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临考提分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5

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临近因素
  • B.晕轮效应
  • C.自我意识因素
  • D.互补性因素
  • E.互动频率因素
7

运用差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其特点是( )

  • A.能加强在某个领域中的市场地位
  • B.总销售量会增加
  • C.能充分挖掘企业潜力
  • D.成本高
  • E.风险大
8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它的崛起与次级社会群体的兴起紧密相连,其特征是(  )

  • A.例行公事,形式主义
  • B.明确的职权等级
  • C.寡头统治
  • D.明确的规章制度
  • E.量才录员,按绩晋升
9

建筑石膏的特性包括( )

  • A.装饰性好
  • B.硬化体的可加工性能好
  • C.凝结硬化缓慢
  • D.防火性能良好
  • E.凝结硬化后空隙小、强度大
10

风险成本是指因为风险的存在和风险事故发生后人们所必须支出的费用和预期经济利益的减少,一般可分为(  )

  • A.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 B.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 C.风险损失的计划成本
  • D.风险损失的有形成本
  • E.风险损失的预防或控制成本
11

空气环境的好坏是以空气的(  )来衡量的。

  • A.新鲜程度
  • B.温度
  • C.湿度
  • D.气流速度
  • E.清洁度
12

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包括( )

  • A.维持企业的生存
  • B.履行社会责任
  • C.保持企业的服务能力
  • D.减轻和消除精神压力
  • E.生产能力的保持与利润计划的实现
13

人身保险具有的特点包括( )

  • A.人身保险是一种定额保险
  • B.从个体上说,人身保险具有变动性
  • C.人身保险的长期性
  • D.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以人与人的关系来确定,而不是以人与物或责任的关系来确定
  • E.人身保险的风险性
15

行政管理客体包括( )

  • A.行政机关
  • B.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某些垄断企业
  • C.国家事务
  • D.社会事务
  • E.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16

非营利性保险按经营主体不同、是否带有强制性分为(  )

  • A.政策性保险
  • B.社会保险
  • C.相互保险
  • D.合作保险
  • E.经济保险
17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

  • A.研究社会过程
  • B.研究社会文化
  • C.研究社会结构
  • D.研究社会行为
  • E.研究社会关系
18

属于执行计划职能时要做的工作有( )

  • A.拟订各种可行方案并进行选优
  • B.对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种要素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
  • C.对各个环节进行协调和很好地衔接
  • D.将计划指标加以分解
  • E.明确目标和责任,进行控制和考核
19

在智能建筑迅猛发展的背后,智能建筑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

  • A.重管理轻建设
  • B.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不健全
  • C.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低
  • D.生态、节能和保护环境方面重视不够
  • E.系统集成商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
20

空气的(  )是衡量空气中含氧比例的技术指标。

  • A.洁净程度
  • B.新鲜程度
  • C.气流速度
  • D.温度高低
21

关于物业管理法律事实的认识,不正确的有( )

  • A.物业管理法律事实引起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变动
  • B.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引起物业管理法律事实的变动
  • C.根据法律事实是否与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有关可划分为自然事实和行为事实两大类
  • D.根据法律事实是否与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有关可划分为事件与状态两大类
  • E.按有无内含引发法律关系易化的自觉意思可将当事人的行为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26

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部门是(  )

  • A.银行
  • B.财政局
  •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D.统计局
28

马斯洛在1943年所著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 )

  • A.双因素理论
  • B.三重需求理论
  • C.期望理论
  • D.需要层次理论
30

做出正确的决策的基本顺序是( ),拟定各种可行方案并进行选优,对选定的最优方案还应付诸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和信息反馈,以保证决策得以层层落实,并在实践中评价决策是否正确。

  • A.全面收集信息和资料,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进行科学预测
  • B.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全面收集信息和资料,进行科学预测
  • C.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进行科学预测,全面收集信息和资料
  • D.进行科学预测,全面收集信息和资料,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31

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唯一手段是通过(  )

  • A.行政命令
  • B.经济制裁
  • C.双向的信息传播
  • D.物质引诱
34

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 )

  • A.风险
  • B.损失
  • C.获利
  • D.可保财产
35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中“社会强制性“是指(  )

  • A.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影响和作用于周围的环境
  • B.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时常表现出无意识地、被动地、潜移默化地被周围的人们和环境所塑造
  • C.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贯穿于人的一生,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 D.社会化过程中主体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
37

发生一次风险事故可能造成标的物损失的范围是指(  )

  • A.损失频率
  • B.风险损失
  • C.危险单位
  • D.损失程度
40

按照(  )划分,可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类。

  • A.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
  • B.公众与组织的关系
  • C.公众的动态发展过程
  • D.组织对公众的喜恶程度
41

针对“投保人填写投保单、保险人审查后增加新的条件”这种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投保人填写投保单为要约
  • B.保险人的审查为承诺
  • C.保险人增加新条件视为新的要约
  • D.保险合同成立,需要投保人的承诺
42

不属于物业服务企业一线操作人员的是(  )

  • A.房屋维修员
  • B.设备维护员
  • C.保安员
  • D.管理员
43

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遗传
  • B.早期教育
  • C.后天环境
  • D.社会生活实践
44

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有形因素是(  ),又称物理风险因素。

  • A.实质风险因素
  • B.心理风险因素
  • C.道德风险因素
  • D.生理风险因素
49

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的灭火系统是( )

  • A.自动气体灭火系统
  • 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 C.卤代烷灭火系统
  • D.烟烙尽灭火系统
50

不属于行政职能的内容有( )

  • A.政治统治职能
  • B.领导职能
  • C.组织职能
  • D.控制职能
51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

  • A.人际关系
  • B.公众关系
  • C.社会关系
  • D.社会组织
53

按照法的( ),可以把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 A.效力范围
  • B.效力强弱
  • C.创制方式
  • D.调整关系
54

( )是首层地面的结构层。

  • A.垫层
  • B.基层
  • C.面层
  • D.附加层
56

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和集中趋势,抽掉了差异性的指标是(  )

  • A.变异指标
  • B.相对指标
  • C.总量指标
  • D.平均指标
57

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

  • A.传播沟通
  • B.树立形象
  • C.引导舆论
  • D.处理危机
59

照明配电线路由进户线、配电箱、干线和支线组成,干线是指( )

  • A.从外墙或地下室到总照明配电盘的这段线
  • B.由总配电箱至分配电箱的线路
  • C.由分配电盘引出的线
  • D.由配电箱到用电器具的这段线
61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使用的各类办公用房是指( )

  • A.商业用房
  • B.工业用房
  • C.办公楼或写字楼
  • D.图书馆
63

下列有关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理解错误的是( )

  • A.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值一般都为正值
  • B.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供给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的比值
  • C.一条供给曲线上不同点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 D.供给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66

市场供给是( )供给的加总。

  • A.个人
  • B.商品
  • C.单个厂商
  • D.资源
68

根据目标效益原理,管理者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组织管理的运行目标(  )

  • A.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和调节,使系统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
  • B.制定出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指标体系,从多方面考察系统运行的效益,取得最佳的管理成效
  • C.使各方面协调一致,保持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以利于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实现企业目标
  • D.以做好人的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69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马斯洛
  • B.赫茨伯格
  • C.麦克莱兰
  • D.贝雷尔森
70

保险合同的法律性质在于( )

  • A.保险合同是单务合同
  • B.保险合同是无偿合同
  • C.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
  • D.保险合同是附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