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及答案2008年4月(0014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4

循环经济的杜邦模式属于(  )

  • A.社会循环经济模式
  • B.企业之间循环经济模式
  • C.企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
  • D.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15

实现敏捷制造的关键条件是建立高效的(   )

  • A.合作关系网络
  • B.数据共享网络
  • C.技术管理网络
  • D.资金流通网络
16

清洁生产的目标对象是(   )

  • A.生产现场
  • B.全企业
  • C.企业周围环境
  • D.全社会
17

相对于大规模生产模式而言,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个特点是(   )

  • A.多样化成本更高
  • B.生产批量更大
  • C.产品开发周期更长
  • D.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更好
18

供应链的节点企业需要(   )

  • A.保持稳定
  • B.长期稳定
  • C.定期地更新
  • D.动态地更新
19

敏捷制造的敏捷性特征的体现之一是(   )

  • A.持续变化性
  • B.间隔变化性
  • C.均衡变化性
  • D.有序变化性
20

供应链的特点在于其所具备的(   )

  • A.单链结构
  • B.双链结构
  • C.多链结构
  • D.网链结构
21

预防型的质量管理属于质量管理发展阶段中的(   )

  • A.质量检验阶段
  • 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D.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2

在使生产与作业现场良好状态持之以恒的活动属于(   )

  • A.整理活动
  • B.清扫活动
  • C.清洁活动
  • D.素养活动
23

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是(   )

  • A.专业技术人员
  • B.专业管理人员
  • C.后勤工人
  • D.操作工人
24

降低调节库存的基本策略是(   )

  • A.尽量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吻合
  • B.短生产—配送周期
  • C.订货时间尽量接近需求时间
  • D.减小批量Q
25

在质量管理中,因果分析图的作用是(   )

  • A.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 B.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
  • C.描述产品的统计规律
  • D.寻找质量结果
26

当前项目管理已发展为三维管理,其中“三维”指的是(   )

  • A.计划维、组织维、控制维
  • B.时间维、知识维、保障维
  • C.质量维、安全维、成本维
  • D.进度维、质量维、成本维
28

在年需求量和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经济订货批量是指(   )

  • A.物料总价值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 B.维持成本和订货成本之和最小时的订货批量
  • C.价格最优惠、质量最高时的订货批量
  • D.生产效益最好、各类费用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30

在JIT的看板管理中,看板可分为(   )

  • A.信号看板和取货看板
  • B.生产看板和信号看板
  • C.信号看板和移动看板
  • D.移动看板和生产看板
31

相对于MRPⅡ而言,ERP的管理范畴扩展到企业(   )

  • A.内部各资源的管理
  • B.经营过程的管理
  • C.综合能力的管理
  • D.外部供应链的管理
32

市场对企业产成品的需求属于(   )

  • A.相关需求
  • B.从属需求
  • C.独立需求
  • D.稳定需求
33

按技术特性划分,新产品可分为全新性产品、改进性产品、仿制性产品和(   )

  • A.用户委托开发新产品
  • B.替代性产品
  • C.独产研制的新产品
  • D.国内新产品
34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是(   )

  • A.生产周期法
  • B.累计编号法
  • C.提前期法
  • D.在制品定额法
36

根据时间标准和工艺参数标准来计算劳动定额的方法称为(   )

  • A.统计分析法
  • B.类推比较法
  • C.技术计算法
  • D.经验估工法
37

某车间生产多品种产品,各品种产品的加工工艺路线不同,设备布置应采用(   )

  • A.作业相关图法
  • B.物料流向图法
  • C.从一至表法
  • D.工序最优法
38

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加工制造型生产可分为(   )

  • A.订货生产、备货生产、混合型生产
  • B.通用产品生产、专用产品生产
  • C.流程型生产、加工装配型生产
  • D.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39

对象专业化形式的特点之一是(   )

  • A.生产周期短
  • B.在制品占有量多
  • C.对品种变换适应性强
  • D.生产管理复杂
41

生产与作业战略的特征是(   )

  • A.目标性、计划性、协调性
  • B.目标性、协调性、层次性
  • C.计划性、协调性、控制性
  • D.计划性、协调性、层次性
42

直接影响生产与作业管理战略制定的因素之一是(   )

  • A.企业生产系统的任务
  • B.生产与作业的控制
  • C.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运行
  • D.生产与作业系统的设计
43

与传统的生产与作业管理相比,现代生产与作业管理的管理(   )

  • A.界限更明确
  • B.范围更宽阔
  • C.对象更集中
  • D.品种更单一
44

企业是采用新技术,还是采用追随领先者技术的决策属于(   )

  • A.车间及设备的决策
  • B.生产与作业计划的决策
  • C.产品设计和工艺的决策
  • D.组织与管理的决策
45

生产与作业系统结构化要素之一是(   )

  • A.生产对象
  • B.生产信息
  • C.生产手段
  • D.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