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房屋共用部位必要的装饰,由受益的房屋所有人按份额比例分担
- B.各层共用楼梯,由房屋所有人按份额比例分担
- C.共有墙体的修缮按两侧均分后,再由每侧房屋所有人按份额比例分担
- D.可上人屋盖,由修缮所及范围覆盖下各层的房屋所有人按份额比例分担
- E.楼盖的修缮,其楼面与顶棚部位,由所在层房屋所有人负责
- A.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
- B.权属无争议的房地产
- C.列人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
- D.已依法公告列人拆迁范围的房地产
- E.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
- A.书面租赁合同
- B.房屋所有权证书
- C.私有房屋出租人须持房屋所有权证
- D.私有房屋出租人须持居民身份证、户口簿
- E.当事人的合法证件
- A.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向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招标,并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
- B.建设单位应当向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真实、准确、齐全的建设工程原始资料
- C.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后,可以开始施工
- D.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 E.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
- A.累计完成与此相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额
- B.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4年以上
- C.连续4年建筑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 D.工程技术、财务、统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以上职标
- E.未发生过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 A.自然环境
- B.资源条件
- C.历史情况
- D.现状特点
- E.文化素质
- A.购领
- B.使用
- C.保存
- D.处理
- E.核销
- A.申请注销注册
- B.被依法撤销注册
- C.有违法行为
- D.被吊销物业管理资质证书
- E.造成物业管理项目重大责任事故或者受到刑事处罚
- A.取得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土建类中专学历,工作满10年,其中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满8年
- B.取得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土建类中专学历,工作满6年,其中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满4年
- C.取得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土建类硕士学位,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满2年
- D.取得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土建类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工作满3年
- E.取得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土建类博士学位,从事物业管理工作满1年
- A.有利于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对维护建设单位、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正当权益,避免矛盾纠纷,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 B.可以督促建设单位根据规划设计标准和售房约定,对建设单位的越权行为予以处分
- C.重视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建设,对提高建设质量,保障业主财产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D.可以弥补前期物业管理期间业主大会缺位的弊端,加强物业建设与物业管理的衔接,保障开展物业管理的必备条件
- E.在新老物业服务企业交接时进行承接查验,有利于界定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管理责任
- A.居民委员会
- B.物业主管部门
- C.业主大会
- D.业主委员会
- E.物业服务企业
- A.存取
- B.收取
- C.使用
- D.续筹
- E.代管
- A.条件
- B.分级
- C.申请
- D.审核
- E.动态管理
- A.进行管制
- B.进行罚款
- C.予以制止
- D.批评教育
- E.责令限期改正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 B.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 C.小区内居民人均收人
- D.原始凭证与账册
- E.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 A.不利于物业服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 B.制约了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的监督权和选择权
- C.固定价标准不客观产生大量矛盾
- D.政府核定物业服务收费标准阻碍了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
- E.收费率偏低时,容易导致物业服务企业亏损
- A.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权属问题
- B.房屋装饰装修问题
- C.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问题
- D.占用、挖掘物业管理区域内的道路、场地问题
- E.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改变用途问题
- A.普通商品房
- B.写字楼
- C.经济适用房
- D.商业大厦
- E.廉租房
- A.民主协商
- B.平衡利益
- C.自我管理
- D.自我处分
- E.自由举报
- A.总登记
- B.初始登记
- C.转移登记
- D.变更登记
- A.培训教学费用
- B.岗位必备知识
- C.培训教学考核难度
- D.岗位必备能力
- E.培训教学计划
- A.抵押权人请求中止的够及时履行债务,并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 B.抵押人申请愿意并证明能够及时履行债务,并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 C.发现被拍卖抵押物无权属争议的
- D.诉讼或仲裁中的抵押房地产
- A.转移登记
- B.变更登记
- C.他项权利登记
- D.注销登记
- A.公安机关
- B.登记机关
- C.民政机关
- D.物业管理部门
- A.共用部位与自用设施设备
- B.自用部位与自用设施设备
- C.共用部位与共用设施设备
- D.自用部位与共用设施设备
- A.房地产开发商
- B.人民政府
- C.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A.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
- B.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 C.房地产抵押存只存在在建工程抵押的情况
- D.以房地产作抵押物是抵押担保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内容
- A.总登记
- B.初始登记
- C.转移登记
- D.变更登记
- A.政府定价
- B.自主定价
- C.政府指导价
- D.市场调节价
- A.房地产价格评估
- B.房地产经纪
- C.房地产咨询
- D.房地产投资
- A.自主定价
- B.政府定价
- C.政府指导价
- D.市场调节价
- A.划拨
- B.分配
- C.非法占地
- D.租赁
- A.10
- B.20
- C.30
- D.40
- A.15
- B.20
- C.25
- D.30
- A.10
- B.20
- C.30
- D.40
- A.前期工作阶段
- B.建设设计阶段
- C.建设阶段
- D.决策分析阶段
- A.5
- B.15
- C.20
- D.25
- A.酬金制
- B.包干制
- C.借贷制
- D.限期制
- A.业主委员会
- B.居委会
- C.业主大会
- D.物业服务企业主管部门
- A.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
- B.建筑区划内的绿地丈道路的土地所有权归业主所有
- C.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地、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 D.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奋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
- A.业主
- B.建设单位
- C.物业服务企业
- D.物业管理部门
- A.10%
- B.20%
- C.30%
- D.40%
- A.市场完善和优化制度
- B.市场管理和准人制度
- C.市场监督和管理制度
- D.市场准人和清出制度
- A.合同当事人与物业的基本情况
- B.物业服务内容与质量
- C.物业服务收费标准
- D.物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
-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
-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
-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
- D.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
- A.2个月
- B.3个月
- C.6个月
- D.1年
- A.能承担民事义务
- B.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 C.有公共活动场所
- D.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
- A.申请表
- B.押金
- C.投标书
- D.定金
- A.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B.业主委员会
- C.建设单位
- D.物业服务企业
- A.10
- B.20
- C.30
- D.40
- A.多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20%、高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30%
- B.多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30%、高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20%
- C.多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20%、高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20%
- D.多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30%、高层住宅不低于售房款的30%
- A.政府控制
- B.市场优化
- C.监督管理
- D.市场准人
- A.业主
- B.物业服务管理部门
- C.物业服务企业
- D.物业服务企业会同业主
- A.新建现售商品房项目应当在现售前30日完成
- B.预售商品房项目应当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完成
- C.非出售的新建物业项目应当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完成
- D.非出售的新建物业项目应当在交付使用前90日完成
- A.物业服务项目
- B.投标人资格
- C.物业管理用房的配备情况
- D.招标人名称
- A.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
- B.房屋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物业服务企业主管部门
- D.人民检察院
- A.10
- B.20
- C.30
- D.40
- A.政府主管部门
- B.物业管理机构
- C.建设部附属机构
- D.社会中介组织
- A.出租的地下车库
- B.电暖设施
- C.池井
- D.水泵
- A.产生造价最小
- B.业主认为方便
- C.物业服务企业指定
- D.占地面积最小
- A.中介机构
- B.房屋所有人
- C.建设单位
- D.业主委员会
- A.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 D.住建部
- A.业主和业主
- B.业主和居民委员会
- C.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
- D.居民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
- A.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继续履行
- B.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 C.物业服务合同与前期物业合同共同履行
- D.物业服务合同与前期物业合同终止
- A.公开原则
- B.收费与服务水平相适应原则
- C.合理原则
- D.经济原则
- A.物业服务企业
- B.业主
- C.个人
- D.他人和社会公共
- A.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前景
- B.业主不为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成本着想
- C.现实物业管理市场情况
- D.目前国家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约束和管理
- A.20%
- B.30%
- C.40%
- D.50%
- A.1
- B.2
- C.3
- D.5
- A.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的计提基数按照核定的相应工资水平确定
- B.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的计提比例按当地政府规定比例确定,超过规定计提比例的应计人定价成本
- C.医疗保险费用应在社会保险费中列支,不得在其他项目中重复列支
- D.其他应在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的费用,也不得在相关费用项目中重复列支
- A.业主与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之间是供用水、电、气、热、通信、有线电视的合同关系
- B.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是物业服务合同关系,物业服务企业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
- C.物业服务企业有权向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收取报酬,也可以向业主收取一定费用
- D.业主应当支付水、电、气、热、通信、有线电视费和物业服务费用
- A.《住宅质量保证书》
- B.《装饰装修方案》
- C.《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合同》
- D.(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
- A.65%
- B.75%
- C.85%
- D.95%
- A.保证民事责任的承担
- B.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 C.保护全体业主利益
- D.确保合法权益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B.维护社会安定
- C.提高居住质量
- D.促进经济增长
- A.建设单位
- B.业主
- C.业主大会
- D.业主委员会
- A.《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
- B.《物业管理条例》
- C.《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标准》
- D.《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 A.社会化
- B.专业化
- C.市场化
- D.商业化
- A.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 B.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
- C.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增加就业
- D.实施物业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政局稳定
- A.实行住房商品化制度
- B.国家木力发展商品房销售
- C.住房投资由国家和国有企业统包
- D.采取福利型的行政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