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综合单价为1293.33元/m3
- B.为了中标,可将综合单价确定为990.00元/m3
- C.若竞争激烈,标书可将各项费用下调10%
- D.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国家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确定
- E.投标总价为488.00万元
- A.具有可靠定额标准的企业必须采用定额估价法进行单价分析计算
- B.匡算估价法适合于工程量较大并且所占费用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
- C.机械搁置时间过长又无法在定额估价中给予恰当考虑时,采用作业估价法计算机械费用更合适
- D.采用作业估价法进行单价分析,估价师的实际经验直接决定估价的准确程度E,为保证估价的正确与合理性,作业估价法的内容应包括制定施工计划和计算各项作业的资源费用等
- A.预算单价法
- B.类似工程预算法
- C.概算指标法
- D.扩大单价法
- E.单位估价表法
- A.留存收益
- B.债券筹资
- C.优先股筹资
- D.普通股筹资
- E.应收账款
- A.是确定建设项目筹资方案的依据
- B.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确定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依据
- C.是编制进度计划,统计完成工程量的依据
- D.是确定工程招标控制价的依据
- E.可以作为拨付工程进度款及办理结算的基础
- A.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B.非正常损失的购进材料的发票上标明的增值税额
- C.非正常提失的在产品耗用的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
- D.用于集体福利购进货物的专用发票上标明的进项税额
- E.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A.实物
- B.工业产权
- C.非专利技术
- D.土地使用权
- E.股票
- A.银行存款增加
- B.预付账款增加
- C.库存现金减少
- D.应收账款增加
- E.预收账款减少
- A.发包人和监理人均可以提出变更
- B.承包人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对工程非重要的部分做出适当变更
- C.监理人发出变更指示一般无需征得发包人的同意
- D.变更指示均通过监理人发出
- E.设计变更超过原批准的建设规模时,承包人应先办理规划变更审批手续
- A.资产负债率
- B.投资回收期
- C.财务净现值
- D.生产能力利用率
- E.速动比率
- A.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的费用
- B.总承包人为配合发包人进行专业工程发包产生的服务费用
- C.施工合同签订时尚未确定的工程设备采购的费用
- D.工程施工中合同约定调整因素出现时工程价款调整的费用
- E.在高海拔特殊地区施工增加的费用
- A.高强度的使用导致设备自然寿命缩短
- B.自然力的作用使设备产生磨损
- C.技术进步创造出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新设备
-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
- E.设备使用过程中实体产生变形
- A.拟定机械作业的正常施工条件
- B.确定机械纯工作一小时的正常生产率
- C.拟定机械的停工时间
- D.确定机械的利用系数
- E.计算机械台班定额
- A.对于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承担的风险,投标人应在综合单价中给予考虑
- B.投标人在综合单价中考虑风险费时通常以风险费率的形式进行计算
- C.招标文件中没有提到的风险,投标人在综合单价中不予考虑
- D.对于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应在专用合同条款中作出约定
- E.施工中出现的风险内容及其范围在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时,综合单价不得变动
- A.企业采购人员基础工资
- B.设备联合试运转费
- C.设备购买价格
- D.设备运杂费
- E.设备安装费
- A.安全文明施工费
- B.工程排污费
- C.工程定位复测费
- D.工伤保险费
- E.增值税销项税额
- A.专业工程暂估价必须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金额填写
- B.材料暂估价由投标人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自主测算确定
- C.暂列金额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列出的金额填写,不得变动
- D.计日工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列出的项目和数量自主确定各项综合单价
- E.总承包服务费应根据招标人要求提供的服务和现场管理需要自主确定
- A.内部收益率在8%~9%之间
- B.当行业基准收益率为8%时,方案可行
- C.当行业基准收益率为9%时,方案不可行
- D.当折现率为9%时,财务净现值一定大于0
- E.当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0%时,内部收益率小于行业基准收益率
- A.证券买卖等非正常经营项目
- B.新开发刚投入生产的经营项目
- C.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
- D.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的经营项目
- E.会计准则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
- A.施工图总预算应控制在已批准的设计总概算投资范围以内
- B.当建设项目只有一个单项工程时,则不需要编制建设项目总预算
- C.单位工程预算编制依据的定额应为企业定额
- D.建设项目总预算是反映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投资总额的造价文件
- A.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 B.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 C.收到的税费返还
- D.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 E.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A.发包人要求合同工期比定额工期提前6个月竣工,应承担提前竣工6个月的赶工费用
- B.发包人要求合同工程提前1个月竣工,应承担提前竣工1个月的赶工费用
- C.发包人要求压缩的工期天数超过定额工期的20%,应承担提前竣工5个月的赶工费用
- D.发包人要求压缩的工期天数未超过定额工期的30%,不支付赶工费用
- A.10.56%
- B.9.79%
- C.9.60%
- D.8.96%
- A.18
- B.22.67
- C.25.67
- D.36.00
- A.1.80
- B.1.73
- C.1.60
- D.1.54
- A.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清单
- B.措施项目清单
- C.其他项目清单
- D.规费项目清单
- A.不予上调
- B.按照通知要求上调10%
- C.由总监理工程师确定新的单价
- D.由发承包双方协商后适当调整
- A.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工资福利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B.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 C.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折旧费+财务费用+摊销费
- D.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费用+利息支出+修理费+其他费用
- A.金额从小到大
- B.流动性从大到小
- C.购置时间从先到后
- D.成新率从高到低
- A.为降低投标总价,投标人可以将暂列金额降至零
- B.投标总价可在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合计金额上做出优惠
- C.开标前投标人来不及修改标书时,可在投标者致函中给出优惠比例,并将优惠后的总价作为新的投标价
- D.投标人对投标报价的任何优惠均应反映在相应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中
- A.定额中周转材料消耗量应采用一次性使用量和推销量两个指标表示
- B.周转性材料消耗量只与周转性材料一次使用量和周转次数相关
- C.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成投标报份制应采用周转性材料的一次使用量指标
- D.周转性材料的周转使用次数越多,则每周转使用一次材料的损耗越大
- A.分包价格基础上加上投标人的管理费和风险费
- B.根据需要消耗的实物工程量和实物单价计算
- C.以定额分部分项工程费乘以系数计算
- D.分包价格基础上加上投标人的管理费、风险费、利润和税金
- A.由于水源或电源终端引起的停工时间
- B.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差错引起的工时损失
- C.由于劳动组织不合理导致工作中断所占用的时间
- D.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停工时间
- A.承包人的措施项目费
- B.承包人的企业管理费
- C.发包人的工程建设其他费
- D.发包人的企业管理费
- A.工程保修期从交付使用之日起算
- B.发包人未经竣工验收擅自使用工程的,保修期自开始使用之日起算
- C.保修期内的工程损害修复费用应全部由承包人承担
- D.具体分部分项工程的保修期可在专用条款中约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最低保修年限
- A.609
- B.459
- C.450
- D.300
- A.改进型
- B.双向型
- C.节约型
- D.牺牲型
- A.850.0
- B.826.0
- C.824.5
- D.776.0
- A.在相关多项履约义务之间平均分摊
- B.将折扣计入单项履约义务中利润最高的项目
- C.在相关多项履约义务之间按比例分摊
- D.将折扣计入单项履约义务中单价最低的项目
- 40
-
某施工企业的第一业务部3月份发生的间接费总额为30万元,该部门当月在建的两个施工项目的规模、直接费用及间接费用定额如下表,若间接费采用间接费用定额加权分配,则甲项目3月份应分摊的间接费用为( )万元。
- A.12.00
- B.14.63
- C.15.36
- D.16.00
- A.1.93
- B.1.60
- C.0.63
- D.0.52
- A.因发包人所在国发生动乱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连续超过100天
- B.因罕见暴雨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连续超过了20天
- C.承包人未按进度计划及时完成合同约定工作
- D.因发包人原因未能在计划开工日期前7天下达开工通知
- A.1800
- B.1500
- C.1000
- A.场地准备费是由承包人组织进行场地平整等准备工作而发生的费用
- B.临时设施费是承包人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搭建临时建筑物的费用
- C.新建项目的场地准备费和临时设施费应根据实际工程量估算或按工程费用比例计算
- D.场地准备费和临时设施费应考虑大型土石方工程费用
- A.放坡的坡度系数
- B.槽底钎探
- C.土壤类别
- D.排地表水的方式
- A.抽样审查
- B.重点审查
- C.全面审查
- D.对比审查
- A.债券代理发行费
- B.债券公证费
- C.债券发行广告费
- D.债券利息
- A.1.00
- B.0.80
- C.0.77
- D.0.50
- A.11100
- B.10600
- C.9000
- D.8000
- A.总承包服务费
- B.现场管理费
- C.企业管理费
- D.暂列金额
- A.其他项目清单的暂列金额
- B.施项目清单的项目特征
- C.可能导致噪声污染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
- D.工程量清单编制总说明
- A.增加的300万元因政策变化造成,属于承包人的责任,应由承包人承担
- B.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因此政策变化增加的300万元应由发包人承担
- C.因不可抗力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增加的300万元应由承包人承担
- D.工期延误是承包人原因,增加的300万元是政策变化造成,应由双方共同承担
- A.1050
- B.1034
- C.1017
- D.1000
- A.362.14
- B.361.61
- C.356.86
- D.296.40
- A.甲投标人自行采购价格
- B.4200元/吨
- C.预计招标采购价格
- D.3650元/吨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资产负债率
- B.权益乘数
- C.流动比率
- D.产权比率
- A.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 B.费用现值法
- C.加权评分法
- D.劳动生产率比较法
- A.专业要求高的技术密集型工程
- B.支付条件好的工程
- C.竞争对手少的工程
- D.工期要求急的工程
- A.540
- B.510
- C.375
- D.290
- A.概算定额法
- B.概算指标法
- C.预算单价法
- D.类似工程预算法
- A.负债
- B.资产
- C.费用
- D.收入
- A.招标人的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单价
- B.近三个月当地已完工程材料结算单价的平均值
- C.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通过工程造价信息发布的材料单价
- D.当时当地市场的材料单价
- A.品种多且应用广
- B.品种少但占用资金多
- C.品种多但占用资金少
- D.数量少且占用资金少
- 65
-
某工程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人公市的招标控制价为1亿元。中标人的投标价为8000万元,经调整计算错误后的中标价为9100万元,所有合格投标人的价平均为9200万元,则该中标人的报价浮动率为( )。
- A.11.0%
- B.9.0%
- C.8.5%
- D.8.0%
- A.生产费用
- B.财务费用
- C.管理费用
- D.间接费用
- 67
-
某施工企业2017年的经营业绩为营业收入3000万元,营业成本1800万元,税金及附加180万元,期间费用320万元,投资收益8万元,营业外收入20万元。则该企业2017年的利润总额为()万元。
- A.908
- B.720
- C.728
- D.700
- A.4176.9
- B.4173.0
- C.3748.5
- D.3745.0
- A.将投标文件提交的截止日期仍确定为2018年6月15日
- B.将投标文件提交的截止日期延长到2018年6月18日
- C.将投标文件提交的截止日期延长到2018年6月21日
- D.宣布此次招标失败,重新组织招标
-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⑤③④
- C.②③⑤④①
- D.②①⑤③④
- A.项目所在地定额基价中的价格
- B.预测的项目建设期的市场价格
- C.当时当地的实际价格
- D.定额编制时的市场价格
- A.147.52
- B.204.12
- C.216.37
- D.400.00
- 73
-
2017年某施工企业施工合同收入为2000万元,兼营销售商品混凝土收入为500万元,出租起重机械收入为80万元,代收商品混凝土运输企业运杂费为100万元,则2017年该企业的营业收入为( )万元。
- A.2680
- B.2580
- C.2500
- D.2000
- A.港口费
- B.样品费
- C.银行手续费
- D.采购保管损耗费
- A.交易性
- B.投机性
- C.预防性
- D.风险管理
- A.分组计算审查法
- B.重点审查
- C.筛选审查法
- D.对比审查法
- A.投资额
- B.产品价格
- C.经营成本
- D.汇率
- A.2.13
- B.3.70
- C.3.93
- D.4.44
- A.8.8%
- B.8.24%
- C.8.16%
- D.8.00%
- A.331.01
- B.330.75
- C.315.25
- D.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