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力
 - B.摄氏温度
 - C.热量
 - D.质量
 
- A.统一性,简明性
 - B.实用性,合理性
 - C.科学性,精确性
 - D.继承性,通用性
 
- A.电压
 - B.电阻
 - C.电荷量
 - D.电流
 
- A.SI基本单位
 - B.SI导出单位
 - C.SI倍数单位
 - D.SI组合单位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全部导出单位都是一贯单位
 - B.可由比例因数为1的基本单位幂的乘积表示的导出计量单位称为一贯导出单位
 - C.按约定比率,由给定单位构成更大或更小的计量单位,称为倍数单位
 - D.在实际选用倍数单位时,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在0.01~1000范围以内
 
- A.0.015263MPa
 - B.15.263kPa
 - C.1.5263×104Pa
 - D.15263Pa
 
- A.量纲表示量的构成,能充分说明量的内在联系
 - B.同种量的量纲一定相同
 - C.相同量纲不一定是同种量
 - D.所有的量都具有一定的量纲
 
- A.平面角
 - B.线性应变
 - C.摩擦系数
 - D.折射率
 
- A.由基本单位和基本单位组成
 - B.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 C.由基本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组成
 - D.由导出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 10
 - 
									
属于导出量的有( )。
 
- A.力
 - B.能量
 - C.频率
 - D.电流
 
- A.180~240V,5~10A
 - B.180V~240V,5A~10A
 - C.(180~240)V,(5~10)A
 - D.(180~240)伏[特],(5~10)安[培]
 
- 12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计量行政部门必须设置计量检定机构
 - B.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本部门使用的各项计量标准器具,须经省级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 C.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的计量器具视为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 D.国家实行国际单位制度
 
- A.现象
 - B.物体
 - C.材质
 - D.物质
 
- A.责令停止销售
 - B.责令追回已售出的该种新产品
 - C.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 D.封存该种新产品
 
- A.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 B.并处罚款
 - C.吊销营业执照
 
- A.责令停止制造
 - B.没收该种新产品
 - C.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 D.通报批评
 
- A.责令停止使用
 - B.没收计量器具
 - C.没收违法所得
 - D.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A.责令停止生产
 - B.封存制造的计量器具
 - C.没收制造的计量器具
 - D.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 A.计量涉及的专业面广
 - B.计量要求的环境条件严格
 - C.计量标准及配套仪器设备价格昂贵
 - D.计量所依据的方法由法规性文件加以控制
 
- A.切断
 - B.振动
 - C.强光
 - D.电离辐射
 
- A.测量数据
 - B.财产
 - C.人员、设备
 - D.环境
 
- A.查找潜在不合格
 - B.查找不合格原因
 - C.消除潜在不合格
 - D.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
 
- A.劳动保护
 - B.劳动安全保障
 - C.危险源辨识
 - D.计量安全防护
 
- A.合同评审
 - B.新产品评审
 - C.管理评审
 - D.预防措施的评审
 
- A.评价机构是否持续地按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
 - B.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
 - C.对机构管理评审的补充和完善
 
- A.满足要求
 - B.充分有效
 - C.复现
 - D.真实可靠
 
- A.管理评审
 - B.合同评审
 - C.内部审核
 - D.三项都是
 
- A.工作前
 - B.工作时
 - C.工作后
 - D.以上都可以
 
- A.不合格
 - B.潜在不合格
 - C.发展趋势
 - D.测量误差
 
- A.原始记录格式要规范化
 - B.原始记录应实行标识化管理,应有受控标识
 - C.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纪实,若填写错了,可以删减
 
- A.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B.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C.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计量检定机构
 
- A.原始记录和证书报告
 - B.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
 - C.人员和设备
 - D.检测方法和检测设备
 
- A.仪器生产厂要求
 - B.顾客需要
 - C.计量检定机构要求
 - D.以上全部
 
- A.标准规范
 - B.评审准则
 - C.作业指导书
 - D.程序文件
 
- A.计量参考标准
 - B.量值稳定
 - C.高一级仪器
 - D.实物量具
 
- A.计量标准
 - B.所有测量设备
 - C.所有传递标准
 - D.计量标准和必要的测量设备
 
- A.抽样设备
 - B.测量设备
 - C.检测设备
 - D.计量标准
 
- A.程序文件、质量手册、指导书、记录
 - B.质量手册、指导书、记录、程序文件
 - C.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指导书、记录
 - D.指导书、记录、程序文件、质量手册
 
- A.控制
 - B.检查
 - C.监督
 - D.检测
 
- 40
 - 
									
有证标准物质是指( )。
 
- A.附有证书的参考物质(CRM)
 - B.附有使用说明的参考物质
 - C.附有标签的参考物质
 - D.附有出厂合格证的参考物质
 
- A.日常工作
 - B.检定、校准和检测
 - C.工作质量
 - D.测量结果
 
- A.一个月
 - B.三个月
 - C.五个月
 - D.六个月
 
- A.用绝对测量法或有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如果只有一种定值方法时,就要有多个实验室以同等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 B.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之内
 - C.稳定性在2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 D.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