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程概况、控制目标、控制程序
- B.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
- C.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查评价、奖惩制度
- D.管理制度、实施监督、职责权限
- E.安全检查、安全方针、控制程序
- A.制约性
- B.合理性
- C.先进性
- D.整体性
- E.经济性
- A.进度
- B.质量
- C.成本
- D.安全
- E.目标
- A.按月结算
- B.按季结算
- C.竣工后一次结算
- D.分段结算
- E.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
- A.对工程结算有确认权
- B.在委托监理的范围内有调解权
- C.对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签认权
- D.对工程结算有否决权
- E.无需征得委托人同意,有权发布停工令
- A.工作A
- B.工作B
- C.工作C
- D.工作D
- E.工作E
- A.工作B的总时差为3天
- B.工作C的总时差为2天
- C.工作D为关键工作
- D.工作E的总时差为3天
- E.工作G的自由时差为3天
- A.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 B.招标过程管理
- C.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 D.设计过程管理
- E.项目概述
- A.拖期付款的利息
- B.由于工程变更和工程延期增加投资的利息
- C.索赔款的利息
- D.错误扣款的利息
- E.储蓄的利息
- A.人的心理学方面
- B.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
- C.可通过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
- D.人的行为学方面
- E.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 A.劳务分包人施工开始前,劳务分包人需支付保险费用
- B.运至施工场地用于劳务施工的材料和代安装设备,由工程承包人办理或获得保险,且不需劳务分包人支付保险费用
- C.工程承包人必须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 D.劳务分包人在施工现场内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由工程承包人负责供应
- E.保险事故发生时,劳务分包人和工程承包人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
- A.合同执行效果的评价
- B.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
- C.各种实际的工程文件
- D.工程管理人员每天对现场情况的书面记录
- E.合同控制的效果评价
- A.施工组织设计
- B.地区单位计价表
- C.经批准和会审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有关标准图集
- D.可行性研究报告
- E.工程承包合同或协议书
- A.它能够清楚地表明计划的时间进程,使用方便;
- B.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表达,绘图较简单
- C.单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 D.网络图便于检查和修改
- E.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箭线可能产生较多的纵横交叉现象
- A.工效降低增加的劳动
- B.完成合同之外的工作所花费的人工费
- C.工程延期致使人员窝工
- D.法定人工费增长
- E.公司总部人员赴现场检查的费用
- A.基期价格调值法
- B.调值公式法
- C.按主材计算价差
- D.竣工调价系数法
- E.要素比例调价法
- A.超出了方针、目标和企业规定的其他要求
- B.超出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 C.超出了人们普遍接受的要求
- D.超出了人们能够判断出的极限风险
- E.超出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
- A.公开招标
- B.邀请招标
- C.协议招标
- D.挂牌招标
- E.询价招标
- A.保证工期
- B.施工技术合理
- C.质量满足要求
- D.成本最低
- E.施工方案先进
- A.设计单位之间的搭接关系
- B.法律法规
- C.合同条件
- D.组织内部职能分工
- E.各单位的责任划分
- A.建筑产品的固定性
- B.生产的流动性
- C.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多
- D.产品的多样性
- E.产品生产的阶段性
- A.施工质量控制
- B.施工合同管理
- C.施工安全管理
- D.施工信息管理
- E.施工投资控制
- A.工程概算
- B.工程预算
- C.工程合同价
- D.工程决算
- E.工程结算价
- A.调整项目组织结构
- B.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
- C.调整设计、改进施工方法
- D.改变设计管理和强化制度管理
- E.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 A.工程监理企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 B.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控制子系统
- C.工程项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子系统
- D.工程项目施工安装质量控制子系统
- E.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子系统
- A.矩阵组织适用于大型组织系统
- B.矩阵组织系统中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指令源
- C.职能组织结构中每一个工作部门只有一个指令源
- D.大型线性组织系统中的指令路径太长
- E.线性组织结构中可以跨部门下达指令
- A.业主的工作
- B.工程师的工作
- C.设计人的工作
- D.承包人的工作
- E.工程分包人的工作
- A.查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 B.确定事故责任者
- C.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
- D.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 E.向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安全事故统计报表
- A.材料检验不严
- B.施工工艺错误
- C.盲目追求利润,偷工减料
- D.操作者选用不合适施工方法
- A.采用价格指数调整价格差额
- B.采用调值公式法
- C.采用基期价格调整法
- D.采用按主材计算价差法
- E.采用造价信息调整价格差额
- 36
-
下图工程网络计划中:
- A.有两条关键线路
- B.工作A、D、F为关键工作
- C.工作D的自由时差为3天
- D.工作E自由时差为2天
- E.工作C的自由时差为2天
- A.分析和论证项目的投资目标
- B.选择项目的融资方式
- C.使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
- D.确定项目管理的组织形式
- A.管理职能分工表
- B.工作任务分工表
- C.项目结构图
- D.组织结构图
- A.编码的整理
- B.编码的共享
- C.编码的统一
- D.编码的组合
- A.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概率,使它移位至风险区C
- B.采取措施,降低其损失量,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
- C.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概率,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
- D.采取措施,降低其损失量,使它移位至风险区D
- A.验收报告
- B.竣工资料
- C.竣工验收报告
- D.竣工资料和竣工验收报告
- A.14,28
- B.28,56
- C.56,28
- D.84,56
- A.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 B.月度成本分析
- C.年度成本分析
- D.竣工成本分析
- A.进度
- B.质量
- C.价值观
- D.管理
- A.依据设计任务委托合同对设计工作进度的要求控制设计工作进度
- B.依据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 C.依据供货合同对供货的要求控制供货进度
- D.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
- A.协商和沟通
- B.培训、意识和能力
- C.文件和资料控制
- D.结构和职责
- A.自招标文件出售之日起至停止出售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
- B.对招标文件的收费应合理,遵循微利的原则
- C.招标人在售出招标文件后,可随时终止招标
- D.招标文件售出后,不予退还
- A.国家投资项目
- B.限额以下
- C.抢险救灾
- D.保密
- A.2
- B.3
- C.4
- D.8
- A.项目的工作编码
- B.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
- C.总进度规划
- D.各子系统进度规划
- A.项目主管
- B.项目经理
- C.项目承包人
- D.项目总工程师
- A.轻度事故
- B.死亡事故
- C.重大伤亡事故
- D.特大伤亡事故
- A.分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分包工程转包给他人
- B.分包人可以将其承包的分包工程的全部或部分再分包给他人
- C.分包人经承包人同意可以将劳务作业再分包给具有相应劳务分包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 D.分包人应对再分包的劳务作业的质量等相关事宜进行督促和检查,并承担相关连带责任
- A.技术工艺的流程
- B.物资采购工作的流程
- C.设计工作的流程
- D.管理工作的流程
- A.业主方
- B.施工方
- C.总承包商
- D.政府
- A.15
- B.20
- C.25
- D.30
- A.负责与发包人、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现场工作关系
- B.完成水、电、热、电信等施工管线和施工道路,并满足完成本合同劳务作业所需的能源供应、通信及施工道路畅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
- C.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规范、有关技术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约定的标准
- D.对程的工期和质量向发包人负责
- A.项目管理公司
- B.业主方
- C.总承包企业
- D.监理方
- A.横道图法
- B.直方图法
- C.表格法
- D.曲线法
- A.企业通报
- B.认证暂停
- C.认证注销
- D.认证撤销
- A.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订立
- B.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自行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
- C.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订立后,双方都应按合同的规定严格履行
- D.总承包单位可以按合同规定对工程项目进行分包,但不得倒手转包
- A.施工方
- B.供货方
- C.管理方
- D.业主方
- A.发出工程移交证书
- B.工程竣工结算
- C.发出缺陷责任证书
- D.最终结算
- A.项目经理组织,不定期进行
- B.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 C.技术负责人组织,定期进行
- D.技术负责人组织,不定期进行
- A.横道图法
- B.表格法
- C.曲线法
- D.赢得值分析法
- A.5
- B.6
- C.7
- D.8
- A.机械台班上涨费
- B.租赁机械折旧费,
- C.机械窝工费
- D.承包商损失费
- A.18
- B.21
- C.24
- D.25
- A.质量规划
- B.质量监理
- C.质量控制
- D.质量措施
- A.1
- B.3
- C.7
- D.15
- A.紧后工作
- B.持续时间
- C.紧前工作
- D.总工期
- A.行政
- B.监督
- C.建设
- D.安全
- A.职能
- B.线性
- C.动态
- D.矩阵
- A.会计
- B.业务
- C.动态
- D.统计
- A.公开招标
- B.邀请招标
- C.无限招标
- D.指定承包商
- A.施工组织不当,出现窝工或停工待料等现象
- B.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而造成返工
- C.资源配置不足
- D.未能及时交付施工图纸
- A.工作C的TF为2
- B.工作I的FF为3
- C.工作D的TF为3
- D.工作G的FF为1
- A.68.25%.
- B.20.75%.
- C.96.73%.
- D.0.27%.
- A.单项核算
- B.成本核算
- C.利润核算
- D.统计核算
- A.5%
- B.8%
- C.10%
- D.15%
- A.概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
- B.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
- C.概算成本、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
- D.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计划成本
- A.进度绩效指数(SPI)>1
- B.进度绩效指数(SPI)<1
- C.进度绩效指数(SPI)<0
- D.进度绩效指数(SPI)>0
- A.发包人支付工程进度款,应按照合同约定计量和支付,支付周期小于计量周期。
- B.工程计量时,若发现工程量清单中出现漏项、工程量计算偏差,以及工程变更引起工程量的增减,应按承包人在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计算。
- C.承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向发包人递交已完工程量报告。发包人应在接到报告后按合同约定进行核对。
- D.承包人应在每个付款周期末,向发包人递交进度款支付申请,并附相应的证明文件
- A.独立
- B.平行
- C.搭接
- D.关联
- A.5
- B.4
- C.3
- D.2
- A.项目的定义
- B.项目的目标控制
- C.项目的过程管理
- D.项目策划
- A.最早开始时间
- B.最迟开始时间
- C.最早完成时间
- D.最迟完成时间
- A.一34.8
- B.一6
- C.6
- D.34.8
- A.设计阶段
- B.施工阶段
- C.保修阶段
- D.动用前准备阶段
- A.5
- B.15
- C.20
- D.30
- A.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 B.分析工程发包组织方式,论证总进度目标分解的合理性
- C.分析施工技术方面的资料,论证总进度目标的控制措施
- D.分析施工组织资料,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
- A.不按时支付劳务报酬
- B.增加预计的工作数量
- C.减少预计的工作数量
- D.增加新的工作内容
- A.管理目标不同
- B.都需要规定具体的绩效标准
- C.需要满足的对象相同
- D.管理原理基本相同
- A.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
- B.通道口、楼梯口、管道井口、预留洞口
- C.通道口、楼梯口、管道井口、门窗洞口
- D.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门窗洞口
- A.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一般包括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合同主要条款、技术条款、设计图纸、评审标准和方法等
- B.最近三年内发生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单位一般不能通过资格预审
- C.招标人应保管好证明澄清或修改通知已发出的有关文件;投标单位在收到澄清或修改通知后,不用进行书面确认
- D.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的同一时间公开进行
- A.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 B.施工工序和检验批
- C.检验批和分项工程
- D.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
- A.国家技术监督局
- B.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部门
- 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A.301
- B.294
- C.329
- D.336
- A.施工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单位
- D.政府质量监督部门
- A.5
- B.7
- C.8
- D.9
- A.要约;
- B.承诺;
- C.要约邀请;
- D.承诺邀请
- A.14
- B.21
- C.28
- D.30
- A.拟定工作预算成本指标,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指标
- B.成本计划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益指标
- C.预算成本指标,计划成本指标和实际成本指标
- D.人、财、物成本指标
- A.主持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并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
- B.进行项目范围内的利益分配
- C.主持组织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工作
- D.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
- 105
-
下列属于技术风险的是( )。
- A.设计人员的能力
- B.合同风险
- C.自然灾害
- D.工程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