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制定、修改业主公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 B</B>.选举、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 C</B>.召集并主持业主大会会议,报告物业管理的实施情况
- D</B>.选聘、解聘物业管理企业
- E</B>.决定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续筹方案,并监督实施
- A</B>.担保公司资金
- B</B>.在建工程抵押贷款
- C</B>.商品房预售资金
- D</B>.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
- E</B>.住房公积金
- A</B>.从空间效力看,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法为一般法。
- B</B>.从空间效力看,适用于全国的法为一般法。
- C</B>.从时间效力看,适用于非常时期的法为为一般法。
- D</B>.从时间效力看,适用于平常时期的法为一般法。
- E</B>.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为,一般法优于特殊法
- A</B>.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
- B</B>.地面上有建筑物的转让
- C</B>.无偿转让
- D</B>.地面上无建筑物的转让
- E</B>.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
- A</B>.指定代理
- B</B>.复代理
- C</B>.委托代理
- D</B>.法定代理
- E</B>.本代理
- A</B>.建设工期不足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40%
- B</B>.建设工期不足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50%
- C</B>.建设工期超过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30%
- D</B>.建设工期超过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40%
- E</B>. 建设工期超过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少于工程合同价的 25%
- A</B>.用益物权
- B</B>.所有权
- C</B>.担保物权
- D</B>.国有土地使权
- E</B>.典权
- A</B>.营业税
- B</B>.增值税
- C</B>.城市建设维护税
- D</B>.教育费附加
- E</B>.消费税
- A</B>.申请
- B</B>.立项
- C</B>.起草
- D</B>.审查
- E</B>.决定与公布和备案
- A</B>.主体法律地位的不平等
- B</B>.主体法律地位的平等
- C</B>.管理与管理的关系
- D</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 E</B>.被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 A</B>.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具有外部认可认知的形态,并正式对外发生法律效力
- B</B>.抽象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是行政机关签署公布
- C</B>.在具体行政行为中,作为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是:行政主体做出正式决定,并行政决定告知行政当事人
- D</B>.在抽象行政行为中,作为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是:行政主体做出正式决定,并行政决定告知行政当事人
- E</B>.不作为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是:有法定期限的,期限届满即成立;无法定期限的,按照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
- A</B>.计划管理
- B</B>.报建审批管理
- C</B>.批后管理
- D</B>.规划管理
- E</B>.监理
- A</B>.在建工程抵押,是指抵押人为取得在建工程继续建造资金的贷款,以其合法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在建工程的投入资产,以转移占有的方式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履行担保的行为
- B</B>.以单纯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设定抵押的前提条件是,土地必须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
- C</B>.以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抵押的,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 D</B>.债权债务合同是房地产抵押合同的从合同,债权债务的主合同无效,抵押合同也就自然无效
- E</B>.《担保法》规定房地产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 A</B>.欠税
- B</B>.偷税
- C</B>.抗税
- D</B>.退税
- E</B>.漏税
- A</B>.法律
- B</B>.地方性法规
- C</B>.省人民政府规章
- D</B>.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
- E</B>.自治区人民政府规章
- A</B>.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 B</B>.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 C</B>.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 D</B>.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 E</B>.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 A</B>.居住用地70年
- B</B>.工业用地50年
- C</B>.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 D</B>.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综合或其他用地50年
- E</B>.工业用地40年
- A</B>.房屋租赁
- B</B>.房地产抵押
- C</B>.房地产转让
- D</B>.土地使用权划拨
- E</B>.土地使用权出让
- A</B>.商品房开发用地
- B</B>.居民居住的福利用地
- C</B>.危旧房改造用地
- D</B>.安居工程用地
- E</B>.经济适用房用地
- A</B>.根据当前《宪法》规定,集体土地依法转为国有土地的行为是“征收”而非“征用”
- B</B>.任何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给予补偿
- C</B>.由农村集体组织安置的人员,征地安置补助费归农村集体组织管理和使用
- D</B>.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 E</B>.征地时的“水井”,属于地上附着物补偿
- A</B>.典权是不动产物权
- B</B>.典权是动产物权
- C</B>.典权是因支付典价而成立的物权
- D</B>.典权是占有、使用、收益本人不动产的物权
- E</B>.典权是占有、使用、收益他人不动产的物权
- A</B>.土地使用权出让,也称批租或土地二级市场,由国家垄断
- B</B>.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方式适用于需要优化土地布局、重大工程的较大地块的出让
- C</B>.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年限中,商场用地50年
- D</B>.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继续使用土地的,应当最迟于期满前半年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 E</B>.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由市、县人民政府与土地使用者签订。
- A</B>.物
- B</B>.行为
- C</B>.智力成果
- D</B>.地球
- E</B>.宇宙
- A</B>.对占用耕地建房的单位和个人
- B</B>.对占用耕地建房的单位,不包括个人
- C</B>.对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 D</B>.对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不包括个人
- E</B>.对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个人,不包括单位
- A</B>.新建、改建房屋
- B</B>.扩建房屋
- C</B>.迁移户口
- D</B>.租赁房屋
- E</B>.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 A</B>.租赁期限
- B</B>.租赁用途
- C</B>.租赁价格
- D</B>.修缮责任
- E</B>.住房安置
- A</B>.信息流程结构图、信息目录表
- B</B>.会议制度
- C</B>.信息的编码系统
- D</B>.信息的收集、整理及保存制度
- E</B>.信息的提供
- A</B>.地役权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
- B</B>.地役权是使自己土地便利的权利
- C</B>.地役权是不能使自己土地便利的权利
- D</B>.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 E</B>.地役权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
- A</B>.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而做出的对外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 B</B>.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行政行为,只从主体要素方面来衡量
- C</B>.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 D</B>.职权要素必须是产生行政法律后果
- E</B>.法律要素必须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 A</B>.国家救济
- B</B>.社会救济
- C</B>.公力救济
- D</B>.自力救济
- E</B>.相互救济
- A</B>.房地产转让时,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所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
- B</B>.因企业被收购、兼并或合并,房地产权属随之转移的,属于房地产转让方式
- C</B>.以房地产抵债的,不属于房地产转让方式
- D</B>.房地产转让的实质是房地产权属发生转移
- A</B>.①②③④⑤⑥⑦
- B</B>.①②③④⑤⑥
- C</B>.①②③⑤⑥⑦
- D</B>.①③④⑤⑥⑦
- A</B>.1/2
- B</B>.2/3
- C</B>.80%
- D</B>.60%
- A</B>.2
- B</B>.3
- C</B>.4
- D</B>.5
- A</B>. 1995 年 1 月 1 日
- B</B>. 1999 年 1 月 1 日
- C</B>. 1990 年 4 月 1 日
- D</B>. 1994 年 1 月 1 日
- A</B>.房屋所有权人和该房屋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人,必须同属一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
- B</B>.房屋所有权人和该房屋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人,应该属两人,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
- C</B>.在办理产权登记时,如发现房屋所有权人与该房屋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人不属同一人时,应该追究法律责任,以刑法惩处
- D</B>.房地产是坐落在一定的自然地域上的可移动资产
- A</B>.基本前提
- B</B>.必要前提
- C</B>.基本条件
- D</B>.必要条件
- A</B>.50
- B</B>.90
- C</B>.100
- D</B>.150
- A</B>.住房公积金全部归职工个人所有,记入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用于建造、购买、翻建、大修和租赁自住住房
- B</B>.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是指每个设区城市依法成立一个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直属城市人民政府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事业单位,负责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作。
- C</B>.对新设立的单位应当自设立之日起2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 D</B>.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单位和职工可缴存住房公积金,但城镇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人员除外
- A</B>.施工单位
- B</B>.建设单位
- C</B>.监理单位
- D</B>.总承包单位
- A</B>.城镇房地产交易,包括各种所有制房屋的买卖、租赁、转让、抵押、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以及其他在房地产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经营活动,均属房地产交易活动管理的范围,其交易活动应通过交易所进行
- B</B>. 房地产交易管理是指政府设立的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以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房地产交易活动行使指导、监督等管理职能
- C</B>.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三种形式
- D</B>.房地产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
- A</B>.2-4
- B</B>.4-6
- C</B>.6-8
- D</B>.8-10
- A</B>.10%
- B</B>.20%
- C</B>.30%
- D</B>.40%
- A</B>.一
- B</B>.二
- C</B>.三
- D</B>.四
- A</B>.本代理
- B</B>.复代理
- C</B>.共同代理
- D</B>.法定代理
- A</B>.既包括直接损失,又包含精神损失等间接损失
- B</B>.不包括直接损失,只包含精神损失
- C</B>.不包括直接损失,也不包括精神损失
- D</B>.只应包含直接损失,不应包含精神损失等间接损失
- A</B>.①②③④⑤
- B</B>.①②③④
- C</B>.①②③⑤
- D</B>.①②④⑤
- A</B>.100
- B</B>.480
- C</B>.540
- D</B>.1000
- A</B>.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已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人身、行为、财产、名誉等形式制裁的行政行为
- B</B>.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人身、行为、财产、名誉等形式制裁的行政行为
- C</B>.行政处罚是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质的具体行政行为
- D</B>.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处罚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 A</B>.回赎
- B</B>.找贴
- C</B>.作绝
- D</B>.别卖
- A</B>.口头询问
- B</B>.书面询问
- C</B>.书面审查
- D</B>.开庭审查
- A</B>.《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 B</B>.《物业管理条例》
- C</B>.《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 D</B>.《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 A</B>.-3%
- B</B>.3%
- C</B>.-3.09%
- D</B>.3.09%
- A</B>.国务院
- B</B>.建设部或其授权的部门
- C</B>.人事部或其授权的部门
- D</B>.国土资源部或其授权的部门
- A</B>.1.60
- B</B>.3.00
- C</B>.4.25
- D</B>.5.525
- A</B>.财产权的静止状态体现为物权
- B</B>.财产权在运动状态中又表现为债权
- C</B>.财产权的静止状态体现为物权,在运动状态中又表现为债权
- D</B>.财产权的运动状态体现为物权
- A</B>.30,350
- B</B>.30,300
- C</B>.35,250
- D</B>.25,400
- A</B>.开标时间应当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之后的任一时间公开进行
- B</B>.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当参考标底
- C</B>.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但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主体、部分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
- D</B>.招标人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结果不必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
- A</B>.假冒和仿冒行为
- B</B>.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 C</B>.不正当销售行为
- D</B>.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A</B>.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向合资(作)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
- B</B>.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向合资(作)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申请
- C</B>.独资企业可以通过向企业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取得
- D</B>.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即通过投标买卖等方式取得
- A</B>.建设单位
- B</B>.房屋建筑所有人
- C</B>.建设单位和房屋建筑所有人
- D</B>.建设单位或房屋建筑所有人
- A</B>.绝对权
- B</B>.对世权
- C</B>.对人权
- D</B>.抵押权
- A</B>.1000
- B</B>.2500
- C</B>.5000
- D</B>.5250
- A</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此进行了更为明确的概括,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和房地产抵押两种形式
- B</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了 三 项基本制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房地产价格评估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房地产价格申报制度
- C</B>.房地产权利人转让房地产,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如实申报成交价,不得瞒报或作不实的申报
- D</B>.房地产权利人转让房地产 , 房地产抵押人依法拍卖房地产,应当向房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成交价格,由国家对成交价格实施登记审验后,才可办理产权转移手续,取得确定的法律效力
- A</B>.10
- B</B>.15
- C</B>.30
- D</B>.60
- A</B>.监理
- B</B>.工程监理
- C</B>.工程咨询
- D</B>.建设监理
- A</B>.96
- B</B>.98
- C</B>.102
- D</B>.103
- A</B>.人身自由罚
- B</B>.行为罚
- C</B>.行政记大过
- D</B>.财产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