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级计量师试题及答案《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练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技术机构收到完整的技术资料和样机后,开始型式评价工作,包括( )

  • A.审查技术文件.资料
  • B.制定型式评价大纲
  • C.试验,出具型式评价报告等技术文件并上报
  • D.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
4

实验室应该编制有关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应规定( )。

  • A.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计量标准或测量仪器
  • B.核查方法和评审程序
  • C.期间核查的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
  • D.出现测量过程失控或发现有失控趋势时的处理程序
5

明确比对的方法和程序,包括( )等。

  • A.安装要求
  • B.预热时间
  • C.实验点.实验次数
  • D.实验顺序
6

计量标准的保存和维护工作包括( )。

  • A.应当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
  • B.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考核
  • C.保证计量标准溯源的有效性.连续性
  • D.计量标准的文件集应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9

建立计量标准的法律依据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C.《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 D.《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10

以下数字中( )为三位有效数字。

  • A.0.0700
  • B.5×10 -3
  • C.30.4
  • D.0.005
14

能力验证活动包括( )。

  • A.能力验证计划
  • B.实验室间比对
  • C.测量审核
  • D.能力验证
15

检测设备的期间核查核查标准可选择( )。

  • A.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就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 B.若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被测物品,也可选用一个被测物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 C.若对于被核查的检测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则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 D.核查标准要求其提供的量值准确
16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 )。

  • A.计量性能要求
  • 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 C.计量器具控制
  • D.通用技术要求
17

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准备工作包括( )。

  • A.确定计量标准的计量性能,完成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及设施的配置
  • B.进行有效溯源,培训人员
  • C.进行重复性试验及稳定性考核,建立文件集
  • D.进行计量标准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8

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有( )。

  • A.计量标准的测量范围
  • B.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
  • C.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 D.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19

计量标准测量能力的确认通过如下( )方式进行。

  • A.现场实验
  • B.对技术资料的审查
  • C.重复性试验
  • D.稳定性考核
20

计量标准考核的内容有( )。

  • A.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 B.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
  • C.社会经济效益
  • D.环境条件及设施
21

计量标准命名的基本类型有( )。

  • A.计量标准装置
  • B.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 C.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 D.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22

将下列数修约到小数点后第3 位,正确修约的数是( )。

  • A.3.1425001 3. 143
  • B.3.1425 3.143
  • C.3.141329 3.141
  • D.3. 140500000 3.141
23

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依据是( )

  • A.《计量标准考核办法》
  • B.计量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 C.同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 D.计量标准器名称+标准器(或标准器组)
24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计算时应考虑( )

  • A.对于非线性数学模型则应考虑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高阶项
  • B.在无法确定被测量y的概率分布时,或该测量领域有规定时,也可以直接取包含因子k=2
  • C.列出不确定度分量的汇总表,表中应给出每一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详细信息
  • D.各输人量之间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相关性
25

下列说法中能正确描述测量仪器的分辨力的是( )。

  • A.数字电压表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字的示值差为1μV ,则分辨力为1μV
  • B.线纹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则分辨力为0.5mm
  • C.衰减常数为0.1dB/cm 的截止式衰减器,其刻度的最小分度为10mm ,则该衰减器的分辨力为0.05dB
  • D.用标尺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器的分辨力为:标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标记之间最小分度值的一半
26

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是指其影响测量结果的一些明显特征,其中包括测量( )。

  • A.范围、偏移
  • B.重复性、稳定性
  • C.分辩力、鉴别力
  • D.示值误差
  • E.准确度
27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有( )两类评定方法。

  • A.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 B.扩展不确定评定
  • C.A类不确定度评定
  • D.B类不确定度评定
  • E.C类不确定度评定
28

测量过程的特性主要包括( )。

  • A.最大允许误差
  • B.测量不确定度
  • C.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
  • D.示值误差
  • E.准确度
29

下列单位中,( )属于SI基本单位。

  • A.开[尔文]K
  • B.摩[尔]mol
  • C.牛[顿]N
  • D.坎[德拉]cd
  • E.焦[耳]J
30

测量不确定度可用( )表示。

  • A.标准差
  • B.最大允许误差
  • C.标准差的倍数
  • D.置信区间
  • E.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的半宽
31

测量控制体系由下列( )部分组成。

  • A.测量仪器的校准控制
  • B.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
  • C.测量结果的分析校准
  • D.测量过程实施的控制
  • E.测量过程的变异评价
32

测量结果的误差,按其组成分量的特性可分为( )。

  • A.测量误差
  • B.随机误差
  • C.系统误差
  • D.计算误差
  • E.主观误差
33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有( )。

  • A.标准不确定度
  • B.非标准不确定度
  • C.分散性不确定度
  • D.扩展不确定度
  • E.集中不确定度
34

按照1~2位有效位数,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数值进行修约时,一般要将最末位后面的数( )。

  • A.四舍五入
  • B.化整为零
  • C.都进位而不是舍去
  • D.都舍去而不是进位
38

以下各项不属于强制检定特点的是( )。

  • A.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
  • B.由使用单位按需要制定检定周期
  • C.由指定的法定或授权技术机构执行
  • D.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
40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

  • A.误差
  • B.测量准确度
  • C.测量不确定度
  • D.测量精密度
41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 )的定量表征。

  • A.误差
  • B.修正范围
  • C.真值
  • D.质量
45

测量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 )之间的一致程度。

  • A.测量标准
  • B.测时真值
  • C.测量基准
  • D.测量仪器示值
50

测量范围总是( )标称范围。

  • A.等于
  • B.小于
  • C.等于或小于
  • D.大于
51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的是测量结果的一个( )。

  • A.区间
  • B.误差
  • C.置信度
  • D.标准差
52

计量的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被( )的一致程度。

  • A.测量基准
  • B.测量量值
  • C.测量真值
  • D.测量标准
53

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各个独立观测值之间的一致程度称为( )。

  • A.测量准确度
  • B.测量精密度
  • C.测量稳定性
  • D.测量符合度
54

法制计量是由政府或授权机构进行( )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

  • A.非强制性
  • B.强制性
  • C.计量确认
  • D.强制管理
55

代表着计量的公益性的是( )类计量。

  • A.科学计量
  • B.工程计量
  • C.法制计量
  • D.计量管理
56

企业中的实用计量是属于( )

  • A.科学计量
  • B.工程计量
  • C.法制计量
  • D.计量管理
58

计量是实现( ),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 A.量值传递
  • B.测量统一
  • C.单位统一
  • D.定量确认
59

额定操作条件是指( )。

  • A.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不受损也不降低,其后仍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所能承受的极端条件
  • B.使测量仪器的规定计量特性处于给定极限内的使用条件
  • C.测量仪器在性能试验或进行检定、校准时的使用条件
  • D.确定测量仪器本身性能所规定的标准条件
60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

  • A.误差
  • B.测量准确度
  • C.测量不确定度
  • D.测量精密度
62

型式批准是由( )做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

  • A.国家法律
  • B.政府机关
  • C.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 D.国家政策
70

开展计量校准的技术依据是( )。

  • A.同家计量检定规程
  • B.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 C.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 D.国家产品标准
72

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

  • A.误差
  • B.测量准确度
  • C.测量不确定度
  • D.测量精密度
73

关于测量仪器控制的运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包括型式批准、检定、检验,三项内容缺一不可
  • B.型式批准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作出的承认测量仪器的型式符合法定要求的决定
  • C.其目的是要确定测量仪器的特性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法规中规定的要求
  • D.检定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75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X进行有限次独立重复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是( )。

  • A.被测量的期望值
  • B.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
  • C.被测量的真值
  • D.被测量的近似值
76

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称为( )。

  • A.测量设备
  • B.测量仪器
  • C.测量基准
  • D.测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