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2
- B.3
- C.6
- D.9
- A.申报的成交价格
- B.重新评估的价格
- C.更改后的成交价格
- D.市场价格
- A.《土地使用证明》
-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D.《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 A.房地产管理部门
- B.甲某
- C.丁某
- D.房地产评估机构
- A.15
- B.30
- C.60
- D.90
- A.5
- B.10
- C.15
- D.20
- A.书面租赁合同
- B.甲某与乙某的合法身份证件
- C.房屋所有权证书
- D.可以证明房地产价值的资料
- A.工商
- B.土地
- C.房地产
- D.建设
- A.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 B.商品房销售广告
- C.房屋综合验收合格证明
- D.A出具的商品房销售委托书
- A.取得土地使用权证
- B.投入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20%
- C.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D.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 A.3.25%
- B.4.75%
- C.2.75%
- D.4.90%
- A.耕地占用税
- B.契税
- C.企业所得税
- D.教育费附加
- A.契税
- B.土地增值税
- C.土地使用税
- D.印花税
- A.预售合同一经签订即不得再变更设计
- B.曱企业应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王某
- C.王某如选择退房应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书面通知甲企业
- D.王某如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予理会的,视同接受设计变更
- A.交房时该市新建商品房的均价上涨了15%,所以甲企业有权调整房价
- B.王某实际总房价款应为131300元
- C.王某实际总房价款应为133900元
- D.王某实际总房价款应为135200元
- A.土地增值税
- B.房产税
- C.营业税
- D.个人所得税
- A.签订抵押合同
- B.办理公证
- C.办理抵押登记
- D.经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
- A.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 B.投入建设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15%以上的证明
- C.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D.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 A.不动产权利一经登记便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
- B.己登记权利如发生转移,必须在登记簿上加以记载
- C.登记不采取强制性制度
- D.权利人取得登记簿副本
- E.登记机构保留登记簿正本,正副本内容必须完全一致
- A.取得原土地出让方同意
- B.取得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 C.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D.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 A.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
- B.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 C.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 D.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确保安置房符合城市规划
- E.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和资料
- A.出让
- B.划拨
- C.转让
- D.土地或房产租赁
- E.开垦荒地
- A.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 B.为房地产管理奠定基础
- C.保障交易安全
- D.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 E.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个人独资企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民企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居民企业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伙企业
- E.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 A.当事人的身体状况
- B.委托权限
- C.委托期限
- D.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 E.被委托人的权利、义务
- A.契税
- B.耕地占用税
- C.土地增值税
- D.城市维护建设税
- E.个人所得税
- A.最高额抵押权设立登记
- B.最高额抵押权变更登记
- C.不动产抵押权转移登记
- D.最高额抵押权确定登记
- E.不动产抵押权注销登记
- A.工程概况
- B.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 C.工程施工组织过程
- D.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序
- E.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 A.蓝线
- B.绿线
- C.红线
- D.黄线
- E.紫线
- A.承租人陈某利用公共租赁住房从事经营活动
- B.李某将其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转租给他人
- C.杨先生累计6个月以上拖欠租金的
- D.李小姐将公共租赁住房用于自己自住
- E.王小姐在承租期间继承了其姑母的一份房产
- 32
-
建设工程包括( )。
- A.土木工程
- B.设备安装工程
- C.管线工程
- D.装修工程
- E.线路管道
- A.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权利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营业执照或者其他主体资格证明
- B.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项目土地使用权证明
- C.发布房地产项目预售、出售广告,应具有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预售、销售许可证明
- D.中介机构发布所代理的房地产项目广告,应当提供业主委托证明
- E.确认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其他证明文件
- A.国有土地上依法取得的房屋
- B.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 C.集体土地使用权
- D.乡、村企业的厂房
- E.用于市政的房地产
- A.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法》
- B.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C.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 D.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 E.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 A.住宅用房租赁
- B.商业用房租赁
- C.市场化的商品房屋租赁
- D.政府支持的商品房租赁
- E.政府支持的保障性住房租赁
- A.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B.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 C.责令限期改正
- D.通报批评
- E.警告
- A.单件性
- B.周期短
- C.风险低
- D.带动力强
- E.产业关联度高
- A.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
- B.权利人放弃不动产权利的
- C.地役权的利用目的、方法、期限等发生变化的
- D.不动产权利期限发生变化的
- E.买卖、继承、遗赠、赠与、互换不动产的
- A.商品房预售方案
- B.商品房预售许可申请表
- C.关于工程施工进度说明
- D.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等级证书
- E.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0%以上的证明
- A.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不得再行转让
- B.为尊重客户,销售商品房时无需核对买受人是否用实名购房
- C.国家推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制度
- D.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不得发布不实价格和销售进度信息,恶意哄抬房价
- E.房屋所有权申请人与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载明的预购人不一致的,登记机关可以为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
- A.保障方式
- B.房源筹集
- C.客源筹集
- D.租赁型保障房运作模式
- E.产权型保障房运作模式
- A.印花税
- B.营业税
- C.土地增值税
- D.房产税
- E.个人所得税
- A.家庭月工资收入2400元,房屋月租金涨至600元
- B.购买自用二手商铺
- C.自建自住住房
- D.购买家用电器
- E.偿还购买住房的贷款本息
- A.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屋
- B.祖父母赠与孙女住房
- C.事业单位购买办公楼
- D.因地震住房灭失重新购买住房
- E.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房屋
- A.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屋
- B.袓父母赠与孙女住房
- C.事业单位购买办公楼
- D.因地震住房灭失重新购买住房
- E.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房屋
- A.政府征得的税收收入不直接向纳税人返还
- B.税收的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
- C.政府获得税收收入后无需向纳税人直接支付任何报酬
- D.税收征收机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税收比例
- E.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即税收征收完全是凭借国家拥有的公共权力
- A.建立不动产登记资料管理制度
- B.加强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建设
- C.建设符合要求的不动产登记资料存放场所
- D.保障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
- E.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 A.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 B.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的
- C.使用儿童代言人的
- D.进行价格折扣的
- E.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 A.规划中商场
- B.物业管理内容
- C.办理就业、升学的承诺
- D.装饰装修内容
- E.模型照片
- A.25.0
- B.27.0
- C.27.5
- D.28.5
- A.城市蓝线
- B.城市绿线
- C.城市紫线
- D.城市黄线
- A.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的误差比绝对值大于等于3%
- B.合同约定面积与产权登记面积的误差比绝对值大于3%
- C.合同约定面积与买受人测算面积的误差比绝对值大于等于3%
- D.合同约定面积与买受人测算面积的误差比绝对值大于3%
- A.当事人可以房屋租赁合同未按照法律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由,请求确认合同无效
- B.未办理房屋登记备案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 C.己经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优先于非登记备案的
- D.登记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对建设工程质量实行监督管理
- B.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设计、后勘察、再施工的原则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 D.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 A.3240
- B.4200
- C.4320
- D.5400
- A.住房交易价1%
- B.住房评估价1%
- C.免征
- D.住房交易价1.5%
- A.转让国有土地上的房地产
- B.赠与房地产
- C.转让房地产
- D.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上房地产所取得的土地增值额
- A.转让后仍然用于居住
- B.位于市郊偏僻地区
- C.亲友之间相互转让
- D.以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转让
- A.职工当年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
- B.每年的1月1日为住房公积金结息日,同时按相应档次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水平
- C.遇法定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实行合同利率
- D.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托银行专户内的沉淀资金,按单位存款相应期限栏次利率计息
- A.契据登记制
- B.产权登记制
- C.权利登记制
- D.托伦斯登记制
- A.工会
- B.职工代表大会
- C.人民政府
- D.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主体是国家
- B.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体现的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与土地使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经济关系
-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体现的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与土地使用者之间行政法律关系
- D.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与受让方必须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 A.不得要求抵押当事人委托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
- B.指定合法权威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
- C.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估价机构、注册房地产估价师信用档案
- D.定期对房地产估价报告进行抽检
- A.0.6~12
- B.0.9~18
- C.1.2~24
- D.1.5~30
- A.3
- B.5
- C.10
- D.15
- A.30
- B.60
- C.90
- D.100
- A.契税
- B.印花税
- C.城市维护建设税
- D.企业所得税
- A.15%
- B.20%
- C.25%
- D.30%
- A.房地产企业与建筑企业往往是甲方与乙方的合作关系
- B.建筑企业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甲方,房地产企业是乙方
- C.建筑企业是投资开发者、策划者、组织者,承担发包任务
- D.房地产企业是承包单位,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场地平整等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的生产任务
- A.乡镇级
- B.县级
- C.市级
- D.省级
- A.已离异的前妻
- B.在异国定居的女儿
- C.居住在邻近城市的养子
- D.现共同居住的儿子
- A.房地产管理
- B.房地产管理或土地管理
- C.土地管理
- D.房地产管理和土地管理
- A.成交价格
- B.支付方式
- C.违约责任
- D.房产成本
- A.招标、挂牌
- B.招标、拍卖
- C.拍卖、挂牌
- D.拍卖、协议
- A.5
- B.10
- C.20
- D.30
- A.200
- B.240
- C.400
- D.480
- A.23.52
- B.29.40
- C.294.00
- D.235.20
- A.有偿、有限期使用
- B.有偿、无限期使用
- C.无偿、无限期使用
- D.无偿、有限期使用
- A.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
- B.基准地价、宗地价格、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
- C.宗地价格、标定地价、各类房屋的基准价格
- D.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各类房屋的市场价格
- A.最高额抵押
- B.预购商品房贷款抵押
- C.在建工程抵押
- D.-般房地产抵押
- A.10%
- B.15%
- C.20%
- D.30%
- A.10日
- B.15日
- C.30臼
- D.60日
- A.省级人民政府
- B.市、县级人民政府
- C.市级国土资源局
- D.市、县级土地局
- A.7
- B.10
- C.15
- D.30
- A.征税对象
- B.加成
- C.违章处理
- D.减免
- A.房屋施工单位
- B.物业服务企业
- C.建设单位
- D.工程监理单位
- A.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0%以上
- B.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
- C.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35%以上
- D.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 A.套
- B.层
- C.单元
- D.栋
- A.担保风险基金
- B.财产担保制度
- C.保险制度
- D.风险预测机制
- A.产权承受人
- B.买者
- C.第三人
- D.房地产转让者
- A.从高适用税率
- B.从低适用税率
- C.适用平均税率
- D.适用加权平均税率
- A.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B.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 C.工程监理部门
- D.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A.约定价格
- B.成交价格
- C.定金价格
- D.交换的价格差额
-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个人所有
- C.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 D.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 A.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B.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C.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可请求赔偿损失
- D.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若协议离婚未成,人民法院可认定为协议有效
- A.租赁
- B.赠与
- C.互换
- D.继承
- A.纳税人自己测量的土地面积
- B.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
- C.纳税人占用土地上的建筑物基地面积
- D.纳税人占用土地上的房屋总建筑面积
- A.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B.商业银行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C.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子账户
- D.中国银行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
- 100
-
详细规划分为()详细规划。
- A.控制性和修建性
- B.基础性和先导性
- C.规范性和修建性
- D.原则性和先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