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 B.多余工作时间
- C.有效工作时间
- D.低负荷下工作时间
- E.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 A.按占设备价值百分比的概算指标
- B.按每吨设备安装费的概算指标
- C.按设备台、套等单位计量的概算指标
- D.按占总投资百分比的概算指标
- E.按设备安装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概算指标
- A.是以发起项目的企业为主体的融资活动
- B.属于无限追索贷款
- C.是投资人资产负债之内的融资
- D.采用的信用结构比较灵活
- E.可以合理分配投资风险
- A.两方案年成本相等时的临界点产量为4000单位
- B.年产量为5000单位时,应选择乙方案
- C.年产量为3000单位时,应选择甲方案
- D.两个方案总成本相等时,甲方案的单位产量固定成本大于乙方案
- E.应该选择甲方案,因为其单位产量可变费用低
- A.项目特征是确定一个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重要依据
- B.项目特征主要涉及项目的自身特征,不涉及项目的工艺特征
- C.项目特征是区分清单项目的重要依据
- D.项目特征决定了工程实体的实质内容,直接决定工程实体的自身价值
- E.仅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需要进行项目特征描述
- A.建设工程中自有施工机械的使用费
- B.工程施工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
- C.施工企业总部车辆使用费
- D.施工机械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
- E.施工过程中自由施工机械的财产保险费
- A.预付款项
- B.长期应收款
- C.长期股权投资
- D.债权投资
- E.交易性金融资产
- A.承包人遇到不利物质条件
- B.法律变化引起价格调整
- C.发包人要求向承包人提前交付工程设备
- D.承包人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
- E.施工过程发现文物
- A.项目编码
- B.项目名称
- C.计量单位
- D.工程量
- E.工程内容
- A.未分配利润
- B.按政策减免的税金
- C.固定资产折旧
- D.无形资产摊销
- E.应付职工薪酬
- A.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其他货币资金
- B.企业短期购入的可流通的股票
- C.可转换定期存单
- D.银行承兑汇票
- E.三个月到期的国库券
- A.设备可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 B.不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保养
- C.能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
- D.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 E.可获得设备出租方的技术服务
- A.日工资单价是施工企业技术较熟练的生产工人在每工作日应得的工资总额
- B.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应参考项目实物工程量人工单价综合分析确定日工资单价
- C.最低日工资单价不得低于工程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 D.企业投标报价时应自主确定日工资单价
- E.工程计价定额中应根据项目技术要求和工种差别划分多种日工资单价
- A.折旧费
- B.工资及福利费
- C.摊销费
- D.利息支出
- E.修理费
- A.在鉴定项目图纸完备,当事人对计量依据存在争议,合同专用条款没有明确约定且无国家标准的,鉴定人应以相关工程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计量
- B.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的计量结果提出异议但未提供具体证据的,鉴定人应按原计量结果进行鉴定
- C.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的计量结果提出异议又提供具体证据的,鉴定人应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进行鉴定
- D.合同当事人签订的总价合同对工程计量有约定的,鉴定人应按约定进行鉴定
- E.当事人签订的总价合同对工程计量没有约定的,鉴定人应对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进行鉴定
- A.能早日结账收款的工程项目
- B.预计不可能完全实施的早期工程项目
- C.经核算预计今后工程量会增加较多的项目
- D.预计工程量可能减少的后期工程项目
- E.因设计图纸不明确可能导致工程量增加的项目
- A.国家、地区或行业定额
- B.企业定额
- C.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 D.投标人拟采用的施工方案
- E.施工现场自然条件
- A.预付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越低,速动比率越高
- B.存货占流动资产比例越低,速动比率越高
- C.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越高,速动比率越低
- D.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流动资产比例越高,速动比率越低
- A.649.40
- B.754.40
- C.795.00
- D.779.40
- A.投资活动
- B.资产处置活动
- C.经营活动
- D.筹资活动
- A.6100
- B.4900
- C.5500
- D.7000
- A.2.00%
- B.2.04%
- C.36.73%
- D.73.47%
- A.1.60%
- B.8.00%
- C.8.24%
- D.6.00%
- A.人工消耗量应依据行业标准水平,分别测定基本用工和其他用工的工日数
- B.企业定额应反映本企业的施工生产力水平
- C.机械消耗量应依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只计算净用量
- D.机械台班使用量应按照项目作业环境和非正常施工条件确定,确定机械净工作效率和利用系数
- A.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低者
- B.原约定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 C.实际竣工日期的价格指数
- D.原约定竣工日期与实际竣工日期的两个价格指数中较高者
- A.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时,举债不利于提高技术方案收益
- B.总投资收益率指标充分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 C.总投资收益率越高,说明技术方案获得的收益越多
- D.总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比较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 A.不计入投标总价,发生时由工程师决定是否使用
- B.计入投标总报价,并有权自主使用
- C.计入投标总报价,但无权自主决定使用
- D.不计入投标总价,在实际发生时由业主支付
- A.敏感度系数可以用于对敏感因素敏感性程度的排序
- B.敏感度系数大于零,表明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
- C.利用敏感度系数判别敏感因素的方法是绝对测定法
- D.敏感度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于不确定因素越不敏感
- A.5
- B.8
- C.13
- D.3
- A.总承包服务费
- B.企业管理费
- C.措施项目费
- D.暂列金额
- A.70
- B.90
- C.75
- D.100
- A.208.23
- B.58.23
- C.192.81
- D.347.12
- A.20
- B.24
- C.22
- D.32
- A.完成永久工程的价款
- B.遣散人员的费用
- C.撤离现场的费用
- D.已付款的材料等物品金额(归承包人所有)
- A.直接套用定额单价并通过系数调
- B.偏制补充定额
- C.调整材科数量,不换价
- D.按实际使用材料价格换算定额单价
- A.-26000
- B.-20000
- C.-22000
- D.-18000
- A.350.00
- B.392.00
- C.550.00
- D.556.18
- A.按照施工中可能的工程量填报单价,不做任何额外说明
- B.电话咨询招标人,根据招标人口头认可的数量填报单价
- C.按照原招标文件的工程量填报单价,另在投标致函中予以说明
- D.按照投标人修正的工程量填报单价,另在投标致函中予以说明
- A.安全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和税金
- B.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和税金
- C.社会保险费,计日工和总承包服务费
- D.暂列金额、规费和安全文明施工费
- A.12.00
- B.14.88
- C.14.74
- D.15.00
- A.以中标人投标文件为准
- B.以招标文件为准
- C.由双方重新商定不一致的条款
- D.选择有利于招标人的条款
- A.非现金对价的公允价值
- B.转让商品的正常市场价值
- C.转让商品的理论价值
- D.非现金对价的可变现净值
- A.16.85
- B.45.46
- C.23.22
- D.61.40
- A.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机械设备
- B.已转入企业固定资产但尚未使用的房屋
- C.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械设备
- D.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尚未提足折旧的办公设备
- A.图纸分析法
- B.比较类推法
- C.写实记录法
- D.经验估计法
- A.竣工验收合格后7天
- B.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颁发后7天
- C.签发竣工付款征书后14天
- D.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28天
- A.投诉期为招标控制价公布后的15天内
- B.投标人应向政府投资管理部门投诉
- C.投诉时,应当提交不加盖投标单位公章的书面投诉书
- D.投诉书应明确投诉人的相关请求及主张
- A.试运转过程中所需的专家指导费
- B.试运转过程中因施工质量原因发生的处理费用
- C.单台设备调试及试车费用
- D.试运转过程中设备缺陷发生的处理费用
- A.利润
- B.收入
- C.负债
- D.所有者权益
- A.发行股票
- B.变卖闲置资产
- C.利用未分配的利润
- D.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 A.114
- B.200
- C.400
- D.300
- A.暂列金额和专业工程暂估价
- B.暂列金额和总承包服务费
- C.计日工和总承包服务费
- D.计日工和专业工程暂估价
- A.整理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
- B.确定功能评价值
- C.确定目标成本
- D.确定基本功能
- A.折旧费
- B.经常修理费
- C.施工仪器使用费
- D.安拆费
- A.合并列项,项目名称为“矩形柱”,在项目特征中注明混凝土强度
- B.分别列项,项目名称均为“现浇混凝土矩形柱”,在项目特征中注明截面尺寸
- C.分别列项,一个项目名称为“C30现浇混凝士矩形柱400×400,另一个项目名称为“C30现浇混凝土矩形柱600×400”
- D.合并列项,项目名称为“矩形柱(400×400,600×400)”,工程数量一栏给出合并后的工程量
- A.财务费用
- B.工程设备费用
- C.施工机具使用费
- D.管理费用
- A.23151.60
- B.24895.60
- C.26421.60
- D.23413.20
- A.筛选审查法
- B.重点审查法
- C.分组计算审查法
- D.对比审查法
- A.③①②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①④
- D.③②④①
- A.保修期内因发包人使用不当造成工程的缺陷和损坏,可以委托承包人修复,发包人承担修复的数用但不用支付承包人利润
- B.保修期内因质包人原因造成工程的缺陷和损坏,承包人应负责修复并承担修复的费用,但不承担因工程缺陷和损坏造成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 C.保修期内因特大地震造成工程的缺陷和损坏,可以委托承包人修复,发包人承担修复的费用并支付承包人合理的利润
- D.保修期内发包人发现已接收的工程存在任何缺陷应书面通知承包人修复,承包人接到通如后应在48小时内到工程现场修复缺陷
- A.流动性和风险
- B.风险和盈利能力
- C.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 D.安全性和盈利能力
- A.有无对比法是新技术应用方案比选常用的方法
- B.新技术应用方案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不包括环境分析
- C.新技术应用方案比选只能采用定性分析方法
- D.横向对比法适宜于不同行业的新技术应用方案对比
- A.夜间施工增加费
- B.混凝土模板费
- C.施工围挡费
- D.垂直运输费
- A.人工费
- B.措施费
- C.规费
- D.企业管理费
- A.将合同变更部分作为原合同的组成部分处理
- B.将合同变更部分作为一份单独的合同处理
- C.将原合问未履行的部分和变更部分合并为新合同处理
- D.将原合同与变更部分合并形成新合同处理
- A.1.5
- B.1.7
- C.1.8
- D.2.0
- A.发包人编制,承包人核对
- B.监理人编制,发包人核对
- C.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承包人核对
- D.承包人编制,发包人核对
- A.提高资本金比例
- B.提高借款比例
- C.缩短建设工期
- D.降低借款利率
- 69
-
编制施工工图预算时,按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套取预算定额中人、料、机消耗量指标,并按类相加求取单位工程人、料、机总消耗量,再采用当时当地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实际价格计算汇总人、料、机费用的方法是()。
- A.定额单价法
- B.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法
- C.全费用综合单价法
- D.实物量法
- A.833.50
- B.1207.36
- C.1192.34
- D.1316.84
- A.流动负债
- B.长期借款
- C.长期待摊费用
- D.预计负债
- A.5000
- B.4250
- C.5750
- D.9250
- A.大于10%
- B.大于10%,小于11%
- C.大于11%,小于12%
- D.大于12%
- A.2.25
- B.3.58
- C.5.40
- D.6.60
- A.300.00
- B.180.00
- C.71.46
- D.60.00
- A.方案一
- B.方案二
- C.方案三
- D.方案四
- A.条件一
- B.条件二
- C.条件三
- D.条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