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合成隔热板材
- B.吸声及隔声材料
- C.含有镭的石材和砖
- D.人造板材及人造板家具
- A.求实动机
- B.求美动机
- C.求新动机
- D.求名动机
- A.财产损失保险
- B.第三者伤害保险
- C.借款人的人身保险
- D.还贷保证保险
- A.国家信用
- B.商业信用
- C.银行信用
- D.消费信用
- A.1826.25
- B.2088.98
- C.2117.16
- D.2144.15
- A.功能折旧
- B.经济折旧
- C.物质折旧
- D.有形损耗
- A.849
- B.1935
- C.2172
- D.2346
- A.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 B.基本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 C.不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 D.完全适宜城市建设用地
- A.1230
- B.1280
- C.1300
- D.1350
- A.—类
- B.二类
- C.三类
- D.四类
- A.租金收入
- B.收缴的水电费
- C.租赁保证金
- D.承租人交纳的押金
- A.投资必须有投入
- B.投资必须有回报
- C.投资具有时间性
- D.投资具有风险性
- A.人们的消费观念改变
- B.建筑技术进步
- C.设施容量不够
- D.交通拥挤
- A.10.48%
- B.10.63%
- C.11.71%
- D.11.52%
- A.条形基础
- B.筏板基础
- C.刚性基础
- D.柔性基础
- A.143.24
- B.422.83
- C.728.61
- D.794.88
- A.条形基础
- B.独立基础
- C.筏板基础
- D.箱形基础
- A.低速电梯
- B.中速电梯
- C.高速电梯
- D.超高速电梯
- A.低层住宅
- B.多层住宅
- C.中高层住宅
- D.高层住宅
- A.砖木结构
- B.砖混结构
- C.钢筋混凝土结构
- D.钢结构
- A.生理因素
- B.个性品质
- C.收入水平
- D.居住条件
- E.社会经验
- A.具有一定的面谈技巧
- B.具有说服别人的能力
- C.具有较高的学历
- D.具有良好的判断力
- E.具有丰富的社会关系
- 23
-
人的意志品质包括()。
- A.具体性
- B.果断性
- C.独立性
- D.对象性
- E.坚定性
- A.户均住房套数
- B.房屋租售比
- C.绿地率
- D.住宅自有率
- E.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 A.提高房地产贷款利率
- B.房地产抵押
- C.贷款人投保信用保险
- D.减少房地产贷款额度
- E.借款人投保人身保险
- A.众数
- B.算术平均数
- C.方差
- D.中位数
- E.权重
- A.房屋新开工面积
- B.商品房预售面积
- C.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套数
- D.存量房成交金额
- E.房屋租赁面积
- A.保险价值
- B.保险赔偿金额
- C.保险金额
- D.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 E.保险费
- A.保险期限届满
- B.保险公司终止
- C.保险标的灭失
- D.保险责任免除
- E.保险价值变更
- A.确定房地产抵押价值
- B.代办房地产抵押贷款手续
- C.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 D.收取还款额和记录贷款本金余额的变化
- E.代办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
- A.商业性贷款
- B.住房公积金贷款
- C.保证贷款
- D.信用贷款
- E.抵押贷款
- A.出让土地使用权抵押
- B.在建工程抵押
- C.土地所有权抵押
- D.预购商品房抵押
- E.房屋所有权抵押
- A.土地取得成本
- B.开发成本
- C.管理费用
- D.投资利息
- E.销售费用
- A.毛租金与净租金
- B.潜在毛收入与有效毛收入
- C.净收益
- D.房地产价格
- E.房地产成本
- A.学校
- B.电影院
- C.医院
- D.住宅
- E.写字楼
- A.内插法
- B.经验分析法
- C.风险调整值法
- D.试错法
- E.市场法
- A.能量污染
- B.感觉公害
- C.生活污染
- D.局限性污染
- E.空气污染
- A.现在的收入水平
- B.目前房地产的价格水平
- C.未来收入水平的预期
- D.房地产未来价格走势
- E.房地产的开发成本
- A.贷款金额
- B.月还款额
- C.首付款金额
- D.借款余各页
- E.总价款
- A.二氧化硫
- B.—氧化氮
- C.一氧化碳
- D.甲醛
- E.碳氢化合物
- A.“景”是通过人们的感觉产生的一种感受
- B.人文景观是指被人类活动改变过的自然景观
- C.生态是指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 D.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 E.生态环境不同层次边界决定生态系统的规模范围
- A.居住区配套停车场
- B.所有道路用地
- C.其他单位用地
- D.不可建设用地
- E.公共绿地
-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 B.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
- C.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 D.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E.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A.己明确使用权属的间隙地
- B.市政管辖的道路、街道用地
- C.公共使用的排污沟
- D.经规划部门核定的公共用地
- E.房地产证记载范围内的用地
- A.无顶盖的室外楼梯
- B.建筑物通道(骑楼、过街楼的底层)
- C.建筑物内的操作平台
- D.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车棚
- E.独立烟囱
- A.基本农田保护区用地
- B.坡度超过10%的坡地
- C.江河堤坝内的河滩地
- D.地震裂度在9度以上地区的用地
- E.地下具有开采价值矿藏的用地
- A.硬度和耐磨性
- B.密度
- C.弹性和塑性
- D.脆性和韧性
- E.吸水性和吸湿性
- A.基础平面图
- B.基础剖面图
- C.梁、板、柱配筋图
- D.楼梯图
- E.建筑剖面图
- A.承重作用
- B.水平支撑作用
- C.围护作用
- D.分隔作用
- E.装饰作用
- A.卫生器具
- B.排水管道
- C.消防设施
- D.分区分压设施
- E.中水道设施
- A.具有一定的面谈技巧
- B.说服别人的能力
- C.较强的办事效率
- D.良好的判断力
- A.行为成分
- B.认识成分
- C.动机成分
- D.情感成分
- A.销售广告
- B.房地产经纪人
- C.信息网刊
- D.宣传资料
- A.现实需要
- B.生存需要
- C.发展需要
- D.享受需要
- A.行为
- B.语言
- C.表情
- D.动作
- A.交易状况
- B.建设状况
- C.居住状况
- D.实有面积状况
- A.直觉思维
- B.形象思维
- C.逻辑思维
- D.聚合思维
- A.成套住宅建筑面积
- B.人均住宅使用面积
- C.房屋新开工面积
- D.商品住宅空置面积
- A.单项式离散形变量数列
- B.组距式离散形变量数列
- C.单项式连续型变量数列
- D.组距式连续型变量数列
- A.1460
- B.1576
- C.1600
- D.1700
- A.房地产贷款保证保险
- B.房地产信用保险
- C.房地产财产损失保险
- D.借款人的人身保险
- A.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必须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
- B.构成总体的各个体的所有性质必须是相同的
- C.一个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数量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的
- D.统计总体及其总体单位必须是具体的、客观的
- A.判决
- B.协商
- C.赔偿
- D.解除合同
- A.投保单
- B.暂保单
- C.批单
- D.保险凭证
- A.1256.25
- B.2068.88
- C.2149.29
- D.2758.92
- A.汇票
- B.支票
- C.本票
- D.信用证
- A.4.85%
- B.5%
- C.7.77%
- D.8%
- A.中央银行
- B.商业银行
- C.专业银行
- D.政策性银行
- A.上升
- B.下降
- C.不变
-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 A.1215.94
- B.1839.24
- C.1925.50
- D.2191.24
- A.189000
- B.192150
- C.198800
- D.201600
- 72
-
某宗房地产成交价格为3700元/m2,双方约定买方承担税费由卖方缴纳,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4%,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7%,则其正常成交价格为()元/m2。
- A.3441.00
- B.3457.94
- C.3552.00
- D.3557.69
- 73
-
某套商品住宅套内使用面积64m2,套内墙体面积9m2,半封闭阳台水平投影面积6m2,贮藏面积3m2,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6m2,假如该套商品住宅价格41万元,该套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价格为()
- A.4659.09
- B.4823.53
- C.5000.00
- D.5189.87
- A.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相比,市场价格是短期均衡价格,理论价格是长期均衡价格
- B.成交价格是买者同意付出,卖者愿意收取的货币额
- C.起价、标价、成交价、拍卖价、均价是在房地产拍卖中出现的一组价格
- D.房屋成本租金由折旧费、维修费、管理费、投资利息和房产税组成
- A.高风险收益率
- B.银行贷款利率
- C.行业基准利率
- D.类似房地产收益率
- A.空间交通距离
- B.空间直线距离
- C.交通时间距离
- D.交通路线距离
- A.需求的价格弹性
- B.供给的价格弹性
- C.需求的预期弹性
- D.需求的交叉弹性
- A.52.34
- B.65.42
- C.95.68
- D.144.44
- A.较小
- B.—样
- C.较大
- D.较小、一样、较大都有可能
- A.减少
- B.不变
- C.增加
- D.大量减少或大量增加
- A.继续下降
- B.继续上升
- C.先上升再下降
- D.先下降后上升
- A.—氧化碳
- B.氮氧化合物
- C.硫氧化物
- D.碳氢化合物
- A.地下水的污染物
- B.地表水的污染物
- C.微生物的污染物
- D.酸碱水的污染物
- A.20%
- B.25%
- C.50%
- D.200%
- A.环境要素
- B.性质
- C.产生原因
- D.空间
- A.12.5%
- B.20.0%
- C.25.0%
- D.50.0%
- A.绿线
- B.黄线
- C.红线
- D.紫线
- A.17.00
- B.17.50
- C.18.30
- D.19.10
- A.133
- B.135
- C.136
- D.137
- A.—类居住用地
- B.二类居住用地
- C.三类居住用地
- D.四类居住用地
- A.66000
- B.72105
- C.132000
- D.144210
- A.分幅图、分丘图、坐落
- B.单位名称、宗地面积
- C.界址点、界址边长
- D.宗地内房屋和构筑物
- A.房屋产权证附图的基本图
- B.房屋权属范围的细部图
- C.房屋产权界线、建成年份等要素的房产图
- D.房屋及其用地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
- A.直接的供水方式
- B.设置水箱的供水方式
- C.设置水泵的供水方式
- D.分区、分压的供水方式
- A.相对标尚
- B.负数标尚
- C.正数标高
- D.绝对标尚
- A.承重墙
- B.填充墙
- C.复合墙
- D.内剪力墙
- A.基本完好房屋
- B.完好房屋
- C.一般损坏房屋
- D.严重损坏房屋
- A.建筑性质
- B.主体结构
- C.施工质量
- D.功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