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经验的学习
- 8
-
“组”的定义
- 9
-
操作技能
- 10
-
记忆
- 11
-
“开放型”学院风气
- A.课程结构、进度和连续性如何
- B.课程目标是否合适并且是否达到
- C.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广泛深入的了解
- D.教师能正确清楚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 E.学生实际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 A.及格
- B.良
- C.83分
- D.通过
- E.92分
- A.行为目标模式是输入模式
- B.过程模式是输出模式
- C.行为目标模式强调教育的结果
- D.过程模式认为有许多学习是不能观察的
- E.两者对课程评价方式是不同的
- A.设计
- B.区分
- C.陈述
- D.比较
- E.发展
- A.教学态度
- B.教学水平
- C.教学方法
- D.教学效果
- E.教学经验
- A.学校具有的教育思想
- B.学校设置的各种课程
- C.学校主张的教育观念和理论
- D.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 E.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
- A.内容练习
- B.集中练习
- C.反馈练习
- D.身体练习
- E.思维练习
- A.最早是通过老一代人将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口授方式传递给下一代
- B.早期和医药有明确的分工
- C.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的影响
- D.护理理论和实践在早期与医药活动联系在一起
- E.近代护理教育的开端是由在华的美国护士开始的
- A.注意期
- B.强化期
- C.动力期
- D.保持期
- A.护理教育是以培养高层次护理专门人才为目标的
- B.护理教育对象年龄层次复杂
- C.护理教育内容具有综合性、整体性
- D.护理教育方法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 E.教学管理具有双向性
- 28
-
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教育制度
- D.教育内容
- E.教育手段
- A.P>0.5 D>0.2
- B.P<0.5 D>0.2
- C.P>0.5 D<0.2
- D.P<0.5 D<0.2
- A.认知领域
- B.情感领域
- C.精神运动领域
- D.思维领域
- A.认知领域
- B.情感领域
- C.精神运动领域
- D.思维领域
- 32
-
信度是指评估的( )
- A.可靠性
- B.真实性
- C.区别性
- D.实用性
- 33
-
评估的真实性是指( )
- A.信度
- B.效度
- C.难度
- D.区分度
- A.教学测量
- B.教学评估
- C.教学评价
- D.教学检查
- A.学院教师
- B.临床护理人员
- C.实习生
- D.护理对象
- A.尊重学生
- B.小组团队精神
- C.教学意识
- D.角色榜样作用
- A.鼓励与支持
- B.审议、顾问
- C.记录成绩与证明人
- D.生活及情感咨询
- A.开放式学习
- B.个别辅导
- C.咨询
- D.小组教学
- A.随机分组
- B.自由结合式分组
- C.按专业分组
- D.按地区分组
- A.1959年
- B.1969年
- C.1979年
- D.1989年
- A.成型
- B.冲突
- C.规范
- D.执行
- A.解剖学
- B.基础护理学
- C.计算机应用
- D.妇产科学
- A.教师因素
- B.题材因素
- C.环境因素
- D.心理因素
- A.“教育者”和“学习者”
- B.“学习者”和“社会”
- C.“教育者”和“社会”
- D.“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
- A.接受——反应——价值观念组织化——赋予价值——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 B.反应——接受——赋予价值——价值观念组织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 C.接受——反应——赋予价值——价值观念组织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 D.反应——接受——价值观念组织化——赋予价值——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 46
-
“课程系统”属于( )
- A.开放系统
- B.闭合系统
- C.循环系统
- D.扩展系统
- A.内反馈
- B.外反馈
- C.正性反馈
- D.负性反馈
- A.精确性
- B.时间性
- C.一致性
- D.适应性
- A.个人价值感的发展
- B.个体的技能发展
- C.个体的竞争行为
- D.个体的体能发展
- A.前瞻性调查
- B.回顾性调查
- C.纵向调查
- D.横向调查
- A.确认
- B.信息的转化
- C.新信息的获得
- D.评价
- A.初步分类阶段
- B.寻找线索阶段
- C.确认阶段
- D.确认完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