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支付支票金额
- B.审查背书的连续性
- C.审查背书人签名的真实性
- D.担保支票能够得到付款
- E.在出票人存款不足时予以垫支
- A.逾期未提示承兑
- B.承兑人已经死亡
- C.提示承兑时被拒绝
- D.付款人被宣告破产
- E.汇票基础关系中的债权已经到期
- A.承兑应当在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 日内进行
- B.对部分金额作承兑,承兑无效
- C.附条件承兑,当条件成就时,承兑有效
- D.承兑日期不是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 E.承兑可以涂销
- A.管理法性
- B.应变性
- C.正义性
- D.二元性
- E.技术性
- A.被背书人名称
- B.票据金额
- C.背书人签章
- D.背书日期
- E.背书原因
- 14
-
划线支票的特点是( )
- A.以银行作为收款人
- B.以指定人为持票人
- C.以银行作为出票人
- D.不得背书转让
- A.支票的出票人须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 B.超过法定付款提示期限的,付款人可以拒绝付款
- C.签发空头支票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 D.支票是支付证券
- A.1个月
- B.2个月
- C.6个月
- D.12个月
- A.2005年2月10目前
- B.2005年2月5日前
- C.2006年8月5目前
- D.2006年8月10日前
- A.只能向付款人本人提示,付款人不得指定代理人进行承兑
- B.持票人提示承兑时付款人不得拒绝
- C.提示承兑应当向该付款人的开户银行进行
- D.承兑提示是保全票据权利的行为
- A.汇票到期日前
- B.汇票到期日前10日内
- C.汇票出票后l个月内
- D.汇票到期目前3目内
- A.可以行使票据权利
- B.可以享有票据权利
- C.只能要求出质人行使票据权利
- D.只能要求出质人向他转让票据权利
- A.对前手享有追索权
- B.对前手无追索权
- C.票据权利义务关系消灭
- D.不得再背书转让汇票
- A.李某之妻持票即可行使票据权利
- B.李某之妻应当提供证明其配偶身份的证据,表明其有代理权
- C.李某应在支票上记载“委托收款”字样,记载受托人并签章
- D.为对当事人负责,银行可以规定不得代理取款,必须由本人亲自提示付款
- A.无效,票据权利未转让
- B.有效,票据权利分别转让给乙和丙
- C.有效,乙和丙共同共有100万元票据权利
- D.违法,票据失效
- A.履行票据上保证义务而取得票据的人
- B.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持票人
- C.背书人作禁转记载汇票的被背书人
- D.履行追索义务而取得票据的人
- A.汇票付款人是当然的票据债务人
- B.汇票付款人一经承兑,即成为票据债务人
- C.汇票付款人与汇票出票人负相同责任
- D.汇票付款人与背书人负相同责任
- A.无效汇票
- B.空白汇票
- C.见票詹定期付款汇票
- D.见票即付汇票
- A.交易合同号码
- B.票据用途
- C.银行汇票申请人名称
- D.禁止转让文句
- A.出票人
- B.付款人
- C.收款人
- D.背书人
- A.已承兑的商业汇票
- B.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
- C.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
- D.未记载付款人的汇票
- A.汇票在2004年12月20日到期,被发现时已过期作废
- B.汇票权利消灭时效届满于2006年6月20日,汇票有效,持票人享有完全的票据权利
- C.汇票权利消灭时效届满于2006年12月20日,汇票有效,持票人享有完全的票据权利
- D.汇票权利消灭时效届满于2006年12月20日,汇票有效,但持票人只享有付款请求权,不具有追索权
- A.甲付款后甲、丙之间不存在票据关系
- B.丙不能以丙和甲的资金关系抗辩乙
- C.丙不能基于资金关系抗辩甲
- D.丙能以甲乙之间的原因关系抗辩甲
- A.票据金额
- B.付款人名称
- C.付款地
- D.出票地
- A.票据金额被篡改,票据无效
- B.丙银行只须承担支付50万元的票据责任
- C.如果丁系善意取得,且支付了相应对价,丁对丙和一切前手有权主张350万元
- D.丁只能向直接前手主张票据权利
- A.丙应甲的请求,以丙的名义签发金额为2万元的汇票一份给乙。丙的行为构成票据代理
- B.甲是一汇票的收款人,汇票到期后,甲向其开户银行乙作委托收款背书。甲乙之间构成票据代理
- C.甲作票据保证时,一时无法找到自己的印鉴,便委托丙代作保证行为。丙在汇票上记载:“保证人:甲,代理人:丙。”并加盖了丙的印章和有关人员的私章。甲丙之间构成票据代理
- D.甲将自己的印鉴交给乙,让乙代自己签发一份支票。乙用甲的印鉴签发了支票。乙的行为构成票据代理
- A.支票无效
- B.支票效力待定
- C.签章有效
- D.签章无效
- A.独立性
- B.文义性
- C.任意性
- D.无因性
- A.通知
- B.提示
- C.催告
- D.请求
- A.付款地法律
- B.国际票据公约
- C.持票人所在地法律
- D.出票地法律
- A.某百货公司与某批发公司在合同中约定以支票形式付款
- B.甲将汇票遗失,后凭法院的除权判决向票据债务人主张权利
- C.某公司在某银行开户,约定可以以支票取款
- D.李某在某银行存入人民币l0万元,某银行签发存单一张
- 40
-
本票关系中不含有( )
- A.保证关系
- B.付款关系
- C.背书关系
- D.承兑关系
- A.原因关系
- B.资金关系
- C.票据行为
- D.基础关系
- A.出票人
- B.收款人
- C.付款人
- D.持票人
- A.取得票据无需合法原因
- B.转让票据无须向受让方交付票据
- C.票据原因关系的效力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 D.当事人的票据行为无须依法定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