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物业管理师考试《物业管理综合能力》考前冲刺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

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建立,我国城市聚落的旧格局正被打破:从全国各地到来的白领阶层,成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新业主”;而城市的老居民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搬出了他们已经居住数代人的“四合院”、“胡同”、“里弄”,先富起来的部分人搬到了城郊的“高尚住宅”。在这眼花缭乱的变动中,一个新的居住小区竣工,迎来了一个新的居住群体,意味着一个新的社区的产生。1999年,原建设部就曾推广过沈阳市的经验,他们在对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的基础上,结合房管所转制,推行物业管理,得到了广大住户的拥护和支持。2005年o6月,中宣部、建设部、文化部等部门又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学习百步亭花园社区创建文明社区的经验。实践使大家深深体会到,物业管理的推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和谐社区的形成,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和谐。随着物业管理的普及和覆盖面的提高,物业管理者不可忽视这个群体中由于习惯不同、方言不同、职业不同和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等方面所造成的“文化撞击”。物业管理者只有通过透彻地了解群体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文化环境下的价值观和意识,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需求层次,才能更好地了解既定文化氛围中的组织行为和管理经营重点。

简述社区的含义,说明其具有哪些基本要素?

6

建立、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方法包括(  )。

  • A.牢记对方的名字
  • B.真诚而又客观的批评
  • C.尽量迎合对方的兴趣
  • D.真诚的赞扬和欣赏对方
  • E.提高知识素养,增强交往实力
7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它的崛起与次级社会群体的兴起紧密相连,其特征包括(  )。

  • A.明确的分工
  • B.终身制
  • C.明确的职权等级
  • D.明确的规章制度
  • E.量才录员,按绩晋升
8

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职能包括(  )。

  • A.收集信息,咨询建议
  • B.交往沟通,协调关系
  • C.树立形象,广结良缘
  • D.组织宣传,引导舆论
  • E.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9

法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层建筑的其他组成部分相比,具有的特征包括(  )。

  • A.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 B.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
  • C.法是规定了人们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 D.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 E.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10

管理心理学研究提出,群体决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的阶段有(  )。

  • A.问题诊断阶段
  • B.产品输出阶段
  • C.备择方案阶段
  • D.选择决策阶段
  • E.调动资源阶段
11

行政组织按其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

  • A.职能机关
  • B.指挥机关
  • C.直属机关
  • D.领导机关
  • E.派出机关
12

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包括(  )。

  • A.创新的科技推动
  • B.创新的企业推动
  • C.创新的市场需求拉动
  • D.创新的制度推动
  • E.创新的产权推动
14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鼓励交易原则
  • B.平等交易原则
  • C.诚实信用原则
  • D.合同正义原则
  • E.合同自由原则
15

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

  • A.协调服务
  • B.执法监督
  • C.行政立法
  • D.宣传引导
  • E.依法管理
16

非营利性保险按经营主体不同、是否带有强制性分为(  )。

  • A.政策性保险
  • B.社会保险
  • C.相互保险
  • D.合作保险
  • E.经济保险
17

无效民事行为,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法律不承认其效力的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是(  )。

  •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 C.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 D.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 E.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18

正确的经营战略观念包括(  )。

  • A.效益观念
  • B.全局观念
  • C.局部观念
  • D.市场观念
  • E.竞争观念
19

社区中介组织主要是指各类福利性、服务性、中介性组织,下列属于社区中介组织的是(  )。

  • A.社区商业组织
  • B.志愿者协会组织
  • C.慈善组织
  • D.社区服务组织
  • E.社区福利组织
22

行政部门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在一个特定的组织内成(  )。

  • A.对立关系
  • B.统一关系
  • C.正比关系
  • D.反比关系
25

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的唯一手段是通过(  )。

  • A.行政命令
  • B.经济制裁
  • C.双向的信息传播
  • D.物质引诱
26

智能楼宇中生活给水系统采用恒压(或变压)供水系统的优点是(  )。

  • A.供水可靠性好
  • B.不设水箱
  • C.节省建筑面积
  • D.需水量较少
27

可保风险是保险人可接受承保的风险,下列关于可保风险必须具备的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保风险是投机风险
  • B.风险的发生是意外的
  • C.风险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
  • D.风险的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29

再保险与原保险的保险合同的性质不同,再保险合同具有(  )。

  • A.长期性
  • B.不定期性
  • C.经济补偿性
  • D.责任分摊性
30

处理物业管理投诉的关键是(  )。

  • A.及时判定投诉性质
  • B.了解投诉业主的心理
  • C.耐心的聆听,让业主自尊心得到满足
  • D.端正服务态度,真诚地对待业主投诉
31

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正确的层次顺序是(  )。

  • 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B.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 D.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3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一层的精神需要是指(  )。

  • A.安全需要
  • B.尊重的需要
  • C.社交的需要
  • D.自我实现的需要
33

建筑最常用的散热器中,(  )体积小、重量轻,并能承受较高的压力。

  • A.翼型散热器
  • B.钢串片散热器
  • C.柱形散热器
  • D.散热片管
34

按照(  )划分,可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类。

  • A.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
  • B.公众与组织的关系
  • C.公众的动态发展过程
  • D.组织对公众的喜恶程度
35

实行差异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其缺点是(  )。

  • A.风险大
  • B.成本高
  • C.投资少
  • D.稳定性差
36

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是(  )。

  • A.宪法原则
  • B.行政权力
  • C.政治权力
  • D.社会管理职能
38

居住小区社区文化的性质中,(  )是营造社区文化的必要环境。

  • A.文化氛围
  • B.业主文化背景
  • C.社区成员
  • D.社区成员结构
41

关于制冷系统停止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水电动阀→冷冻水泵→冷冻水电动阀→冷却塔风机、电动阀
  • B.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电动阀→冷却水泵→冷冻水电动阀→冷却塔风机、电动阀
  • C.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冻水电动阅→冷冻水泵→冷却水电动阀→冷却塔风机、电动阀
  • D.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冻水电动阀→冷却水泵→冷却水电动阀→冷却塔风机、电动阀
42

学习、研究社会学必须做到的基本功,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  )。

  • A.研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 B.先整体后局部
  • C.进行社会调查
  • D.进行市场需求分析
43

建筑图识图步骤中应首先看的是(  )。

  • A.设计总说明
  • B.总平面图
  • C.封面、目录
  • D.建筑施工图
45

集中式空调系统中,(  )既能满足卫生要求,又经济合理,应用广泛。

  • A.直流式集中空调系统
  • B.封闭式集中空调系统
  • C.全新风式集中空调系统
  • D.混合式集中空调系统
46

从物权客体上讲,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  )。

  • A.绝对性原则
  • B.物权优先原则
  • C.一物一权原则
  • D.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
47

可以预测及控制的风险是(  )。

  • A.自然风险
  • B.基本风险
  • C.经济风险
  • D.可管理风险
49

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间数值的比率是指(  )。

  • A.平均指标
  • B.相对指标
  • C.实际指标
  • D.计划指标
51

决定发明活动速度和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技术手段变革
  • B.制度推动市场扩张
  • C.市场扩张和市场潜力
  • D.竞争日益激烈
52

影响文化模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关系
  • B.地理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 C.企业自身的科技资源及技术控制能力
  •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社会化程度
53

下列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条件的是(  )。

  • A.意思表示真实
  • B.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C.本身没有过错责任
  • D.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54

关于供给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值一般都为正值
  • B.供给价格弹性系数是供给量变动绝对量与价格变动绝对量的比值
  • C.一条供给曲线上不同点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 D.供给价格弹性是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6

导热系数是指厚度为1m的材料,当温度每改变1K时,在1h时间内通过1m2面积的热量,用λ表示,工程中通常把(  )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4/638ad8f85b8b30fedf5c69c360565c.jpg" alt="" border="0" />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38/3d26842b67ee9388450e7193d93918.jpg" alt="" border="0" />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da/c69e0cb2d4521c0d8466985a5f0233.jpg" alt="" border="0" />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59/5643a9484206e6f3013f5f32c2cf08.jpg" alt="" border="0" />
59

关于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 A.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称为材料的含水率
  • B.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湿性
  • C.材料抵抗水的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水性
  • D.材料抗渗性的好坏,与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有密切关系
61

企业创新机制体系中,(  )是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实现优质、高效运行并为达到预定目标提供激励的一种机制。

  • A.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 B.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 C.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 D.企业创新竞争机制
65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是(  )。

  • 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 B.消火栓给水系统
  • C.独立消防给水系统
  • D.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
67

在同一时间不同对象之间的对比是(  )。

  • A.结构相对指标
  • B.动态相对指标
  • C.比较相对指标
  • D.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
68

需求理论中,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  )所引起的。

  • A.消费者收入的变动
  • B.消费者偏好的变动
  • C.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
  • D.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动
69

由于自然力变动或人的行为失常所引起的风险为(  )。

  • A.纯粹风险
  • B.基本风险
  • C.静态风险
  • D.特定风险
70

纤维石膏板主要用作(  )。

  • A.民用住宅的分室墙
  • B.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场合
  • C.耐火性能要求高的室内隔墙、吊顶和装饰用板
  • D.建筑物的内隔墙、吊顶以及预制石膏板复合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