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级专业考试-下午)模拟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为(  )cm。

  • A.8.52
  • B.5.94
  • C.6.66
  • D.6.23
8

距支点30cm处的计算剪力为(  )kN。

  • A.227.51
  • B.237.27
  • C.205.91
  • D.251.3
18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下列(  )是正确的。

  • A.框架结构的延性好,但抗侧力刚度小
  • B.框架结构的延性差些,但抗侧力性能好
  • C.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力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好
  • D.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力性能都比剪力墙结构差
20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四类。设计乙类建筑时,(  )是正确的。

  • A.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
  • B.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 C.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
  • D.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和采取抗震措施
29

在一般建筑物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试问,对于下列(  )项情况,应考虑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并简述其理由。

  • A.抗震设防烈度小于8度
  • B.全新世以前的活动断裂
  • C.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大于60m时
  • D.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厚度为80m时
38

已知轴心拉力设计值N=82kN,木材为红皮云杉,孔洞尺寸如下图,该构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计算的计算式与下列(  )项表达式最为接近。

  • A.σ<SUB>t</SUB>=7.8N/mm<SUP>2</SUP><f<SUB>t</SUB>=8.0N/mm<SUP>2</SUP>
  • B.σ<SUB>t</SUB>=6.5N/mm<SUP>2</SUP><f<SUB>t</SUB>=8.0N/mm<SUP>2</SUP>
  • C.σ<SUB>t</SUB>=7.8N/mm<SUP>2</SUP><f<SUB>t</SUB>=9.5N/mm<SUP>2</SUP>
  • D.σ<SUB>t</SUB>=6.5N/mm<SUP>2</SUP><f<SUB>t</SUB>=9.5N/mm<SUP>2</SUP>
40

砌体结构中,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与下列(  )项无关。

  • A.稳定性
  • B.承载力大小
  • C.开洞及洞口大小
  • D.是否承重墙
42

试分析下列说法中(  )项不正确,并简述其理由。

  • A.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以龄期为28d毛截面面积计算
  • B.石材的强度等级应以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表示
  • C.一般情况下,提高砖的强度等级比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对增大砌体抗压强度的效果好
  • D.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砌体强度还有所降低
44

  • A.1
  • B.2
  • C.4
  • D.6
52

配置加劲肋是提高梁腹板局部失稳的有效措施,当时,(  )。

  • A.可能发生剪切失稳,应配置横向加劲肋
  • B.可能发生弯曲失稳,应配置纵向加劲肋
  • C.剪切失稳与弯曲失稳均可能发生,应同时配置纵向加劲肋与横向加劲肋
  • D.不致失稳,不必配置加劲肋
60

假定横梁在月点处的做法如图所示,当对柱AB进行强度验算时(截面无孔洞削弱),其最大正应力与(  )项数值相近。

  • A.177.3N/mm<SUP>2</SUP>
  • B.190.4N/mm<SUP>2</SUP>
  • C.204.6 N/mm<SUP>2</SUP>
  • D.213.5N/mm<SUP>2</SUP>
64

当对横梁进行强度验算时,B点截面的最大剪力与(  )项数值接近。

  • A.61.7N/mm<SUP>2</SUP>
  • B.55.1N/mm<SUP>2</SUP>
  • C.48.5N/mm<SUP>2</SUP>
  • D.68.3N/mm<SUP>2</SUP>
66

控制混凝土构件因碳化引起的沿钢筋走向的裂缝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 B.减小钢筋直径
  • C.增加钢筋截面面积
  • D.选用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69

关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计算,下列(  )项所述正确。

  • A.T形截面抗剪计算时,应考虑翼缘部分混凝土的作用
  • B.预应力梁的抗剪计算,应考虑轴向预应力的有利影响
  • C.集中力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I形梁,在斜截面抗剪计算时,均应考虑剪跨比
  • D.在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抗剪计算时,当剪力一定时,轴向力越大,所需箍筋就越多
71

若截面的有效高度h0=810mm,则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354mm<SUP>2</SUP>
  • B.1400mm<SUP>2</SUP>
  • C.1300mm<SUP>2</SUP>
  • D.1500mm<SUP>2</SUP>
78

C列柱的上柱和下柱在无吊车和有吊车作用时的排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值(m),与下列(  )项数值最为接近。

  • A.上柱:无吊l<SUB>0</SUB>=10.5 有吊l<SUB>0</SUB>=10.5 下柱:无吊l<SUB>0</SUB>=20.4 有吊l<SUB>0</SUB>= 9.0
  • B.上柱:无吊l<SUB>0</SUB>=8.4 有吊l<SUB>0</SUB>=8.4 下柱:无吊l<SUB>0</SUB>=17.0 有吊l<SUB>0</SUB>=9.4
  • C.上柱:无吊l<SUB>0</SUB>=4.2 有吊l<SUB>0</SUB>=4.2 下柱:无吊l<SUB>0</SUB>=9.0 有吊l<SUB>0</SUB>=9.0
  • D.上柱:无吊l<SUB>0</SUB>=8.4 有吊l<SUB>0</SUB>=8.4 下柱:无吊l<SUB>0</SUB>=11.25 有吊l<SUB>0</SUB>=11.25
80

在如下图所示的静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用力法求解出排架横梁内力为:低跨 x1=0.34kN,高跨x2=1.40kN。静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排架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 A.M<SUB>G上</SUB>=0.66kN·m,M<SUB>G下</SUB>=4.34kN·m,M<SUB>N</SUB>=-8.82kN·m
  • B.M<SUB>G上</SUB>=-0.66kN·m,M<SUB>G下</SUB>=-4.34kN·m,M<SUB>N</SUB>=8.82kN·m
  • C.M<SUB>G上</SUB>=-5.88kN·m,M<SUB>G下</SUB>=2.18kN·m,M<SUB>N</SUB>=-15.34kN·m
  • D.M<SUB>G上</SUB>=-5.88kN·m,M<SUB>G下</SUB>=-5.88kN·m,M<SUB>N</SUB>=-19.04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