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审查合同的期限是否符合要求
- B.审查租赁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及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租赁政策
- C.审查是否按规定缴纳了有关税费
- D.审查出租的房屋是否是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房屋
- E.审查租赁合同的内容是否齐全、完备
- A.可能面积的组合
- B.寻租者经营业务的性质
- C.寻租者将来扩展办公室面积的计划
- D.寻租者将办公室集中布置
- E.寻租者能否组合出一个独立的出租单元
- A.投入资金的安全性
- B.期望收益的可靠性
- C.投资项目的流动性
- D.资产管理的复杂性
- E.市场区域的结构性
- A.基础设施状况
- B.新产品开发能力
- C.产业与结构布局
- D.金融支持力度
- E.利率和通货膨胀
- A.依照有关法律进行登记注册
- B.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经营
- C.以营利为目的
- D.是社会组织
- E.具有法人资格
- A.得出财务报告分析结论
- B.提出可行的措施建议
- C.搜索整理财务报告分析资料
- D.编写财务报告分析报告
- E.确立财务报告分析标准
- A.物业债券管理项目评价
- B.政府评价
- C.社会评价
- D.企业集团内部评价
- E.企业自我诊断评价
- A.保险合同是一种要式合同
- B.保险合同是一种附合合同
- C.保险合同是一种非要式合同
- D.保险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
- E.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
- A.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
- B.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3%计算
- C.工会基金按工资总额的2%计算
- D.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计算
- E.福利基金按工资总额的17%计算
- A.防范、分散或转移风险的费用
- B.风险的经济成本
- C.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及处理费用
- D.风险所带来的相关责任
- E.风险的社会成本
- A.物业描述,旨在界定管理对象及其范围
- B.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确定服务费用的收费依据和标准
- C.合同期限,旨在界定合同双方责任和权力存续的时间
- D.管理者的权力范围,旨在清晰界定物业经营管理企业在提供服务的过程
- E.管理者的责任,旨在清晰界定物业经营管理服务具体工作内容及标准
- A.报告整体分析
- B.明确财务报告分析目的
- C.制订财务报告分析计划
- D.确立财务报告分析标准
- E.搜索整理财务报告分析资料
- A.流动性差
- B.投资数额巨大
- C.投资回收期较长
- D.需要专门的知识和经验
- E.影响投资者的资信等级
- A.不同的物业价格影响因素,引起物业价格变动的期限是不尽相同的
- B.不同的物业价格影响因素,引起物业价格变动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
- C.不同的物业价格影响因素,与物业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是不尽相同的
- D.有些物业价格影响因素对物业价格的影响与时间直接有关
- E.某些物业价格影响因素对物业价格的影响可以用数学公式或数学模型来量化
- A.建筑物管理计划
- B.财务收支计划
- C.租赁计划
- D.物资装备计划
- E.物业运行绩效评估及与业主沟通计划
- A.即期消费损失值
- B.投资利润率
- C.收益现值
- D.通货膨胀率
- E.风险因素
- A.现场考察
- B.制定投标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 C.准时递交标书
- D.索取、分析招标文件、资料
- E.讨论确定物业管理费价位
- A.建筑安全系统
- B.位置
- C.交通方便性
- D.声望或形象
- E.建筑形式
- A.搜集交易实例
- B.选取可比实例
- C.对可比实例成交价格进行处理
- D.建立价格可比基础
- E.求取比准价格
- A.60%~70%
- B.60%~80%
- C.70%~80%
- D.70%~85%
- A.租赁方式
- B.信贷规模
- C.贷款方式
- D.利率水平
- E.金融创新
- A.自由市场经济
- B.计划经济
- C.价格机制
- D.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
- A.系统化
- B.多元化
- C.多样化
- D.经济全球化
- A.风险程度
- B.立场
- C.物业价格
- D.假设前提
- 25
-
已知某出租公寓的年有效毛租金收入为100万元,年运营费用为30万元,如果租金收入和运营费用在未来30年的经营期内分别以每年3%和2%的速度增长,折现率为8%,则该出租公寓的净运营收益现值为( )万元。
- A.507.35
- B.863.26
- C.968.42
- D.1107.57
- A.实名制和包干制
- B.包干制和酬金制
- C.实名制和酬金制
- D.包干制和收益制
- A.房屋租赁转移房屋权属中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 B.承租人拥有的是房屋的处分权和最终收益权
- C.出租人拥有房屋的占有权、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
- D.房屋租赁权属的转移是有期限的
- A.费用的经济内容
- B.成本的经济性质
- C.经济用途
- D.与业务量的关系
- A.客户关系管理计划
- B.客户关系管理思想
- 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D.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 A.宏观经济分析
- B.行业分析
- C.投资选择
- D.准投资的物业分析
- A.454.0
- B.359.6
- C.328.5
- D.317.1
- A.一致性、完整性、复合性
- B.复合性、一致性、完整性
- C.完整性、复合性、一致性
- D.一致性、复合性、完整性
- A.招标方有较大的选择范围
- B.具有一定局限性
- C.可保证投标公司有相关的资质条件和足够的经验
- D.拥有较强竞争力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竞标
- A.每平方米租金
- B.总营业额
- C.固定价格
- D.净利润
- A.保险价值一般是以重建、重置成本计算,不考虑市场价值
- B.赔偿额一般是根据保险标的来赔偿
- C.多种保险会得到一重赔偿
- D.借意外来牟利
- A.8.06%
- B.8.66%
- C.9.34%
- D.9.49%
- A.危险系数
- B.危险因素的大小
- C.承保范围
- D.承保期限
- A.确定所需的保险
- B.购买保险
- C.分析保单条款
- D.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的确定
- A.占有权的用途
- B.所有权的性质
- C.占有权的方式
- D.所有权的方式
- A.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 B.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贬值
- C.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和损坏
- D.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
- A.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市场结构基本合理,平均价格基本稳定
- B.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市场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差基本稳定
- C.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政府指导价格基本稳定
- D.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 A.对外出租的期限和租金
- B.对外出租的面积和租金
- C.对外出租的面积和租赁方式
- D.对外出租的期限和租赁方式
- A.定量指标评议参考标准
- B.定性指标评议参考标准
- C.静态指标评议参考标准
- D.动态指标评议参考标准
- A.租金标准
- B.租赁范围
- C.租赁规模
- D.租赁期限
- A.在城市建设初期,主要在市中心集中建设
- B.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区面积的扩大,开始建设地方性的购物中心
- C.由于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不畅、地价昂贵等问题,设在郊外交通要道的购物中心纷纷兴建
- D.城市人口向郊区卫星城镇分流,出现了所谓的“城市空心化”现象,新的社区性的商业中心建设后来居上
- A.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 B.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 C.企业同其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 D.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 A.保险费=累计赔偿限额×适用费率
- B.保险费=每次事故赔偿限额×适用费率
- C.保险费=场地占有面积×单位面积保险费
- D.保险费=赔偿限额×事故发生次数×单位保险费
- A.第一类有形磨损
- B.第二类有形磨损
- C.第一类无形磨损
- D.第二类无形磨损
- A.物业资产保值率和升值率最大化
- B.物业所有人与使用人满意率最大化
- C.收益部分使用率最大化
- D.物业资本价值最大化
- A.均价
- B.保留价
- C.标价
- D.成交价
- A.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
- B.是企业年末利润总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
- C.是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
- D.是企业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同年末利润总额的比率
- A.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 B.例外管理原则
- C.全面控制原则
- D.讲求经济效益原则
- A.物业估价既无收益又很少发生的交易
- B.物业市场发育不够或者类似物业交易实例较少
- C.在同一供求范围内并在估价时点的近期,存在着较多类似物业的交易
- D.以物业价格各构成部分的累加为基础来评估物业价值
- A. 27.85
- B. 70
- C.43.2
- D.35.53
- A.运营费用
- B.经营现金流
- C.准备金
- D.收租损失
- A.趋势分析
- B.现状分析
- C.潜力分析
- D.专业分析
- A.经济用途
- B.与业务量的关系
- C.经济性质
- D.计算依据
- A.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和消费习惯
- B.市政公用和公建配套设施完备的程度
- C.周围土地利用情况和环境
- D.交通、通信的方便程度
- A.客户关系管理计划
- B.客户关系管理思想
- C.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D.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 A.分流原则、层次原则、简捷原则
- B.分流原则、等级原则、简捷原则
- C.分流原则、层次原则、主次原则
- D.分流原则、等级原则、主次原则
- A.区位状况调整、权益状况调整和实物状况调整
- B.交易状况调整、权益状况调整和实物状况调整
- C.区位状况调整、交易状况调整和实物状况调整
- D.区位状况调整、权益状况调整和交易状况调整
- A.对政府的税收政策的调整
- B.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的预期
- C.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变化
- D.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
- A.市场法
- B.交易法
- C.成本法
- D.估算法
- A.房地产虚假的泡沫繁荣
- B.银行货币资金运动的中断
- C.金融机构直接投资房地产
- D.经济周期变化
- A.租金的内涵
- B.租金的期限
- C.租金的性质
- D.租金的模式
- A.资本支出预算
- B.长期预算
- C.年度运营预算
- D.财务收支预算
- A.经营亏损挂账比率是企业经营亏损挂账额与年末利润总额的比率
- B.经营亏损挂账比率能够深入反映企业资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C.运用该指标可以暴露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 D.该指标越小越好,零是最佳状态
- A.生产费用
- B.销售费用
- C.经营费用
- D.管理费用
- A.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状况
- B.投资收益率的目标
- C.可接受的最低租金水平
- D.物业本身的状况及其所处的位置
- A.价值形态
- B.收入形态
- C.产品形态
- D.生产形态
- A.6
- B.12
- C.18
- D.24
- A.比率分析法
- B.比较分析法
- C.水平分析法
- D.垂直分析法
- A.射幸合同
- B.双务有偿合同
- C.附合合同
- D.要式合同
- A.定额控制
- B.总额控制
- C.差额控制
- D.周期控制
- A.同类零售店聚集理论
- B.中心地理论
- C.需求的外部效应理论
- D.供应的内部效应理论
- A.介绍物业管理要点和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和费用
- B.介绍本物业服务企业以前管理过或正在管理的物业名称、地址、数量
- C.分析住用人对此类物业及管理上的期望、要求等
- D.介绍对改善物业环境的方法,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设想
- A.风险报酬率
- B.安全利率
- C.无风险报酬率
- D.市场收益率
- A.资金筹集
- B.资金运用
- C.资金收回
- D.资金分配
- A.物业经营计划
- B.物业资金管理工作
- C.物业控制计划
- D.物业经营管理工作
- A.风险识别
- B.风险评估
- C.风险控制
- D.风险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