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古代汉语(00536)2010年1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以”属于连词的一句是()

  • A.吾必有(以)重報母。
  • B.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 C.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 D.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1

下列句中,动词带双宾语的一句是()

  • A.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 B.顔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
  • C.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
  • D.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衆異。
22

下列句中,属于用介词“為”引进行为主动者的被动句式是()

  • A.申徒狄諫而不聽,負石自投於河,(為)魚鱉所食。
  • B.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 C.豈不榖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 D.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23

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处所的一句是()

  • A.善者入門而左,不善者入門而右。
  • B.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
  • C.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
  • D.劍斬虞常已。
24

下列句中,用判断句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 A.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 B.夫戰,勇氣也。
  • C.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 D.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25

下列句中,含有名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衆,無所用也。
  • B.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 C.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 D.微斯人,吾誰與歸?
26

下列句中,“是”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 C.(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 D.此必(是)豫讓也。
27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是()

  • A.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也。
  • B.夫寒之於衣,不待(輕緩);飢之於食,不待甘旨。
  • C.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
  • D.臣本(布衣),躬耕南陽。
28

下列各组双音结构,均为联绵词的一组是()

  • A.貧乏 仿彿
  • B.夭閼 倉庚
  • C.匍匐 茅茨
  • D.行伍 繽紛
29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 A.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於。(白:稟告)
  • B.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去:前往)
  • C.赦之,以(勸)事君者。(勸:劝说)
  • D.夫樊將軍,秦王(購)之以金千斤、邑萬家。(購:购买)
30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 A.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 B.臧纥斬鹿門之(關)以出。
  • C.吾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
  • 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31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与今义不同的一句是()

  • A.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為絳繒衣。
  • B.(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
  • C.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 D.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32

“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句中的“親戚”到后世词义的变化是()

  • A.词义范围扩大
  • B.词义范围缩小
  • C.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D.词义轻重程度发生变化
33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属于通假关系的一句是()

  •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 B.寡助之至,親戚【畔】(叛)之。
  • C.澭水暴【益】(溢),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
  • D.反席未安而【沒】(歿)
35

下列各组字,形体结构同属于左形右声的一组是()

  • A.欽 理 佞 放
  • B.徒 蝕 穎 期
  • C.材 河 錢 賜
  • D.賴 騰 脩 救
36

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关系的一组是()

  • A.母——毋
  • B.何——荷
  • C.原——源
  • D.弃——棄
37

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 )

  • A.又 及 莫 星
  • B.人 亦 逐 錦
  • C.女 下 甘 孟
  • D.馬 刃 雷 衷
38

许慎为会意字下的定义是()

  • 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 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 C.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 D.建類一首,同意相受