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项目功能分解
- B.编制项目总投资规划和投资目标论证
- C.编制项目建设总进度规划
- D.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 E.确定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标准
- A.业主方
- B.设计方
- C.施工方
- D.供货方
- E.项目总承包方
- A.人工费
- B.材料费
- C.利润
- D.税金
- E.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 A.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 B.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
- C.减少人员伤亡及事故损失
- D.安全管理
- E.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
- A.工程准备
- B.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 C.施工进度计划
- D.施工平面图
- E.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A.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
- B.非肯定型问题的网络计划
- C.随机网络计划
- D.肯定网络计划
- E.事件网络计划
- A.任务
- B.目标
- C.空间
- D.时间
- E.计划
- A.数量指标
- B.价值指标
- C.效益指标
- D.总成本指标
- E.质量指标
- A.设计准备阶段的丁作项
- B.设计阶段的工作项
- C.招投标工作项
- D.施工和设备安装工作项
- E.物业管理工作项
- A.工作2—5为关键工作
- B.工作5—7为关键工作
- C.工作1—6的自由时差为0
- D.工作4—7的自由时差为1
- E.工作2—3的自由时差为1
- A.动力机制
- B.反馈机制
- C.约束机制
- D.目标分解机制
- E.持续改进
- A.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 B.质量手册
- C.质量管理体系
- D.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各种生产、工作和管理的程序性文件
- E.质量管理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
- A.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
- B.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
- C.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当地安全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 D.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构成犯罪,可巾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E.凡在国家单位工作的人员,何时何地遭到的意外伤害都列为工伤
- A.施工的管理目标
- B.施工的进度目标
- C.施工的质量目标
- D.施工的成本目标
- E.施工的安全目标
- A.合同资料
- B.合同分析资料
- C.工程实施中产生的各种资料
- D.工程实施中的各种记录
- E.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A.必要时调整进度计划
- B.计划的时间参数
- C.定期跟踪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
- D.若执行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
- E.确定项目的计划系统
- A.担保法
- B.民法
- C.建筑法
- D.反不正当竞争法
- E.合同法
- 2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人的心理学和行为学方面研究解决
- B.物的不安全状态应从研究安全技术,采取安全措施来解决,可通过各种有效的安全技术系统保证安全设施的可靠性
- C.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来解决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 D.通过培训和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可保证人的可靠性
- E.组织管理不力应采用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业生产组织如何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统
- A.工作箭线左端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 B.工作箭线右端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 C.终点节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 D.波形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 E.各项工作按最早完成时间绘制
- A.索赔与反索赔的用时性
- B.索赔处理的技巧性
- C.承包人处于仃利地位
- D.发包人处于有利地位
- E.工程师要回避
- A.基期价格调值法
- B.调值公式法
- C.按主材计算价差
- D.竣工调价系数法
- E.要素比例调价法
- A.项目业主代表
- B.项目业主
- C.施工方项目经理
- D.监理工程师
- E.总监理工程师
- A.人的心理学
- B.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
- C.可通过培训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
- D.人的行为学
- E.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 A.承包单位的合同管理职能部门对合同执行者(项目经理部或项目参与人)的履行情况进行的跟踪、监督和检查
- B.承包人对专业分包人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检查
- C.发包人对承包人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检查
- D.发包人对专业分包人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和检查
- E.合同执行者(项目经理部或项目参与人)本身对合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的跟踪、检查和对比
- A.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 B.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
- C.竣工阶段的质量监督
- D.保修期间的质量监督
- E.受理质量监督申报
- A.施工承包方
- B.供应方
- C.建设单位
- D.业主
- E.监督单位
- A.查思想
- B.查管理
- C.查隐患
- D.查整改
- E.查制度
- A.报价计算错误、漏项
- B.物价和人工费上涨
- C.工程量计算错误
- D.设计深度不够造成的误差
- E.工程变更
- A.实际费用法
- B.因素分析法
- C.因果分析法
- D.总费用法
- E.修正的总费用法
- A.技术措施
- B.组织措施
- C.管理措施
- D.合同措施
- E.变更合同措施
- A.监理工程师
- B.承包人
- C.发包人
- D.工程造价管理部门
- A.施工过程的特点和安全目标的要求
- B.安全培训教育的规定
- C.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
- D.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基本要求
- A.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界面
- B.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
- C.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
- D.明确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 A.5
- B.8
- C.10
- D.12
- A.工程款
- B.进度款
- C.工程预付款
- D.合同价款
- A.信息控制
- B.信息管理
- C.信息存储
- D.信息交流
- A.控制的目的性
- B.控制面广
- C.控制的动态性和严谨性
- D.控制系统的交叉性
- A.调整进度管理方法
- B.调整工作流程组织
- C.改变施工方法
- D.强化合同管理
- A.查计划、查实施、查隐患、查监控、查事故处理
- B.查思想、查管理、查组织、查监控、查事故处理
- C.查计划、查实施、查组织、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 D.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 A.锤击法打桩
- B.结构振捣
- C.装修
- D.土石方
- A.4
- B.6
- C.8
- D.10
- A.总价合同、单价与包干混合式合同、成本加奖罚合同、有偿合同
- B.总价合同、成本加固定金额酬金合同、买卖合同
- C.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总承包合同
- D.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 A.“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最重要手段
- B.安全管理的目标
- C.改善生产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
- D.减少或消除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的目标
- A.业主方编制统一的信息管理职能分工表
- B.业主方和项目参与各方编制各自的信息管理手册
- C.业主方制定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 D.业主方制定统一的信息管理保密制度
- A.技术工艺的流程
- B.物资采购工作的流程
- C.设计工作的流程
- D.管理工作的流程
- A.不可预见的外部障碍或条件索赔
- B.工程变更索赔
- C.工程终止索赔
- D.其他索赔
- A.组织措施
- B.管理措施
- C.技术措施
- D.经济措施
- A.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 B.单位工程施工成本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
- C.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
- D.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
- A.14
- B.20
- C.28
- D.30
- A.客观造成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 B.管理不善增加的费用
- C.实际用量超计划用量
- D.非承包商责任的超期储存费用
- A.1200
- B.1500
- C.1950
- D.2700
- A.发出工程移交证书
- B.工程竣工结算
- C.发出缺陷责任证书
- D.最终结算
- A.经济措施
- B.合同措施
- C.计划措施
- D.组织措施
- A.4
- B.2
- C.3
- D.5
- A.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是发包人与勘察人就完成商定的勘察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B.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是发包人与设计人就完成商定的工程设计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C.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D.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是发包人与供货方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的供货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A.直方图的形状观察分析首先是判断它是正常形的,还是异常形的
- B.直方图的形状观察分析,一看形状是否相似,二看分布区间的宽窄
- C.出现异常直方图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过程存在影响质量的系统因素
- D.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所决定的
- A.按照投标书中总部管理费的比例计算
- B.总部管理费=合同中总部管理费比率(%)X(直接费索赔款额+现场管理费索赔款额)
- C.按照公司总部统一规定的管理费比率计算
- D.对某一工程提取的管理费=同期内公司的总管理费×同期内公司的总合同/该合同的合同额
- A.有多个起点节点
- B.有多个终点节点
- C.存在循环回路
- D.节点编号有误
- A.违约问题
- B.控制问题
- C.索赔问题
- D.纠纷问题
- A.成本超支,进度提前
- B.成本节约,进度提前
- C.成本超支,进度拖后
- D.成本节约,进度拖后
- A.经返工或更换设备的工程,应该重新检查验收
- B.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应予以验收
- C.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工程,局部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但能满足使用要求,严禁验收
- D.经返修或加固后仍不满足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 A.1999年5月10日
- B.1999年6月1日
- C.1999年6月10日
- D.1999年5月1日
- A.总监理工程师
- B.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
- C.监理工程师
- D.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 A.工作任务分工表
- B.组织结构图
- C.管理职能分工表
- D.项目结构图
- A.执行原综合单价
- B.减少量部分的综合单价需做调整
- C.原综合单价需作调整
- D.幅度以外减少量部分的综合单价需做调整
- A.双代号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图
- B.单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 C.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
- D.单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
- A.信息加工
- B.分类汇总
- C.信息编码
- D.信息分类
- A.质量规划
- B.质量监理
- C.质量控制
- D.质量措施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 C.《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 D.《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A.银行保函
- B.现金
- C.保留金
- D.履约担保书
- A.负责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信息管理手册的必要修改和补充
- B.组织和协调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
- C.掌握信息流程的不同环节,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 D.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 A.管理规定、法规、手册
- B.操作规程、活动准则
- C.程序文件、法律条款
- D.文字、表格、流程图
-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结束时间之差
- B.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 C.其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之差
- D.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 A.设计方本身
- B.业主方
- C.建设物资供应方
- D.承包方
- A.菱形框
- B.矩形框
- C.双向箭线
- D.单向箭线
- A.动力机制
- B.约束机制
- C.反馈机制
- D.管理机制
- A.使用功能
- B.文化艺术
- C.安全可靠
- D.建筑环境
- A.累计成本偏差
- B.局部成本偏差
- C.专业核算成本偏差
- D.分部分项作业成本偏差
- A.表格法
- B.曲线法
- C.横道图法
- D.直方图法
- A.直接费的额外部分+应得的利润
- B.直接费的额外费用+应得的间接费
- C.直接费的额外费用
- D.直接费的额外费用+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
- A.相互矛盾
- B.完全不同
- C.有区别也有联系
- D.完全相同
- A.施工成本控制
- B.施工成本计划
- C.施工成本预测
- D.施工成本核算
- A.调整投标价格
- B.价格调整条款
- C.调整中标价格
- D.调整工作范围
- A.单代号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 B.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 C.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中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
- D.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无虚箭线的线路
- A.合同履行中发包人和承包人洽商形成的协议
- B.承包人与分包人签订的分包合同
- C.承包人安全交底会议纪要
- D.承包人技术交底纪要
- A.项目组织机构图
- B.施工现场平面图
- C.办公区平面图
- D.施工区平面布置图
- A.采用机械维护计划
- B.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相结合
- C.可行有效的应急措施
- D.用安全品代替了危险品
- A.环境管理体系特点
- B.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 C.环境管理体系目标
- D.环境管理体系方针
- A.150~310
- B.150~320
- C.160~310
- D.160~320
- A.根据建立进度计划系统的需要,分析进度计划之间的关系
- B.根据项目合同体系,分析影响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合同交界面
- C.根据建立进度计划系统的需要,分析确定进度计划的层次
- D.根据编制总进度纲要的需要,将整个项目逐层分解并确定相应的工作目录
- A.晚8:00至次日早8:00
- B.晚9:00至次日早7:00
- C.晚10:00至次日早7:00
- D.晚10:00至次日早6:00
- A.样板
- B.样本
- C.试块
- D.试件
- A.技术措施
- B.组织措施
- C.经济措施
- D.合同措施
- A.指导性成本计划
- B.竞争性成本计划
- C.实施性成本计划
- D.预测性成本计划
- A.0.3
- B.0.4
- C.0.5
- D.0.2
- A.投标阶段
- B.施工准备
- C.投标中标
- D.成立项目经理部
- 102
-
项目的实施期指的是( )。
- A.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
- B.自决策到动用前准备
- C.自设计到竣工验收
- D.自招标到竣工验收
- A.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
- B.可行性研究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
- C.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保修阶段
- D.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
- A.组织
- B.合同
- C.经济
- D.技术
- 105
-
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是( )
- A.项目目标的策划
- B.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 C.项目管理的目标
- D.项目管理的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