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延续注册的申请表
- B.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注册证书
- C.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或聘用合同
- D.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的证明和聘用单位考核合格证明
- A.为加强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 B.提高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 C.保障国家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
- D.实施计量授权管理办法
- A.申请注册
- B.延续注册
- C.重新申请注册
- D.逾期初始注册
- A.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考虑的是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人员、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度,而不包括被测对象带来的不确定度
- B.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 C.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就是对计量标准器稳定性的考核
- D.计量标准现场考核中的现场实验至少应对1名计量检定人员进行操作技能核查
- A.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都应实行强制检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属于部门规章
- C.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建立本单位内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 D.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实行强制检定
- A.现象
- B.物体
- C.材质
- D.物质
- A.责令停止销售
- B.责令追回已售出的该种新产品
- C.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 D.封存该种新产品
- A.百
- B.千
- C.万
- D.亿
- A.毫米
- B.吨
- C.吉赫
- D.千帕
- A.力
- B.能量
- C.频率
- D.电流
- A.公里
- B.公斤
- C.公顷
- D.公升
- E.公分
- A.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下一级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 B.计量标准的准确度应比被检定或被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准确度高
- C.计量标准在我国量值传递(溯源)中处于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D.只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及部门和企事业最高计量标准才有资格开展量值传递
- A.确定示值误差
- B.调整测量仪器或对其示值进行修正
- C.给标尺标记赋值或给参考物质的特性赋值
- D.实现溯源性
- A.人员和测量设备
- B.设施和环境条件
- C.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
- D.与顾客的良好关系
- A.事故预防
- B.事故处理
- C.保险理赔
- D.法律责任
- A.应准确、清晰和客观地报告每一项检定、校准和检测的结果
- B.应给出检定或校准的日期及有效期
- C.应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 D.应有责任人签字并加盖单位专用章
- A.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 B.生物因素、心理因素
- C.火灾危险
- D.生理因素
- A.了解和遵守现场的安全规定
- B.观察相关区域中容易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 C.依据检定、校准、检测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 D.携带必要的防护用品
- A.加强新风量
- B.减少污染源
- C.环境条件控制系统采用循环空气
- D.加强人员防护
- A.组合单位的中文名称原则上与其符合表示的顺序一致
- B.如果单位中带有幂,则幂的名称应在单位之后
- C.负数幂的含义为除,既可用幂的名称也可用每
- D.单位符号中的乘号没有对应的名称,只要将单位名称接连读出即可
- A.过程是否已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 B.职责是否已被分配
- C.文件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 D.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 E.顾客是否满意
- A.依法办事,客观公正
- B.严谨细致,诚实守信
- C.服务热情,团队合作
- D.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 A.范围、偏移
- B.重复性、稳定性
- C.分辩力、鉴别力
- D.示值误差
- E.准确度
- A.校准
- B.检定
- C.更高准确度等级的测量仪器
- D.主观认为
- E.多次测量
- A.开[尔文]K
- B.摩[尔]mol
- C.牛[顿]N
- D.坎[德拉]cd
- E.焦[耳]J
- A.人们从事测量获得测量结果
- B.复现单位、实现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
- C.实施计量法制管理
- D.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生产活动
- A.变送器
- B.测量放大器
- C.检测器
- D.敏感器
- A.标准电池
- B.线纹尺
- C.量块组
- D.电阻箱
- A.准确度
- B.精确度
- C.重复性
- D.再现性
- A.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 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
- C.计量检定证书
- D.计量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
- A.准确度等级
- B.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
- C.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
- D.测量仪器的引用误差
- A.全国
- B.企业
- C.法制管理
- D.所有
- A.1V
- B.-1V
- C.0~1V
- D.-1~0V
- A.W/K·m
- B.W/K/m
- C.W/(K·m)
- D.w/(K·m)
- A.瓦[特]
- B.度
- C.焦[耳]
- D.千瓦时
- A.瓦特
- B.伏特
- C.法拉
- D.西门子
- A.SI基本
- B.SI导出
- C.SI
- D.非SI
- A.二次方米秒
- B.二次方米每秒
- C.平方米每秒
- D.平方米秒
- A.牛顿
- B.帕斯卡
- C.焦耳
- D.瓦特
- A.运算
- B.代数
- C.计算
- D.数字
- A.速度
- B.力
- C.功、热
- D.电容
- A.统一性
- B.简明性
- C.科学性
- D.实用性
- A.全部
- B.各种
- C.基本
- D.实用
- A.ML2T-2
- B.L2MT-2
- C.L2M/T2
- D.ML2除以T2
- A.LT-1
- B.LT-2
- C.LMT-2
- D.L-1MT-2
- A.质量
- B.电流
- C.压力
- D.发光强度
- A.2006年
- B.2009年
- C.2010年
- D.2011年
- A.制造企业
- B.有关主管部门
- C.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
- D.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技术机构
- A.专业类别和执业单位,重新注册
- B.专业类别或执业单位,变更注册
- C.专业类别和执业单位,重新注册
- D.专业类别或执业单位,变更注册
- A.一级注册计量师
- B.二级注册计量师
- C.授权签字人
- D.相应级别注册计量师
- A.制造、修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专业技术人员
- B.进口、销售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专业技术人员
- C.使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专业技术人员
- D.从事计量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 A.使用状态
- B.销售
- C.入库
- D.监督管理
- A.国际米制公约组织
- B.国际计量大会
- C.国际计量委员会
- D.国际计量局
- A.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 B.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C.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 D.以上都对
- A.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 B.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 C.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 D.国家标准
- A.3月15日
- B.5月20日
- C.6月30日
- D.9月6日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有关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 D.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有关主管部门
- C.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 D.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A.行政法律责任
- B.民事法律责任
- C.刑事法律责任
- D.行政处罚
- A.质量
- B.流量
- C.电量
- D.容量(容积)
- A.计量确认
- B.计量认证
- C.计量保证能力评价
- D.质量认证
- A.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C.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
- D.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A.二分之一
- B.三分之一
- C.二倍
- D.三倍
- A.3个工作日
- B.5个工作日
- C.7个工作日
- D.10个工作日
- A.不少于1年
- B.不少于3年
- C.不少于5年
- D.不少于20年
- A.3年
- B.4年
- C.5年
- D.长期有效
- A.考核
- B.考试
- C.考核认定或考试
- D.考核或考试
- A.5,资质
- B.3,资质
- C.5,职业
- D.3,职业
- A.计量标准
- B.主要配套仪器设备
- C.计量检定人员
- D.计量器具
- A.2008年1月1日
- B.2008年3月1日
- C.2008年5月1日
- D.2008年7月1日
- A.使用依据
- B.技术判定
- C.法定结论
- D.重要证据
- A.3
- B.5
- C.7
- D.10
- A.仲裁证书
- B.仲裁报告
- C.检定证书
- D.仲裁检定证书
- A.省级以上
- B.县级以上
- C.组织考核
- D.主持考核
- A.县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本地县市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的计量检定机构
- C.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
- D.本地县市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
-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造标准物质许可证》
- B.国务院,《制造标准物质许可证》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 D.国务院,《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 A.行政区划
- B.部门管辖
- C.专业匹配
- D.经济合理
- A.对外开展强制检定工作
- B.对内开展强制检定工作
- C.在本单位开展非强制检定工作
- D.在本系统开展检定工作
- A.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 B.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 D.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
- A.全国只能有一个计量基准
- B.全国可以有两个计量基准
- C.全国可有多个计量基准
- D.以上都不对
-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 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规定内容的执行情况
- C.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所建计量基、标准状况进行赋值比对
- D.以上全部
- A.计量基准
- B.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C.部门最高计量标准
- D.最高工作计量标准
- A.部门计量检定机构
- B.区域性计量检定机构
- C.专业计量站
- D.大区计量测试中心
- 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B.计量技术机构
- C.计量实验室
- D.计量实验站
- A.实验室规模
- B.实验室性质
- C.检定资质
- D.隶属部门
- A.行政区划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 B.经济合理、就地就近
- C.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
- D.实行定点、定期的检定
- A.计量检定人员
- B.计量监督员
- C.计量管理人员
- D.以上都是
- A.三,二
- B.三,三
- C.四,二
- D.四,三
- A.计量
- B.单位
- C.单位制
- D.计量单位制
- A.计量管理
- B.计量法制监督
- C.计量监督管理
- D.计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