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甲公司与其选定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必须约定期限
- B.如期限未满,业主组织与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时,甲公司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在原合同期限内仍然有效
- C.如期限未满,业主组织与新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时,甲公司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自动终止
- D.业主组织可以与甲公司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续签物业服务合同
- A.因没有登记备案,房屋租赁合同无效
- B.因违反代理出租协议关于租金的规定,房屋租赁合同无效
- C.因赵某在订立合同时没有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屋租赁合同无效
- D.房屋租赁合同没有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有效合同
- A.转租
- B.处分
- C.使用
- D.收益
- A.乙公司应向赵某收取中介服务费
- B.乙公司应向王某收取中介服务费
- C.赵某和王某分担中介服务费
- D.乙公司收取的中介服务费标准与成交的租赁期限长短无关
- A.委托代理
- B.复代理
- C.法定代理
- D.指定代理
- A.郑某在抵押出租房屋前,应当征得刘某的同意
- B.郑某与银行之间的房地产抵押合同是郑某和银行之闻借款合同的从合同
- C.郑某是抵押人,银行是抵押权人
- D.郑某应当将房屋已出租的情况告知银行
- A.选定的物业服务企业必须取得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证书
- B.物业管理委托方为甲公司
- C.物业管理费用甲公司承担
- D.维修基金不得由物业管理企业代管
- A.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 B.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 C.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 D.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 A.甲公司应当在规划设计变更之日起10 d内,书面通知郑某
- B.郑某在收到甲公司变更规划、设计通知之日起15 d内未作出书面答复的视为接受期划、设计变更
- C.郑某如果退房应在甲公司的变更规划、设计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15 d内作出书面答复,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
- D.甲公司在规定的时限内通知了郑某,郑某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 A.在开工前申领施工许可证
- B.在开工前申领开工报告
- C.已经取得建筑企业资质证书
- D.对该工程施工质量负责
- A.市场法
- B.收益法
- C.成本法
- D.回归法
- A.估价机构由甲公司确定
- B.拆迁估价时点为房屋拆除之日
- C.估价结果必须经甲公司同意
- D.李某对估价结果有异议,可向估价机构申请复核估价
- A.注册资本应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 B.至少应有3名以上专业管理人员
- C.近3年房屋建筑面积累计竣工15万m2以上
- D.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时间应在2年以上
- A.向市人民政府拆迁管理部门申颁
- B.向市人民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申领
- C.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D.提供由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有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证明
- A.协议
- B.招标
- C.拍卖
- D.挂牌
- A.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财富增值,培育民主意识
- B.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改善城市面貌
- C.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扩大住房消费,增加住房有效需求
- D.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就业,扩大居民消费
- E.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有利于维护社区稳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 A.房屋预告登记
- B.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 C.地役权登记
- D.在建工程抵押登记
- E.因房屋灭失导致的房屋所有权注销登记
- A.被征收人对评估报告有疑问的,出具评估报告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向其作出解释和说明
- B.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7 d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
- C.申请复核评估的,应当向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提出书面复核评估申请
- D.复核后,无论是否改变原评估结果,评估机构均应重新出具评估报告
- E.被征收人对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 d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 A.土地使用权交换
- B.房屋买卖
- C.土地使用权赠与
- D.土地使用权转让
- E.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A.按套内使用面积计价
- B.按套(单元)计价
- C.按使用面积计价
- D.按建筑面积计价
- E.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
- A.技术管理
- B.规划管理
- C.计划管理
- D.经济管理
- E.法律管理
- A.提高建设质量,保障业主财产权益
- B.保护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 C.保证交易安全,减少交易成本
- D.为房地产管理奠定基础
- E.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A.原建设部
- B.房地产管理部门
- C.金融机构和估价机构
- D.中国人民银行
- E.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 A.宅基地使用权
- B.土地承包经营权
- C.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 D.国有农用地使用权
- E.集体农用地使用权
- A.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
- B.银行专户存储
- C.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
- D.财政监督
- E.职工人员“高存低贷”
- A.登记具有公示力而无公信力
- B.登记簿为两份,权利人取得副本,登记机构保留正本
- C.登记采取非强制登记制度
- D.已登记权利如发生转移,必须在登记簿上加以记载
- E.房地产权利一经登记便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
- A.预算预收基本费用
- B.物业服务成本
- C.预收的物业服务支出
- D.法定税费
- E.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
- A.荒地和山岭多
- B.生产水平低
- C.人均占有耕地少
- D.耕地总体质量差
- E.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不足
- A.房屋受遗赠人
- B.房屋中介机构
- C.房屋继承人
- D.房屋承租人
- E.房屋受赠人
- A.无偿划拨
- B.低租金使用
- C.无限期使用
- D.排队分配
- E.不得转让
- A.物业管理业
- B.建筑业
- C.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 D.保险业
- E.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 A.养护
- B.建设
- C.监督
- D.管理
- E.检查
- A.在未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房屋
- B.权属有争议的房屋
- C.未取得该项目预售许可证的房屋
- D.已被司法机关查封的房屋
- E.正在出租的房屋
- A.房屋抵押权消灭登记
- B.房屋抵押权设立登记
- C.房屋抵押权注销登记
- D.房屋抵押权变更登记
- E.房屋抵押权转移登记
- A.征地管理费
- B.土地荒芜费
- C.菜田基金
- D.防洪费
- E.土地复垦费
- A.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
- B.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出租
- C.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可以抵押
- D.凡上缴土地收益的土地,仍按划拨土地进行管理
- E.房产所有权人以营利为目的,将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地上建筑物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国家
- A.专业化
- B.社会化
- C.经济化
- D.市场化
- E.现代化
- A.担保的范围
- B.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 C.债权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 D.抵押财产的所有权归属或者使用权归属
- E.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
- A.农村集体土地上的
- B.属于国家保障性的
- C.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 D.属于违法建筑的
- E.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 A.考古
- B.价格
- C.土地
- D.房地产
- E.城市规划
- A.工业开发区
- B.商业住宅楼
- C.购物商场
- D.科学研究院
- E.医院
- A.《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B.《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
- C.《土地管理法》
- D.《土地登记办法》
- E.《物权法》
- A.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抵押权人与抵押人不可变更最高债权额
- B.最高额抵押是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
- C.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部分债权转让的,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
- D.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不可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 E.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 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 C.《土地管理法》
- D.《城乡规划法》
- E.《建筑法》
- A.养老院占用耕地
- B.医院占用耕地
- C.学校、幼儿园占用耕地
- D.农村居民占用耕地
- E.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 A.已购公有住房已按标准价或成本价付清房款,取得房地产权证的,可以抵押
- B.已购公有住房与商品房的相同点是均可进行买卖、出租
- C.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后,原产权人及其配偶不得再享受按福利优惠政策分配、租住、购买公有住房
- D.已购公有住房上市的,按出售、交换、赠与、抵押、出租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交易过户、产权登记、抵押登记、租赁登记手续
- A.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土地管理部门
- D.房地产管理部门
- A.风险控制
- B.风险预测
- C.风险解析
- D.风险评估
- A.省
- B.市
- C.县
- D.乡、镇
- A.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 B.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 D.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
- A.上年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
- B.上年9月1日至当年8月31日
- C.上年8月1日至当年7月31日
- D.上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
- A.3
- B.7
- C.10
- D.15
- A.市场法
- B.收益法
- C.成本法
- D.假设开发法
- A.对抗交付主义
- B.成立要件主义
- C.成立交付主义
- D.对抗要件主义
- A.1/3
- B.1/2
- C.2/3
- D.4/5
- A.3
- B.5
- C.7
- D.10
- A.租赁
- B.抵押
- C.规划
- D.登记
- A.1%
- B.1.5%
- C.2%
- D.2.5%
- A.移交有关图纸资料→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确认现场查验结果→解决查验发生的问题→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办理物业交接手续
- B.移交有关图纸资料→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解决查验发生的问题→确认现场查验结果→办理物业交接手续→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 C.确定物业承接壹验方案→移交有关图纸资料→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解决查验发生的问题→确认现场查验结果→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办理物业交接手续
- D.确定物业承接查验方案→移交有关图纸资料→查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解决查验发生的问题→确认现场查验结果→办理物业交接手续→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
- A.层
- B.套
- C.幢
- D.间
- A.1~3
- B.3~8
- C.5~10
- D.10~15
- A.15%
- B.20%
- C.25%
- D.30%
- A.蓝线
- B.绿线
- C.黄线
- D.紫线
- A.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 B.房屋测绘报告
- C.房屋所有权证书
- D.证明发生变更事实的材料
- A.省
- B.市
- C.县
- D.乡、镇
- A.处分
- B.收益
- C.受偿
- D.分配
- A.标准化
- B.科学化
- C.智能化
- D.现代化
- A.蓝线
- B.绿线
- C.黄线
- D.紫线
- A.申请人身份证明
- B.房屋测绘报告
- C.房地产权证书
- D.建设工程符合规划的证明
- A.期货
- B.国债
- C.基金
- D.股票
- A.可以改善人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 B.吸引外资,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 C.可以平衡政府财政收入
- D.可以扩大就业
- A.3
- B.7
- C.15
- D.30
- A.5%
- B.10%
- C.15%
- D.20%
- A.3个月零存整取
- B.6个月零存整取
- C.1年整存整取
- D.活期
- A.2014年3月9日
- B.2015年3月9日
- C.2016年3月9日
- D.2017年3月9日
- A.3个月
- B.6个月
- C.10个月
- D.1年
- A.100
- B.90
- C.80
- D.70
- A.预告登记
- B.注销登记
- C.更正登记
- D.初始登记
- A.不连续性
- B.可控性
- C.连续性
- D.周期性
- A.统一
- B.分段
- C.分级
- D.分层
- A.主持人介绍拍卖宗地→主持人点算竞买人→主持人宣布起叫价和增价规则及增价幅度→主持人报出起叫价→竞买人举牌应价或者报价
- B.主持人介绍拍卖宗地→主持人点算竞买人→主持人报出起叫价→主持人宣布起叫价和增价规则及增价幅度→竞买人举牌应价或者报价
- C.主持人点算竞买人→主持人介绍拍卖宗地→主持人报出起叫价→主持人宣布起叫价和增价规则及增价幅度→竞买人举牌应价或者报价
- D.主持人点算竞买人→主持人介绍拍卖宗地→主持人宣布起叫价和增价规则及增价幅度→主持人报出起叫价→竞买人举牌应价或者报价
- A.原时限的1倍
- B.原时限的2倍
- C.3个月
- D.6个月
- A.土地征收的实质是强制收买
- B.集体土地被征收后就变为了固有土地,不存在返还的问题
- C.土地征用是一种临时使用土地的行为
- D.土地征用的实质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
- A.3个月
- B.6个月
- C.1年
- D.2年
- A.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决策机构
- B.住房公积金运作的执行机构
- C.住房公积金运作管理部门
- D.运作管理住房公积金的主体
- A.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 B.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C.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
-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 A.开发商
- B.业主
- C.建设单位
- D.监理单位
- A.3
- B.7
- C.10
- D.15
- A.30
- B.60
- C.90
- D.120
- A.房屋登记机构认为必要时,可以就登记事项进行公告
- B.申请人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登记机构提出申请时,应提交申请登记材料的复印件
- C.境外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屋登记的,其授权委托书应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公证
- D.申请房屋登记的,申请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登记费
- A.物业负责人
- B.全体物业管理人员
- C.业主代表
- D.全体业主
- A.注销登记
- B.异议登记
- C.更正登记
- D.预告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