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房地产主管部门
- B.业主
- C.售房单位
- D.房地产开发商
- E.房地产建设单位
- A.根据房屋实际使用年限,适时检查房屋共用部位的使用状况,需要维修,属于小修范围的,及时组织修复
- B.每2日巡查1次小区房屋单元门、楼梯通道以及其他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
- C.小区主出人口设有小区平面示意图,各组团、栋及单元(门)、户有明显标志
- D.对违反规划私搭乱建和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行为及时劝阻,并报告业主委员会和有关主管部门
- E.每3日巡查1次装修施工现场,发现影响房屋外观、危及房屋结构安全及拆改共用管线等损害公共利益现象的,及时劝阻并报告业主委员会和有关主管部门
- A.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
- B.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 C.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决定
- D.专项维修资金使用与续筹方案的决定
- E.业主大会的召开形式
- A.居委会
- B.业主委员会
- C.业主代表
- D.当地政府
- E.建设单位(包括公有住房出售单位)
- A.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共性和综合性
- B.物业管理服务受益主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
- C.物业管理服务的即时性和无形性
- D.物业管理服务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 E.物业管理服务的群众性和普遍性
- A.企业章程
- B.物业服务合同
- C.物业管理方案
- D.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 E.验资证明
- A.对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
- B.建立共用设施设备档案(设备台账),设施设备的运行、检查、维修、保养等记录齐全
- C.设施设备标志齐全、规范,责任人明确
- D.载人电梯24小时正常运行
- E.设备房保持整洁、通风,无跑、冒、滴、漏和鼠害现象
- A.公平
- B.公正
- C.公开
- D.协商
- E.诚实信用
- A.不允许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
- B.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中介服务机构执行业务
- C.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损害另一方当事人利益
- D.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 E.索取、收受委托合同以外的酬金或其他财物,或者利用工作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 A.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 B.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资料
- C.有关房屋产权权属的资料
- D.业主成员清册
- E.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 A.发展为重
- B.平衡利益
- C.自我管理
- D.优先保护全体业主利益
- E.保护弱者
- A.配套性
- B.借鉴性
- C.针对性
- D.过渡性
- E.操作性
- A.物业共同部位和共同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养护
- B.物业管理区域内绿化、清洁的维护
- C.为业主提供专项服务业务委托
- D.物业装饰装修管理服务
- E.专项维修资金的代管服务
- A.甲乙双方和物业使用人的违约责任
- B.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违约责任
- C.共同约定的免责条款
- D.甲乙双方和业主的违约责任
- E.共同约定的责任条款
- A.真实性
- B.合法性
- C.合理性
- D.有效性
- E.一致性
- A.公民
- B.法人
- C.机关
- D.政党
- E.其他社会组织
- A.诚恳待人、服务热情
- B.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能
- C.尽职尽责胜任本职工作
- D.守法经营
- E.奋发努力、坚韧不拔
- A.占有权
- B.使用权
- C.收益权
- D.处分权
- E.监督权
- A.有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收费情况
- B.有权对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合同的情况提出批评与建议
- C.有权查询物业服务企业在履行合同中形成的有关物业管理事项的各项档案材料
- D.有权了解业主委员会所作出的各项决定的理由
- E.有权制止并要求业主委员会纠正其不符合法律或者规约的行为
- A.服务内容、服务标准
- B.服务成本、经营利润
- C.收费项目、收费依据
- D.收费标准
- E.物业服务企业名称
- A.1:0.5
- B.1:0.5
- C.1:0.3
- D.1:0.7
- A.房屋管理部门
- B.规划管理部门
- C.公安管理部门
- D.市政管理部门
- A.业主到会讨论
- B.书面征求业主意见
- C.书面投票表决
- D.以业主大会议事规则规定为准
- A.有利于解决前期物业管理期间业主大会缺位情况下的物业共有部分验收接管问题
- B.有利于保障业主和物业共有部分的产品质量
- C.有利于降低物业服务成本
- D.有利于减少因承接查验责任不清引发的物业纠纷
- A.客户调查
- B.市场调查
- C.居民调查
- D.企业调查
- A.企业实际具备的条件确定资质等级
- B.企业实际具备的条件确定资质等级,并设一年暂定期
- C.最低等级确定,并设一年暂定期
- D.企业实际具备的条件确定资质等级,并设二年暂定期
- A.20%
- B.30%
- C.40%
- D.50%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A.契约
- B.管理
- C.法律
- D.约定
- A.承揽合同
- B.物业服务合同
- C.委托合同
- D.居问合同
- A.使用人
- B.所有人
- C.权利人
- D.责任人
- A.共同使用、共同协商、共同维护
- B.有利使用、共同协商、公平合理
- C.有利使用、团结互助、平等协商
- D.合理使用、团结互助、共同协商
- A.房地产咨询
- B.房地产价格评估
- C.房地产经纪
- D.房地产融资贷款
- A.70%
- B.75%
- C.80%
- D.90%
- A.房地产咨询
- B.房地产价格评估
- C.房地产经纪
- D.房地产代理
- A.房地产企业
- B.政府
- C.物业管理部门
- D.物业服务企业
- A.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 B.区域政府主管部门
- C.国家政府主管部门
- D.城市规划部门
- A.3
- B.5
- C.12
- D.24
- A.货币化
- B.市场化
- C.专业化
- D.社会化
- A.物业
- B.物业管理
- C.物业管理内容
- D.物业服务内容
- A.相关性原则
- B.合法性原则
- C.对应性原则
- D.合理性原则
- A.服务标准
- B.管理标准
- C.监督标准
- D.计划标准
- A.10%
- B.15%
- C.20%
- D.30%
- A.城市规划部门
- B.政府主管部门
- C.业主大会
- D.政府规划部门
- 45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物业服务收费,政府对合同约定价格不予干涉
- B.实行包干制物业服务收费,无论收费率高低或物价波动,物业服务企业盈亏自负
- C.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业主大会聘请专业机构对物业资金收支情况进行核算
- D.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
- A.业主
- B.业主委员会
- C.业主大会
- D.社区居委会
- A.物业管理区域
- B.业主委员会
- C.户门号
- D.楼幢
- A.持续性
- B.即时性
- C.长期性
- D.综合性
- A.保修期满后
- B.保修期满前
- C.竣工验收后
- D.业主人住后
- A.1991
- B.1992
- C.1993
- D.1994
- A.2名
- B.3名
- C.4名
- D.5名
- A.15
- B.20
- C.25
- D.30
- A.1995
- B.1996
- C.1997
- D.1998
- A.40%
- B.50%
- C.60%
- D.70%
- A.建筑单位的保修责任
- B.业主装饰装修房屋的约定
- C.建设单位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解决办法
- D.建设单位应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的资料
- A.建设单位
- B.物业服务企业
- C.全体业主
- D.物业主管部门
- A.市场化
- B.商品化
- C.社会化
- D.非市场化
- A.合同
- B.协议
- C.约定
- D.规定
- A.决策权
- B.知情权
- C.监督权
- D.管理权
- A.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被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 B.实质是房地产权属发生转移
- C.张三的房屋转为李四所有,就是房地产转让
- D.转让后房屋为张三所有,房基地使用权为李四所有
- A.省、区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 B.区、县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 C.省、区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D.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A.物业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
- B.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
- C.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定业主委员会其他委员
- D.区、县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指定业主代表
- A.市政主管部门代表
- B.业主委员会委员
- C.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
- D.招标人代表
- A.民事法律
- B.刑事法律
- C.行政法律
- D.责任法律
- A.房地产公司
- B.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C.政府行政主管部门
- D.房地产权属机关
- A.责任人
- B.所有人
- C.使用人
- D.房地产开发商
- A.房屋所有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变更的
- B.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或者房屋名称变更的
- C.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
- D.所有权人之间分割、合并房屋的
- A.邻里关系
- B.和睦相处关系
- C.合同关系
- D.财产共有与共同管理关系
- A.房地产企业规定
- B.政府规定
- C.行政管理部门规定
- D.城市规划部门规定
- A.决策权
- B.管理职能
- C.管理权
- D.监督权
- A.1
- B.2
- C.3
- D.6
- A.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 B.办公费用
- C.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 D.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
- A.变更登记
- B.转移登记
- C.初始登记
- D.注销登记
- A.国务院
- B.建设部
- C.人事部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长期性
- B.一次性
- C.风险性
- D.过渡性
- A.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B.项目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C.项目规划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D.项目规划书、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A.新建房屋进行的初始登记
- B.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后,地上房屋纳入城市房屋管理范围所进行的初始登记
- C.房屋进行二次交易后的初始登记
- D.城市国有土地上少量从未办理过登记的房屋所进行的初始登记
- A.协助做好救助工作
- B.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
- C.组织相邻人员团结互助
- D.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 79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业主可以书面委托家属或亲朋代理行使业主大会投票权
- B.业主大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告知相关的居民委员会
- C.成立业主大会是以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只成立一个业主大会
- D.经业主委托授权,业主家庭成员可以参加业主委员会委员的竞选
- A.合理
- B.公开
- C.公平
- D.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