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搜集并验证与估价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有关的数据资料
- B.预测估价对象的未来收益
- C.求取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
- D.选用适宜的收益法公式计算出收益价格
- E.减去折旧求取物业价格
- A.某一物业的投资价值,是指某个特定的投资者基于个人的需要或意愿,对该物业所评估出的价值
- B.某一物业的市场价值,是指该物业对于一个典型的投资者的价值
- C.市场价值是客观的、非个人的价值
- D.投资价值是建立在主观的、个人因素基础上的价值
- E.在某一时点,投资价值是唯一的
- A.定期租赁
- B.意愿租赁
- C.公房租赁
- D.自动延期租赁
- E.私房租赁
- A.区域购物中心
- B.市级购物中心
- C.地区购物商场
- D.休闲度假中心
- E.工业写字楼
- A.百分比租金通常以每月每平方米为基础计算,但具体可以按月或季度支付
- B.基础租金又称最低租金,常以年总营业额为基础计算
- C.基础租金是业主获取的、与租户经营业绩(营业额)不相关的一个最低收入
- D.百分比租金以零售商的营业额为基数,其数量可能在每个月之间有较大的波动
- E.百分比租金常常作为基础租金的附加部分
- A.资产负债表揭示了企业拥有并可利用的经济资源
- B.资产负债表揭示了企业负债的水平与构成
- C.资产负债表有助于评估企业的获利能力
- D.资产负债表表明了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多少、构成状况等
- E.资产负债表有助于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信息
- A.书面租赁合同
- B.房地产权证
- C.房屋所有权证
- D.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文件
- E.当事人的合法证件
- A.工程隐患风险
- B.保安防范风险
- C.设备运行风险
- D.社会安全风险
- E.消防防范风险
- A.服务满意度
- B.物业经济指标
- C.物业品牌化
- D.物业计划指标
- E.物业现代化
- A.价格优势
- B.良好的声誉
- C.物业本身的素质
- D.防范机制的建立
- E.经济实用
- A.管理型物业服务企业
- B.复合型物业服务企业
- C.专业型物业服务企业
- D.服务型物业服务企业
- E.综合型物业服务企业
- A.权属有争议的
- B.国家授权管理和经营的
- C.属于违章建筑的
- D.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所有权的
- E.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 A.政府评价
- B.社会评价
- C.企业集团外部评价
- D.企业自我诊断评价
- E.物业资产管理项目评价
- A.公司管理
- B.现场作业
- C.现场管理
- D.资产管理
- E.设施管理
- A.物业管理和设施管理定位在现场操作层面的管理
- B.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公司是为租户提供及时的服务
- C.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会努力地分散投资,以减少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
- D.为了实现投资者所拥有的房地产资产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三个层次的物业经营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协调,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地调整经营策略
- E.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公司必须协调不同的资产管理公司,以平衡整个投资组合的现金流需求
- A.建立详细的租户档案
- B.租金缴交的管理
- C.租赁期内的服务
- D.数据统计与分析
- E.系统化服务
- A.基本指标计分方法
- B.修正指标计分方法
- C.评议指标计分方法
- D.偏差指标计分方法
- E.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计分方法
- A.服务满意度
- B.客户满意度
- C.物业品牌化
- D.物业经济指标
- E.物业技术指标
- A.投资项目的流动性
- B.投入资金的安全性
- C.资产管理的复杂性
- D.期望收益的可靠性
- E.经营方式的灵活性
- A.调整
- B.回避
- C.自担或保留
- D.预防与控制
- E.转移
- A.2325
- B.2500
- C.2625
- D.2763
- A.实现业主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 B.实现物业各期净收益最大化
- C.实现房地产价值最大化
- D.使投资者财富最大化
- A.位置固定性或不可移动性
- B.寿命周期长
- C.适应性
- D.各异性
- A.战略方针
- B.租金水平
- C.产业政策
- D.初始组合
- A.居住物业
- B.写字楼项目
- C.商业零售物业
- D.工业或仓储物业
- A.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 B.有利于制约企业追求短期利益行为的倾向
- C.对于上市企业,短期内很容易准确衡量企业的实际价值
- D.对于非上市企业,只能通过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
- A.正确的经营管理策略是基础
- B.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设计是前提
- C.良好的现状分析是保证
- D.精确的费用测算是根本
- A.竞争性
- B.地区性
- C.依赖性
- D.安全性
- A.目前和未来所提供空间的满足感
- B.物业管理师对未来租户需求的了解程度
- C.所需支付费用的承受能力
- D.业主对物业质量要求的程度
- A.经营目标
- B.管理目标
- C.服务目标
- D.发展目标
- A.3180
- B.3260
- C.2760
- D.3191
- A.1
- B.2
- C.3
- D.4
- A.灭失量
- B.空置量
- C.新竣工量
- D.销售量
- A.权益和混合
- B.抵押和混合
- C.权益和抵押
- D.综合和抵押
- A.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
- B.业主大会与物业服务企业
- C.建设单位与物业服务企业
- D.业主委员会与建设单位
- A.基础租金
- B.附加租金
- C.市场租金
- D.百分比租金
- A.策略与运行管理
- B.现场管理
- C.物业资产管理
- D.改进管理
- A.做好招标方考察准备
- B.现场考察
- C.讨论确定物业管理费价位
- D.准时递交标书
- A.投标书的编制
- B.投标决策
- C.报送投标书
- D.参加开标及答辩会
- A.市场租金高于基础租金
- B.市场租金低于基础租金
- C.市场租金等于基础租金
- D.市场租金和基础租金的高低无法比较
- A.直接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
- B.间接地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
- C.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或参与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
- D.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或参与房地产开发营销活动的行为
- A.事先确定投资方针和政策
- B.加强投资分析
- C.构建投资组合
- D.进行投资组合的绩效评估
- A.91.52
- B.92.45
- C.93.25
- D.94.12
- A.名义利率比实际利率更能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 B.名义利率越大,计息周期越长,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距就越小
- C.当每年计息周期数m=1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 D.当每年计息周期数m>;1时,名义利率大于实际利率
- A.市场目标
- B.公司目标
- C.管理目标
- D.投资目标
- A.制定投资方针和政策
- B.投资分析
- C.投资组合的构建
- D.投资组合的调整
- A.物业经营管理规划
- B.物业经营管理计划
- C.物业经营管理决策
- D.物业经营管理预测
- A.租金调整
- B.租金收入
- C.房屋保险赔偿
- D.租金方案的实施
- A.保险人
- B.投保人
- C.受益人
- D.被保险人
- A.买卖价格
- B.租赁价格
- C.服务价格
- D.市场价格
- A.向社会发布招标公告
- B.编制一套招标文件
- C.成立评标委员会
- D.发放招标文件及有关设计图纸、技术资料等
- A.利润最大化
- B.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 C.股东财富最大化
- D.每股利润最大化
- A.商品租金
- B.市场租金
- C.成本租金
- D.福利租金
- A.资产负债表
- B.利润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成本报表
- A.市场法
- B.成本法
- C.收益法
- D.内插法
- A.同样数额的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 B.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资金的增值特性使其具有时间价值
- C.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资金的时间价值体现为放弃即期消费的损失所应得到的补偿
- D.资金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率的大小
- A.风险识别
- B.风险评估
- C.风险控制
- D.风险调整
- A.包干制
- B.酬金制
- C.合同制
- D.备案制
- A.有效毛收入
- B.潜在毛租金收入
- C.实际租金收入
- D.其他收入
- A.社会
- B.政治
- C.经济
- D.金融
- A.策略与运行管理
- B.现场管理
- C.组合投资管理
- D.设施管理
- A.要式合同
- B.商议合同
- C.有偿合同
- D.射幸合同
- A.100%
- B.120%
- C.150%
- D.200%
- A.市场调研结果
- B.有足够的信息可用
- C.对市场分析判断
- D.了解市场行情
- A.物业管理
- B.设施管理
- C.房地产资产管理
- D.房地产组合投资管理
- A.物业的空置水平
- B.物业的新旧程度
- C.企业的财务状况
- D.市场的供求状况
- A.流动比率
- B.速动比率
- C.资产损失比率
- D.长期资产适合率
- A.修理
- B.现代化技术改造
- C.更换
- D.重装
- A.物业的现货价格是指以现状物业为交易标的的价格
- B.当为建筑物巳建成的物业时,即为期房价格(含土地价格)
- C.物业的期货价格是指以未来状况的物业为交易标的的价格,其中最常见的是期房价格(含土地价格)
- D.期房价格是指以目前尚未建成而在将来建成的房屋(含土地)为交易标的的价格
- A.160
- B.240
- C.320
- D.480
- A.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都可以采用成本法来评估
- B.评估市场价值所采用的折现率,应是与该物业的风险程度相对应的社会最低报酬率
- C.评估投资价值所采用的折现率,应是某个特定的投资者所要求的一般报酬率
- D.在净收益方面.评估投资价值时通常要扣除所得税,而评估市场价值时通常不扣除所得税
- 72
-
物业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是从现金流人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收益的质量进行评价,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实际收益能力进行再次修正。一般而言,当企业本期净利润大于零时,该指标应当大于( )
- A.0.5
- B.1
- C.1.5
- D.2
- A.物业经济指标、资产运营水平和物业品牌化
- B.服务满意度、后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指标
- C.服务满意度、物业经济指标和物业品牌化
- D.物业经济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后续发展能力
- A.出租率
- B.入住率
- C.生产率
- D.收益率
- A.1月30日
- B.4月30目
- C.10月31日
- D.12月31目
- A.保险标的
- B.保险单
- C.保险金额
- D.保费
- A.专题分析
- B.现状分析
- C.潜力分析
- D.趋势分析
- A.成本估算
- B.成本预算
- C.成本控制
- D.成本结算
- A.15
- B.28
- C.30
- D.45
- A.销售收入
- B.补贴收入
- C.利息收入
- D.贷款本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