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第七次全真模拟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在智能建筑迅猛发展的背后,智能建筑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 )。

  • A.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低
  • B.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不健全
  • C.系统集成商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
  • D.生态、节能和保护环境方面重视不够
  • E.重管理轻建设
4

下列属于建筑石灰的特性与技术要求的是( )。

  • A.硬化缓慢
  • B.硬化后强度低
  • C.可塑性好’
  • D.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 E.耐水性好
5

配电箱的设置构件包括( )。

  • A.总配电箱
  • B.子配电箱
  • C.分配电箱
  • D.动力配电箱
  • E.开关箱
6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 )等子系统。

  • A.空调
  • B.电梯
  • C.给水排水
  • D.供配电
  • E.出入口控制
7

保险的微观作用主要有( )。

  • A.有利于安定人们生活
  • B.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
  • C.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
  • D.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 E.有助于企业及时恢复经营、稳定收入
8

保险的基本要素有( )。

  • A.特定风险事故的存在
  • B.费率的合理计算
  • C.多数经济单位的结合
  • D.保险基金的建立
  • E.风险意外发生
9

租赁合同中,承租人应负有的义务有( )。

  • A.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
  • B.转租租赁物
  • C.支付租金
  • D.返还租赁物
  • E.因保管不善造成损坏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10

法律之所以要对权利的行使规定一定期限,主要在于( )。

  • A.促进企业的合理经营
  • B.稳定法律关系
  • C.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 D.避免证据灭失
  • E.减少诉讼成本
11

行政权力自身的特点包括(  )。

  • A.行政权力具有合法性
  • B.行政权力具有多元性
  • C.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
  • D.行政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
  • E.相对于政治权力来讲,行政权力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执行权力
12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有( )。

  • A.依法监督管理经济合同,指导合同仲裁机构的工作
  • B.依法监督管理广告发布与广告经营活动,指导广告业发展
  • C.依法监督管理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规范其经营行为,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
  • D.依法监督检查市场客体的交易活动
  • E.依法对国内外商标申请实行统一注册和管理
13

决定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因素有( )。

  • A.增加销售费用
  • B.企业管理机构庞杂,管理效率低下
  • C.厂商具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
  • D.可以配备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 E.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
14

物业服务企业可通过( )途径加强与业主的沟通。

  • A.主动上门了解业主
  • B.有效的处理业主投诉
  • C.开辟各种宣传园地
  • D.为业主做免费服务
  • E.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16

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等。

  • A.高风险性
  • B.绝对性
  • C.高效益性
  • D.继承性
  • E.低成本性
17

关于对物业管理需求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

  • A.物业管理是一种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商品
  • B.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也符合一般商品的需求法则
  • C.从整个物业管理市场看,如果物业管理服务的价格很高,就可能会迫使一些业主对物业需求进行专业化管理
  • D.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也随着业主的生活条件等改变而会相应发生变化
  • E.从现实来看,物业管理需求的主要形式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的统一需求和整个物业管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0

主要用在安装弯管补偿器空间不够场合的补偿器是( )。

  • A.自然补偿器
  • B.套管补偿器
  • C.波纹管补偿器
  • D.球形补偿器
24

为使窗坚固耐久,一般平开木窗的窗扇高度为( )mm。

  • A.800~1200
  • B.1000~1500
  • C.1200~1800
  • D.1500~2000
29

划分强度等级的依据是( )。

  • A.抗拉强度
  • B.抗弯强度
  • C.抗压强度
  • D.抗剪强度
30

下列关于总量指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总量指标是统计单位标志值汇总而成的
  • B.总量指标是总体范围大小的直接体现
  • C.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构造基础
  • D.总量指标是对总体认识的起点
31

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

  • A.及时受领
  • B.检验标的物
  • C.支付价款
  • D.转移标的物所有权
32

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 )。

  • A.吸水性
  • B.吸湿性
  • C.耐水性
  • D.抗渗性
34

居住小区文化的核心是( )。

  • A.精神文化
  • B.制度文化
  • C.环境文化
  • D.行为文化
35

组织参与者均可以从中获益的组织属于( )。

  • A.盈利组织
  • B.公益组织
  • C.互利组织
  • D.非盈利组织
36

个人保险组织是个人为( )的组织。

  • A.保险人
  • B.被保险人
  • C.投保人
  • D.受益人
37

社会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最基本特点是( )。

  • A.整体性
  • B.综合性
  • C.社会性
  • D.实证性
39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为( )。

  • A.社会性、单一性、互济性、福利性
  • B.社会性、强制性、营利性、福利性
  • C.社会性、单一性、互济性、福利性
  • D.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福利性
41

以被保证人履行合同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是( )。

  • A.营利性保险
  • B.财产损失保险
  • C.信用保证保险
  • D.责任保险
42

既能造成损失也可能产生收益的风险是( )。

  • A.纯粹风险
  • B.特定风险
  • C.投机风险
  • D.基本风险
43

下列关于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总量指标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
  • B.相对指标反映各部分构成与相互关系,抽掉了整体规模
  • C.总量指标反映出总体的大小和范围,是其他指标分析的基础
  • D.平均指标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和集中趋势,抽掉了差异性
44

总体现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 )。‘

  • A.算术平均数
  • B.众数
  • C.几何平均值
  • D.价值量指标
45

对全国范围内的物业管理活动进行宏观管理与规范监督的机构是( )。

  • A.区、县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
  • B.市级房地产管理局
  • C.省级房地产管理局
  • D.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46

合同履行应当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 A.情事变更原则
  • B.鼓励交易原则
  • C.适当履行原则
  • D.协作履行原则
48

动产物权的变动,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动产物权自( )发生效力。

  • A.登记之日
  • B.合同签订之日
  • C.双方当事人约定之E1
  • D.交付之日
49

吊销资质证书属于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手段中的( )。

  • A.限制手段
  • B.教育手段
  • C.经济手段
  • D.强制手段
50

物业管理活动中,民事责任主要是( )。

  • A.个体责任和名誉责任
  • B.名誉责任和侵权责任
  • C.过错责任和合同责任
  • D.合同责任和侵权责任
51

按照法律关系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划分为( )。

  • A.平权的法律关系与隶属的法律关系
  • B.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 C.一般的法律关系和具体的法律关系
  • 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6

下列关于气质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评定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类型是坏的
  • B.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 C.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 D.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行动
57

物业管理的核心是( )。

  • A.协调
  • B.组织
  • C.收益
  • D.服务
59

期望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决策是三个普通观念的产物,即( )。

  • A.考核、奖惩、期望
  • B.价值、绩效获奖估计、期望
  • C.制度、奖惩、绩效获奖估计
  • D.奖惩、绩效获奖估计、考核
60

人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基础是( )。

  • A.智力正常
  • B.健全的情绪
  • C.行为协调
  • D.行为反应适度
64

管理的社会属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本质的区别,它主要取决于( )。

  • A.社会生产关系
  • B.人们的认识水平
  • C.科技发展的程度
  • D.劳动社会化程度
66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某种场合不能提供符合( )的商品或劳务。

  • A.社会最优标准
  • B.社会效率条件
  • C.社会利益
  • D.资源配置效率要求
67

某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其需求弹性系数( )。

  • A.越小
  • B.越大
  • C.趋向于0
  • D.趋向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