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自考公共关系学综合模拟测试(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

  • A.主体
  • B.客体
  • C.承担者
  • D.实施者
  • E.行为者
11

新闻发布会的工作环节包括()

  • A.确定主题
  • B.邀请记者
  • C.会前准备
  • D.主持会议
  • E.收集反馈信息
12

公共关系危机传播的理论模型包括()

  • A.斯蒂文·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
  • B.威廉·班尼特的战略分析理论
  • C.托马斯·伯克兰的焦点事件理论
  • D.卓越理论
  • E.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4

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它们是()

  • A.处理公共关系危机
  • B.论题处理
  • C.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
  • D.公共关系开发
  • E.公共关系游说
15

VIS的基本要素包括()

  • A.企业名称
  • B.企业标志
  • C.产品
  • D.包装用品
  • E.招牌
16

培养公共关系人员应坚持的原则有()

  • A.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C.因人施教
  • D.因材施教
  • E.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18

挑战者为其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的策略具有的特点是()

  • A.排它性
  • B.否定性
  • C.强制性
  • D.突然性
  • E.创新性
19

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有()

  • A.专业培训
  • B.普及知识
  • C.联络会员
  • D.编辑出版刊物
  • E.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20

大规模舆论的导火线是()

  • A.社会问题
  • B.社会冲突
  • C.社会事件
  • D.社会运动
21

“并非XX属性”类广告所运用的定位策略是()

  • A.市场领导者定位策略
  • B.市场跟进者定位策略
  • C.市场模仿者定位策略
  • D.市场挑战者为其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策略
22

赞助活动的最大特色是()

  • A.刺激消费
  • B.利他性
  • C.公益性
  • D.高效性
23

从众行为的主观原因是()

  • A.团体压力
  • B.不愿意被孤立
  • C.权威命令
  • D.他人劝说
24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是()

  • A.1985年在广州
  • B.1986年在上海
  • C.1987年在北京
  • D.1988年在天津
26

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是()

  • A.运作的成本较高
  • B.不便于协调
  • C.效率较低
  • D.易受组织内部主观因素的束缚
27

营利性组织市场经营的生命线是()

  • A.内部公众
  • B.社区公众
  • C.顾客公众
  • D.政府公众
28

当组织的政策或行为出现不适应公众的现象时,适宜采取的公共关系方式是()

  • A.建设型公共关系
  • B.维系型公共关系
  • C.进攻型公共关系
  • D.防御型公共关系
29

在两级传播模式中,意见领袖又可称之为()

  • A.把关人
  • B.守门人
  • C.舆论指导者
  • D.媒介
33

对组织起烘托、装饰作用的是()

  • A.环境
  • B.社区
  • C.媒介
  • D.产品
34

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

  • A.个人
  • B.公众
  • C.组织
  • D.群众
35

适用于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的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是()

  • A.进攻型公共关系
  • B.防御型公共关系
  • C.矫正型公共关系
  • D.维系型公共关系
36

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又可称之为()

  • A.新闻发布会
  • B.制造新闻
  • C.撰写新闻资料
  • D.撰写新闻稿
37

公共关系人员职业心理的最基本要求是()

  • A.自信的心理
  • B.热情的心理
  • C.开放的心理
  • D.创造的心理
38

公共关系部门对内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 A.协调组织领导间的关系
  • B.树立组织形象
  • C.协调公共关系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关系
  • D.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39

公共关系工作的生命线是()

  • A.公正
  • B.正派
  • C.真实
  • D.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