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过渡方式
- B.安置地点
- C.过渡期限
- D.补偿金额
- A.货币安置方式
- B.安置房面积和地点
- C.搬迁期限
- D.搬迁过渡方式
- A.根据本市拆迁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货币补偿
- B.根据本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重新建设
- C.若进行货币补偿,由于缺少可比实例,采用成本法评估较为科学
- D.若进行货币补偿,由于缺少可比实例,采用收益法评估较为科学
- A.赵某
- B.李某
- C.赵某和甲公司其他一名协理陪同
- D.李某和赵某共同
- A.拍卖
- B.招标
- C.划拨
- D.转让
- A.甲公司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应向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选址意见书
- B.甲公司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前,应先向该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C.甲公司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应向该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D.甲公司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前,应先向该市规划丰管部门申领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在出让合同签订后,再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A.从6月2日起计算60日内
- B.从6月2日起计算90日内
- C.从10月10日起计算60日内
- D.从lo月10日起计算60日内
- A.更正登记
- B.异议登记
- C.变更登记
- D.初始登记
- A.交房时该市新建商品房的均价上涨了15%,所以甲企业有权调整房价
- B.王某实际总房价款应为131300元
- C.王某实际总房价款应为133900元
- D.王某实际总房价款应为135200元
- A.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
- B.房屋所有权更正登记
- C.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 D.房屋抵押权登记
- A.合同应由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
- B.李某可以以个人的名义与乙公司签订合同
- C.李某可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乙公司订立合同
- D.赵某在得到甲公司的授权后也可以与乙公司订立合同
- A.甲企业
- B.房产管理部门
- C.乙企业
- D.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 A.预售合同签订即不得再变更设计
- B.甲企业应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王某
- C.王某如选择退房应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书面通知甲企业
- D.王某如在通知到达之日起l0日内未予理会的,视同接受设计变更
- A.受理
- B.审核
- C.公告
- D.记载于登记簿
- E.发证
- A.最低收人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
- B.最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等普通商品住房
- C.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原则上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
- D.廉租住房可以从腾退的旧公有住房中调剂解决,也可以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兴建
- E.高收人家庭购买、租赁经济适用住房
- A.折现分割
- B.实物分割
- C.变价分割
- D.作价补偿
- E.转让分割
- A.房屋灭失
- B.涂改房屋权属证书
- C.土地使用权年限届满
- D.房屋他项权利终止
- E.房屋权属证书遗失
- A.意思表示真实
- B.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
-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D.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E.受胁迫者因胁迫而订立合同以及胁迫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
- A.发展目标
- B.发展规模
- C.土地利用
- D.发展方向
- E.空间布局
- A.地板
- B.墙体
- C.柱
- D.梁
- E.楼板
- A.耐潮湿
- B.防水
- C.有弹性
- D.耐火
- E.耐酸碱
- A.耐潮湿
- B.有较好的蓄热性
- C.不透水
- D.有弹性
- E.耐火
- A.面积
- B.位置
- C.权属
- D.界限
- E.形状
- A.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出口、入口、走廊、楼梯、房间、阳台等的布置和组合关系
- B.建筑物及其组成房间的名称、尺寸、定位轴线和墙厚
- C.建筑物的外观特征及凹凸变化
- D.走廊、楼梯的位置及尺寸
- E.门、窗的位置、尺寸及编号
- A.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总量指标
- B.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效益指标
- C.第一、二、__二=产业之间的比例等经济结构指标
- D.总人口规模等人口总量指标
- E.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 A.各项建筑物和工程施工设计与施工的规划设计
- B.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
- C.道路与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
- D.空间环境的规划要求
- E.居住区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地用地面积
- A.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 B.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
- C.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
- D.套内使用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
- E.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套内墙体面积
- A.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 B.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 C.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布局
- D.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
- E.编制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 D.地方性政府规章
- E.规范性文件和技术规范
- 31
-
房地产业可分为( )。
- A.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 B.房地产服务业
- C.房地产咨询业
- D.物业管理业
- E.房地产中介服务业
- A.房屋屋顶为斜面结构(坡屋顶)的,层高2m以下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
- B.全封闭阳台、有柱挑廊以底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 C.无柱挑廊外围水平投影超过其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 D.与室内不相通的类似于阳台、挑廊、檐廊的建筑,不计算建筑面积
- E.室外楼梯的建筑面积,按其在各楼层水平投影面积之和计算
- A.可以加快旧城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通过综合开发,避免分散建设的弊端,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
- B.可以扩大就业,特别是房地产经纪行业和物业管理行业,需要的从业人员较多
- C.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硬环境,吸引外资,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 D.可以改善人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
- E.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房地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生产要素,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
- A.房地产抵押制度
- B.房地产成交价格申报制度
- C.房地产转让制度
- D.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
- E.房地产价格评估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 A.申请人为法人,其他组织的,应当使用法定名称,由其他法定代表人申请
- B.申请人为自然人的,应当使用其身份证上的姓名
- C.夫妻共有的房屋,由夫妻共同申请
- D.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登记,由抵押人申请
- A.砖木结构
- B.砖混结构
- C.钢筋混凝土结构
- D.钢结构
- A.采光
- B.观望
- C.通风
- D.分隔
- A.公产
- B.公私共有产
- C.私产
- D.私产(部分产权)
- A.产权登记面积
- B.竣工面积
- C.使用面积
- D.合同约定面积
- A.法律是否规定合同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才能成立
- B.合同当事人是否互相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 C.合同当事人是否为从合同中得到的利益为支付代价
- D.合同是否必须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前提而存在
- A.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
- B.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运作、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决策、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
- C.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监督、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决策、银行专户存储、财政运作
- D.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监督、银行专户存储、财政运作
- A.要约的撤回,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
- B.要约的撤销,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约人使其丧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约的行为
- C.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的情形时,要约不得撤销
- D.要约的撤回与要约的撤销都是否定了已经发出去的要约,区别在于,要约的撤销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前,而要约的撤回则是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后
- A.口头形式
- B.书面形式
- C.数据电子文件形式
- D.视听材料形式
- A.混同
- B.免除
- C.抵消
- D.提存
- A.先期违约
- B.部分违约
- C.届期违约
- D.延期违约
- A.原土地使用人
- B.市、县人民政府
- C.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 D.市、县人民政府规划部门
- A.土地一级市场
- B.土地二级市场
- C.土地三级市场
- D.土地四级市场
- A.招标
- B.协议
- C.挂牌
- D.拍卖
- A.1
- B.2
- C.3
- D.4
- A.2009年2月底
- B.2009年3月底
- C.2010年2月底
- D.2010年3月底
- A.容积率为一定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 B.建筑密度为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
- C.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线
- D.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两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 A.200
- B.250
- C.300
- D.500
- A.5%
- B.8%
- C.10%
- D.15%
- A.《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 B.宏观分析、微观分析
- 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空间模型分析
- D.宏观分析、中观分析、微观分析
- A.总平面图
- B.建筑平面图
- C.建筑立面图
- D.建筑剖面图
- A.90
- B.100
- C.120
- D.150
- A.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 B.计算一半建筑面积
- C.计算少半建筑面积
- D.不计算建筑面积
- A.3
- B.5
- C.6
- D.8
- A.2万元
- B.4万元
- C.6万元
- D.8万元
- A.城市市区内
- B.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
- C.城市建成区内国有土地上
- D.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上
- A.房屋平面图
- B.装饰、设备标准
- C.合同补充协议
- D.产权登记的约定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行政规章
- D.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A.房屋勘察设计
- B.房地产开发经营
- C.物业管理
- D.房地产中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