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试题《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多选题练习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计量检定印、证的种类包括( )

  • A.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
  • B.检验合格证
  • C.检定合格印、注销印
  • D.校准证
3

检定证书的封面内容中至少包括( )

  • A.发出证书的单位名称;证书编号、页号和总页数
  • B.委托单位名称;被检定计量器具名称、出厂编号
  • C.检定结论;检定日期;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名
  • D.测量不确定度及下次送检时的要求
4

对检定、校准证书的审核是保证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核验人员对证书的审核内容包括( )。

  • A.对照原始记录检查证书上的信息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
  • B.对数据的计算或换算进行验算并检查结论是否正确
  • C.检查数据的有效数字和计量单位是否正确
  • D.检查被测件的功能是否正常
6

建立计量标准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讲求效益。应当考虑的要素有(  )。

  • A.进行需求分析
  • B.建立计量标准应当购置的标准器、配套设备及其技术指标
  • C.建立计量标准的物质、经济、法律保障等基础条件
  • D.是否具有或需要培养使用、维护及操作计量标准的技术人员
7

测量仪器检定或校准后的状态标识可包括()。

  • A.检定合格证
  • B.产品合格证
  • C.准用证
  • D.检定证
8

(  )是《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内容?

  • A.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B.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 C.计显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D.检定或校准人员
9

强制检定的对象包括()。

  • A.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 B.标准物质
  • C.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 D.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10

下列对不确定度描述正确的有( )。

  • A.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 类评定
  • B.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 类评定
  • C.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B 类评定
  • D.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称为A 类评定
11

以下表述中,不规范表述的有( )。

  • A.220V±10%
  • B.50±0.5Hz
  • C.1-l0A
  • D.1-5%
12

编写检定规程有( )基本要求。

  • A.满足法制管理要求
  • B.优先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
  • C.科学合理.经济.可行
  • D.技术细节完备
13

对测量结果或测量仪器示值的修正可以采取()措施。

  • A.加修正值
  • B.乘修正因子
  • C.给出中位值
  • D.给出修正曲线或修正值表
14

制定修订计量检定规程,起草单位提出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征求意见稿,以及编写说明等有关附件。其附件应包括( )。

  • A.编写说明
  • B.试验报告
  • C.误差分析
  • D.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文件或国际标准的原文及中文译本
16

注册计量师在检定或校准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例如采取()措施。

  • A.在仪器使用时尽可能仔细调整
  • B.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 C.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系统误差
  • D.增加测量次数,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17

技术机构收到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样机后,开始型式评价工作,包括()

  • A.审查技术文件.资料
  • B.制定型式评价大纲
  • C.试验,出具型式评价报告等技术文件并上报
  • D.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18

明确比对的方法和程序,包括()等。

  • A.安装要求
  • B.预热时间
  • C.实验点.实验次数
  • D.实验顺序
21

实验室应该编制有关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应规定()。

  • A.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计量标准或测量仪器
  • B.核查方法和评审程序
  • C.期间核查的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 D.出现测量过程失控或发现有失控趋势时的处理程序
22

计量标准的保存和维护工作包括()。

  • A.应当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
  • B.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考核
  • C.保证计量标准溯源的有效性.连续性
  • D.计量标准的文件集应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24

以下数字中( )为三位有效数字。

  • A.0. 0700
  • B.5 × 10 -3
  • C.30.4
  • D.0. 005
25

建立计量标准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C.《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 D.《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27

检测设备的期间核查核查标准可选择( )。

  • A.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就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 B.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也可选用一个被测物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 C.若对于被核查的检测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则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 D.核查标准要求其提供的量值准确
29

能力验证活动包括( )。

  • A.能力验证计划
  • B.实验室间比对
  • C.测量审核
  • D.能力验证
30

明确比对的方法和程序,包括( )等。

  • A.安装要求
  • B.预热时间
  • C.实验点、实验次数
  • D.实验顺序
32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 )。

  • A.计量性能要求
  • 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C.计量器具控制
  • D.通用技术要求
33

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 )。

  • A.确定计量标准的计量性能,完成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及设施的配置
  • B.进行有效溯源,培训人员
  • C.进行重复性试验及稳定性考核,建立文件集
  • D.进行计量标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34

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通过如下( )方式进行。

  • A.现场实验
  • B.对技术资料的审查
  • C.重复性试验
  • D.稳定性考核
35

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有( )。

  • A.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 B.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
  • C.社会经济效益
  • D.环境条件及设施
36

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有( )。

  • A.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
  • B.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 C.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 D.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37

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依据是( )

  • A.《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 B.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 C.同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 D.计量标准器名称+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38

计量标准命名的基本类型有( )。

  • A.计量标准装置
  • B.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 C.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 D.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9

将下列数修约到小数点后第3 位,正确修约的数是()。

  • A.3. 1425001 一一→3. 143
  • B.3. 1425 一一→3.143
  • C.3.141329 一一→3. 141
  • D.3. 140500000 一-→3.141
40

证书、报告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情况()。

  • A.在校准证书上根据顾客的要求给出复校时间间隔
  • B.有准确度等级的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结论只写"合格"
  • C.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 D.证书、报告中不确定度的表达未指明是什么参数的什么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1

下列说法中能正确描述测量仪器的分辨力的是()。

  • A.数字电压表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字的示值差为1μV ,则分辨力为lμV
  • B.线纹尺的最小分度为lmm,则分辨力为0.5mm
  • C.衰减常数为0.ldB/cm 的截止式衰减器,其刻度的最小分度为10mm ,则该衰减器的分辨力为0.05dB
  • D.用标尺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标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标记之间最小分度值的一半
42

测量过程的特性主要包括(  )。

  • A.最大允许误差
  • B.测量不确定度
  • C.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
  • D.示值误差
  • E.准确度
43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 ,计算时应考虑()

  • A.对于非线性数学模型则应考虑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高阶项
  • B.在无法确定被测量y 的概率分布时,或该测量领域有规定时,也可以直接取包含因子k =2
  • C.列出不确定度分量的汇总表,表中应给出每一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详细信息
  • D.各输人量之间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相关性
4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有(  )两类评定方法。

  • A.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 B.扩展不确定评定
  • C.A类不确定度评定
  • D.B类不确定度评定
  • E.C类不确定度评定
45

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是指其影响测量结果的一些明显特征,其中包括测量( )。

  • A.范围、偏移
  • B.重复性、稳定性
  • C.分辩力、鉴别力
  • D.示值误差
  • E.准确度
46

下列单位中,( )属于SI基本单位。

  • A.开[尔文]K
  • B.摩[尔]mol
  • C.牛[顿]N
  • D.坎[德拉]cd
  • E.焦[耳]J
47

测量控制体系由下列( )部分组成。

  • A.测量仪器的校准控制
  • B.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 C.测量结果的分析校准
  • D.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 E.测量过程的变异评价
48

测量不确定度可用(  )表示。

  • A.标准差
  • B.最大允许误差
  • C.标准差的倍数
  • D.置信区间
  • E.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
49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有(  )。

  • A.标准不确定度
  • B.非标准不确定度
  • C.分散性不确定度
  • D.扩展不确定度
  • E.集中不确定度
50

测量结果的误差,按其组成分量的特性可分为(  )。

  • A.测量误差
  • B.随机误差
  • C.系统误差
  • D.计算误差
  • E.主观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