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严格控制着火源
- B.监视酝酿期特征
- C.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 D.切断爆炸传播途径
- A.严格控制火源
- B.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 C.采用耐火材料
- D.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 A.闪燃
- B.自燃
- C.点燃
- D.引燃
- A.越低,越小
- B.越低,越大
- C.越高,越小
- D.越高,越大
- A.加强新风量
- B.减少污染源
- C.环境条件控制系统采用循环空气
- D.加强人员防护
- A.可燃物
- B.氧化剂
- C.点火源
- D.空气
- A.窒息
- B.强光
- C.吸入微粒
- D.温度过高或过低
- A.计量涉及的专业面广
- B.计量要求的环境条件严格
- C.计量标准及配套仪器设备价格昂贵
- D.计量所依据的方法仅由技术性文件加以控制
- A.辨识危险源,找到不安全因素
- B.起草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护规范
- C.为计量人员投保人身伤害保险
- D.最大限度地为计量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 10
-
测量的资源包括( )。
- A.测量人员
- B.测量所需的测量仪器及其配套设备
- C.测量所需的环境条件及设施
- D.测量方法的规范、规程或标准以及有关文件
- A.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 B.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
- C.模拟测量和数字测量
- D.手动测量和自动测量
- A.NM
- B.Nm
- C.mN
- D.N·m
- A.SI基本单位,SI辅助单位
- B.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 C.国家选用的非SI单位
- D.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 A.百
- B.千
- C.万
- D.亿
- A.公里
- B.公斤
- C.公顷
- D.公升
- E.公分
- 16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实行国际计量单位制度
- B.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的法定计量单位
- C.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称为法定计量单位
- D.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称为法定计量单位
- A.一组操作
- B.测量资源
- C.测量活动
- D.测量人员
- A.结果
- B.量值
- C.数值
- D.误差
- A.瓦[特]
- B.度
- C.焦[耳]
- D.千瓦时
- A.计量
- B.测试
- C.测量
- D.校准
- A.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
- B.有些非法定单位,可以按习惯用SI词头构成的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
- C.词头可以重迭使用
- D.亿、万等是我国习惯的数词,仍可使用,但不是词头
- A.摄氏20度
- B.20度
- C.20摄氏度
- D.20度
- A.W/(K·m)
- B.W/K/m
- C.W/K·m
- D.W/(K·m)-1
- A.米秒
- B.秒米
- C.米每秒
- D.每秒米
- A.帕秒
- B.帕·秒
- C.【帕】【秒】
- D.帕-秒
- A.W/K·m
- B.W/K/m
- C.W/(K·m)
- D.w/(K·m)
- A.焦[耳]除以千克开[尔文]
- B.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 C.焦[耳]每千克开[尔文]
- D.焦[耳]每开[尔文]千克
- A.N·m
- B.Nm
- C.牛·米
- D.牛米
- A.欧姆·米
- B.欧姆米
- C.欧姆-米
- D.【欧姆】【米】
- A.22,15
- B.21,16
- C.20,17
- D.19,18
- A.12".88
- B.12.88"
- C.12s88
- D.12.88s
- A.二次方米秒
- B.二次方米每秒
- C.平方米每秒
- D.平方米秒
- A.中文名称
- B.英文名称
- C.希腊字母
- D.拉丁字母
- A.二次方米秒
- B.二次方米每秒
- C.平方米每秒
- D.平方米秒
- A.方便
- B.实用
- C.准确
- D.标准
- A.SI基本
- B.SI导出
- C.SI
- D.非SI
- A.消除氧化剂
- B.消除点火源
- C.配备灭火器材
- D.培训消防人员
- A.微差测量法
- B.补偿测量法
- C.替代测量法
- D.符合测量法
- A.直接比较测量法
- B.替代测量法
- C.直接测量法
- D.符合测量法
- 40
-
绝对测量法也叫( )。
- A.基本测量法
- B.直接测量法
- C.符合测量法
- D.直接比较测量法
- A.直接比较测量法
- B.直接测量法
- C.间接测量法
- D.动态测量法
- A.测量过程
- B.测量原理
- C.测量方法
- D.测量程序
- A.直接比较测量法
- B.间接测量法
- C.直接测量法
- D.动态测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