方案的比选,则沉没成本为( )元。
- A.200
- B.400
- C.1000
- D.800
- A.经济实用、先进高效
- B.经济合理、客观公正
- C.经济效益、技术先进
- D.科学合理、经济实用
- A.直接利用综合预算定额
- B.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再合并其他次要项目
- C.增加计量数量
- D.采用标准设计图纸的项目,可以根据预先编好的标准预算计算费用
- A.700
- B.850
- C.970
- D.900
- A.建设工程设计文件
- B.拟定的招标文件
- C.企业定额
- D.招标工程量清单
- A.营业增长率
- B.总资产报酬率
- C.资本积累率
- D.净资产收益率
- A.3300
- B.3700
- C.4000
- D.4700
- 40
-
某技术方案固定资产投资为5000万元,流动资金为450万元,技术方案投资期年利润总额为900万元,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年份年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则该技术方案正常年份的总投资收益率为( )。
- A.17%
- B.18%
- C.22%
- D.24%
- A.招标人
- B.投标人
- C.设计人
- D.监理人
- A.生产周转借款
- B.借款利息
- C.临时借款
- D.结算借款
- A.会计主体假设
- B.持续经营假设
- C.货币计量假设
- D.会计分期假设
- A.配合型筹资策略
- B.激进型筹资策略
- C.竞争型筹资策略
- D.稳健型筹资策略
- A.自然寿命
- B.技术寿命
- C.经济寿命
- D.使用寿命
- A.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 B.费用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时的支出有关
- C.费用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付的款项及偿还债务支出
- D.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定额预算
- B.施工图预算
- C.预算单价
- D.工程标底
- A.全费用综合单价法
- B.部分费用综合单价法
- C.实物量法
- D.定额单价法
- A.建筑安装工程费
- B.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 C.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 D.预备费
- A.5980
- B.5580
- C.3780
- D.4180
- A.采用正常价格
- B.适当提高单价
- C.适当降低单价
- D.按招标文件要求将暂定款列入总报价
- A.公益性捐赠支出
- B.罚款支出
- C.财务费用
- D.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A.流动比率
- B.资产负债率
- C.速动比率
- D.流动资产周转率
- A.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 D.直接计入当期收入
- A.8000
- B.15000
- C.23000
- D.34000
- A.预算定额
- B.企业定额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A.17.92
- B.20.94
- C.21.84
- D.27.72
- A.总费用法
- B.费用总和法
- C.修正总费用法
- D.实际费用法
- A.重复功能和不足功能
- B.不足功能和过剩功能
- C.重复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 D.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
- A.暂列金额、分包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
- B.暂列金额、暂估价、总承包服务费、计日工
- C.总承包管理费、材料购置费、暂列金额、风险费
- D.暂列金额、总承包费、分包费、材料购置费
- A.1042.65
- B.1312.45
- C.1609.09
- D.1717.85
- A.估价法
- B.均摊法
- C.分解计量法
- D.凭据法
- A.设计概算
- B.施工图预算
- C.类似工程预算
- D.综合概算
- A.1530
- B.1455
- C.1730
- D.1440
- A.412.35
- B.527.59
- C.546.65
- D.645.29
- A.定额单价法
- B.综合单价法
- C.工料单价法
- D.实物量法
- A.静态分析
- B.定性分析
- C.定量分析
- D.动态分析
- A.34425
- B.32800
- C.31500
- D.31000
- A.计日工
- B.总承包服务费
- C.暂估价
- D.暂列金额
- A.收付实现制
- B.配比制
- C.权责发生制
- D.集中核算制
- A.4.25
- B.5.39
- C.6.42
- D.6.80
- A.收益性支出
- B.营业外支出
- C.期间费用支出
- D.利润分配支出
- A.随着产品功能水平的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使用及维护成本降低
- B.随着产品功能水平的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使用及维护成本降低
- C.随着产品功能水平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使用及维护成本提高
- D.随着产品功能水平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使用及维护成本降低
- A.第一种有形磨损和第二种无形磨损
- B.第二种有形磨损和第一种无形磨损
- C.第一种有形磨损和第一种无形磨损
- D.第二种有形磨损和第二种无形磨损
- A.重置成本
- B.管理成本
- C.短缺成本
- D.机会成本
- A.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B.多余工作时间
- C.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 D.违背劳动纪律的时间
- A.综合估价法
- B.作业估价法
- C.匡算估价法
- D.定额估价法
- A.技术经济分析指标
- B.技术经济计划与评价指标
- C.技术方案投资总获利能力
- D.技术经济数据资料与参数
- A.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
- B.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 C.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
- D.人工幅度差用工数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辅助用工)×人工幅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