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支付条件好的工程
- B.非急需工程
- C.竞争对手多,竞争激烈的工程
- D.特殊的工程
- E.支付条件不理想的工程
- A.按月结算
- B.按调值公式结算
- C.动态结算
- D.分段结算
- E.竣工后一次结算
- A.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
- B.工作时间的合理限制
- C.施工机械作业方法的拟定
- D.机械工作班制度
- E.配合机械作业的施工小组的组织
- A.原价
- B.运杂费
- C.检验试验费
- D.二次搬运费
- E.不可避免的运输损耗费
- A.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
- B.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 C.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的损害,由承包人承担
- D.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发包人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相关费用由发包 人承担
- E.工程所需清理、修复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 A.以单项建造(施工)合同作为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 B.以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所列单位工程作为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 C.对该项建造(施工)合同作统一处理,以每项资产作为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 D.对合同分立以确定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 E.对合同合并以确定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 A.工程建设其他费
- B.建筑安装工程费
- C.联合试运转费
- D.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 E.生产准备费
- A.总资产周转率
- B.应收账款周转率
- C.流动资产周转率
- D.存货周转率
- E.营业增长率
- A.承包工程收到的现金
- B.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C.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D.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
- E.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 A.直线分析法
- B.交叉分析法
- C.比率分析法
- D.因素分析法
- E.趋势分析法
- A.预收账款
- B.存货
- C.预付账款
- D.库存现金
- E.应收账款
- A.可以使某些指标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 B.用于对比的不同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 C.剔除偶发项目的影响,使用于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
- D.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
- E.重点分析某项有显著变化的指标,研究其变动原因,以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 A.针对性强
- B.建造的负债较少
- C.建造的资产体积大,造价高
- D.建设周期长
- E.建造合同一般是不可撤销合同
- A.试算平衡
- B.复式记账
- C.企业清算
- D.编制利润表
- E.编制会计报表
- A.偿债备付率
- B.财务内部收益率
- C.资产负债率
- D.财务净现值
- E.静态投资回收期
- A.多余功能
- B.过剩功能
- C.不足功能
- D.重复功能
- E.美学功能
- A.技术准确性
- B.技术特性
- C.条件指标
- D.结构特性
- E.经济指标
- A.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 B.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利率高低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 C.借出资本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
- D.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低界限
- E.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
- A.修理费
- B.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
- C.管理费用
- D.工资及福利费
- E.其他费用
- A.从收益方面来看,获得时间越早,数额越多,其现值越大
- B.从收益方面来看,获得时间越早,数额越少,其现值越大
- C.建设项目早投产,早获收益,多获收益,才能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 D.在投资额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少,现值越小
- E.在投资额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支出的时间越晚,数额越少,现值越大
- A.传统计价模式
- B.综合单价计价模式
- C.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 D.综合指标计价模式
- A.284.8
- B.308.0
- C.401.6
- D.425.2
- A.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提前竣工
- B.发包人原因引起的暂停施工
- C.发包人提供资料错误导致承包人的返工或造成工程损失
- D.发包人的原因造成工期延误
- A.320
- B.2015.3
- C.2133.3
- D.2880.0
- A. 2388.7710
- B.2605.9320
- C.2616.2730
- D.2627.6481
- 26
-
按人民币计算,某进口设备离岸价为1000万元,到岸价1050万元,银行财务费5万元,外贸手续费15万元,进口关税70万元,增值税税率17%,不考虑消费税和海关监管手续费,则该设备的抵岸价为( )万元。
- A.1260. 00
- B.1271. 90
- C.1321. 90
- D.1330. 40
- A.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 B.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 C.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 D.投资现金流量表
- A.概算定额法
- B.类似工程预算法
- C.概算指标法
- D.建设投资分类估算法
- A.参数法计价法
- B.分包法计价法
- C.平均单价法
- D.综合单价法
- A.7
- B.10
- C.12
- D.15
- A.15. 00
- B.15,75
- C.16. 65
- D.17.33
- A.20%
- B.30%
- C.40%
- D.50%
- A.直接工程费
- B.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
- C.人工费
- D.材料费和机械费合计
- A.价值系数小
- B.工程成本低
- C.折算费用低
- D.台班产量高
- A.预算单价法
- B.综合单价法
- C.工料单价法
- D.实物法
- A.预算定额
- B.施工定额
- C.概算定额
- D.概算指标
- A. 3.78
- B.11.25
- C.15.00
- D.18.75
- A.0.112
- B.0.146
- C.0.195
- D.0.391
- A.到岸价
- B.离岸价
- C.出厂价
- D.组成计税价格
- A.20. 16
- B.23. 41
- C.17. 82
- D.4.92
- A.累计折旧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营业外支出
- A.施工定额
- B.概算定额
- C.预算定额
- D.劳动定额
- A.短期借款、应付工资
- B.预计负债、应交税金
- C.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 D.长期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
- A.30%
- B.40%
- C.50%
- D.60%
- A.1‰~3‰
- B.1‰~5‰
- C.3‰~5‰
- D.5‰~10‰
- A.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 B.总包管理费
- C.工程费用
- D.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 A.3200
- B.3800
- C.4400
- D.6000
- A.离岸价格
- B.抵岸价格
- C.离岸价格+国际运费
- D.到岸价格
- A.编报企业的名称
- B.人民币金额单位
- C.按月编制财务报表
- D.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 A.应收账款
- B.应付账款
- C.预收账款
- D.预付账款
- A.(净利润/注册资本)×100%
- B.(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资产总额)×100%
- C.(净利润/净资产)×100%
- D.(企业当期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 A.行驶里程法和工作台班法
- B.行驶里程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 C.工作台班法和完工百分率法
- D.工作台班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 A.3.26%
- B.4.02%
- C.4.24%
- D.5.11%
- A.142.5
- B.157.5
- C.350.0
- D.492.5
- A.17000
- B.18000
- C.16000
- D.19000
- A.收款法
- B.贴现法
- C.加息法
- D.年金法
- A.会计要素
- B.会计主体
- C.会计假设
- D.会计对象
- A.4200
- B.21000
- C.23000
- D.67000
- A.1年或者超过1年
- B.1年或者不足1年
- C.1年以上5年以内
- D.5年以上10年以内
- A.后补
- B.前提
- C.充分
- D.必要
- A.功能评价
- B.功能分类
- C.功能整理
- D.功能定义
- A.设备更新是对设备磨损的局部补偿
- B.设备更新可以对设备无形磨损进行补偿
- C.设备更新可以对设备有形磨损进行补偿
- D.设备更新是对设备在运行中消耗掉的价值的重新补偿
- A.转增资本
- B.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
- C.支付企业生产费用
- D.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
- A.使用
- B.交换
- C.有效
- D.比较
- 65
-
计算租金主要采用( )。
- A.附加率法和年金法
- B.附加率法和ABC理性统计分析法
- C.附加率法和年数总和法
- D.年金法和年数总和法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4.44
- B.5.00
- C.6.40
- D.6.74
- A.36.84
- B.40.86
- C.47.36
- D.58.46
- A.逐项审查法
- B.对比审查法
- C.筛选审查法
- D.分组计算审查法
- A.两者相等
- B.前者高于后者
- C.前者低于后者
- D.两者无法比较
- A.31. 52
- B.36. 40
- C.49. 60
- D.56. 40
- A.技术
- B.经济
- C.自然
- D.有效
- A.系统性
- B.科学性
- C.合理性
- D.完整性
- A.6.16%
- B.6.54%
- C.7.02%
- D.7.46%
- A.相等
- B.没有关系
- C.成正比关系
- D.成反比关系
- A.3.0%,21万元
- B.3.0%,69万元
- C.7.7%,21万元
- D.7.7%,69万元
- A.680. 60
- B.798. 54
- C.1080. 00
- D.1173. 32
- A.80.00
- B.86.40
- C.166.40
- D.184.60
- A.以横轴为时间轴,零表示时间序列的起点
- B.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即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
- C.线下注明现金流量的数值
- D.在横轴下方的箭线表示现金流出,即表示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